大文学 - 都市小说 - 鉴宝秘术在线阅读 - 第三四四八章 秤砣

第三四四八章 秤砣

    后来经过交往,张天元才知道老人的眼力并不太好,开头买货买不假,一来他认那些乡间的铲子,二来市场上假货确实少,做旧的手段也不高超,再后来假货泛滥,他就长买打眼货,经常拿了淘来的东西让张天元看。

    张天元看到不对,也就告诉他,他并不花多少钱,都是几十元,最多上百元的不成器的玩意,有时候他去找人家退,有时候张天元劝劝他,也就算了。

    这当儿,老人的退休工资近四千块,老两口有不错的收入,按说日子挺美的,可是他儿子是基层公务员,待遇不高,捞不到多少油水,在古城买了房,借了贷,他要帮儿子忙,给予经济支援,必须勒紧裤腰带,也就拿出当家的宝贝来卖。

    老人早跟张天元讲过,他意外捡到宝贝的经历。那是他去农村收货,跑了一天都没买到东西,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往家赶,路过一个村子时,见街上有位老头,想跟他搭讪,碰运气是否能买点什么。

    没想到老头耳背的很,问了几句,却没听清,答非所问的没办法,老人无奈之下,准备走人,还没上车子,却看到旁边一个没墙头的院子里走出个庄稼汉来。

    “你是收老古瓷的?”

    农村人分不清古董有好多种,凡见到铲货的古董贩子一律说成“收老古瓷的”。

    “你家有老古瓷?”

    “我家那扇窗户是老古瓷,你要吧?”

    老人听到希望,心里欢喜,赶紧去他家看了,果然那扇窗子是老玩意,而且是很老的玩意。

    他仔细瞧,心里大吃一惊。

    怎么回事?他看着窗子像黄花梨木。

    打定主意买下,便问价钱。

    农民很朴实,说窗子是他年轻是从庙里拆下来的,如今儿子大了,要找媳妇,所以想换新的。

    根据新窗户的价格,再加上拆下来,换上去等工序的花费,算出至少五百块,所以他要卖这个价。

    听到东西来路清晰,是庙里用的,老人心里有了底,也就挺痛快的答应了。

    “你的窗子怎么弄下来,个头又大,我也没法弄走啊!”

    农民见老人为难,怕买卖岔了,赶紧找来工具将窗子砸下来,等他儿子回来,开三轮车把窗子和老人一起送到镇上,让他搭客车回家。

    老人买了窗子,一直视若珍宝,秘不示人。

    当然,如果窗子真是黄花梨的,那是很好的东西,尺寸不小,卖个百十万没的说。

    老人为儿子的房钱发愁,就打起窗子的主意,想让二道贩子帮着卖掉。

    老人很保守,既不相信古玩贩子们,死活不让二道贩子看货物,只给一张不太清晰的照片。

    那照片既小又模糊,别说二道贩子断不清木质,就是黄花梨大家王世襄来了,也不敢确定是黄花梨。

    这个买卖也就没做成。

    老人满怀希望,追了那二道贩子几次,那贩子说没法确定是不是黄花梨,跟外地的买家说不清,外地的大买家不愿意来。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老人另打主意,开始卖一些零碎东西,拿到张天元店里几件货物,都是不成器的。

    有一件比较特别,在古代叫权,现在叫秤砣。

    秤砣曾经在张天元们的生活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好多朋友都见过,黑乎乎的铁疙瘩,有个钮穿上绳子,挂在秤杆上,实在太平常,这样的货色,一旦不用了,也就当废铁卖,能值几个钱呢?

    老人却把他的秤砣定价一千五百元,说卖多了,全部归张天元。

    张天元望了望那秤砣,心里早凉了。

    心想,别说一千五百块,就是一百五十块,卖了也不错。

    不过,那个秤砣,却不是大家常见的铁家伙,而是陶土烧制的。

    一个陶土烧制的玩意,有什么出奇的?难道它有好多花纹,非常的精致和漂亮?真不是这样,可是它确实卖到一千多元,让张天元大出意外。

    那件陶土秤砣年份很早,是汉代的,外部本来挂了一层绿釉,因为农户家拴猫用,把绿釉给磨没了。

    只剩下陶土的秤砣一点都不起眼,桃子一样的造型,说到家就是个土疙瘩,没一点纹饰,既不好看,也不好玩。

    张天元真没信心帮他卖掉。

    世界上的事很有意思,好多都是无巧不成书的。

    第二个星期四上午,老人又坐到张天元的店里,看了看他的几件破瓷器,都在原地摆着,就问陶权是否有人感兴趣。

    张天元赶忙安慰他,说现在古玩生意冷清,来人少,还没人问。

    一来一去,张天元们的话音刚落下,有位本地的收藏爱好者进门来。

    此人有文化,爱书法和绘画,在某单位任个闲职。

    他喜欢淘些文房用品。

    他买过张天元的一张大画案和民国字画,在张天元的第一部作品里详细描写过。

    因此,他经常到张天元店里逛逛。

    张天元客气的把他迎进来,他眼望柜台里面,踅摸是否上了新东西。

    没想到,他竟然看到了那件陶器,示意张天元拿出来。

    他仔细看罢,笑了。

    “这是个秤砣?”

    “是秤砣!”张天元做了肯定回答。

    老人正坐在门口的椅子里,听到“秤砣”二字,把耳朵竖起来。

    “多少钱?”

    他居然问价了。

    张天元万万没想到他会问价,也不明白他的心思,怕按老人的意思报价被误会胡打岔。

    大家有过交易,又很熟悉,那么样很不好,所以张天元不好意说出价格。

    当然,如果老人不在场,张天元会悄悄把实情告诉人家,别让人家说张天元没正经。

    这时张天元只能把老人推出来。

    “东西是代卖的,人家要价不低,要不你们自己谈,他正好在这里呢!”

    来人知道货主是老人,要跟他商讨。

    老人本是上班出身,做生意卖货不好意思,便又推到张天元这里来。

    “货物在小张店里,由他全权说了算,我不掺和。”

    这是咋说的,张天元可坐蜡了。

    不过,既然他这么说,张天元再不能推脱,便把老人的底限抬出来,价钱是一千五百元。

    顺势说明张天元白帮忙,绝没中间骑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