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黄天当立
通过观察大汉国运剩余天数的变化。 刘宏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可以不断试错,虽未必便一定能够做出最好的决策,但却可以完全规避掉那些错误的决策! 刘宏深知,治国不比其他。 正如他此前从史书中得到的感悟那般,对于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而言,任何决策都是各方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必将牵一发而动全身。 尤其是一些破旧出新的重大决策,哪怕秉持一颗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明明看起来绝对是利国利民的伟大决策,稍有不慎亦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甚至是亡国之灾,一发不可收拾。 新始祖王莽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王莽建立新朝之后推行“王莽改制”,虽然其中不乏一些颇为荒唐的形式主义,但其中的“王田制”绝对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举措。 王田制规定所有山川河流收归国有,私人不得进行买卖,只能由朝廷依据家庭劳动力和人口多少进行统一调配,土地超过标准的家庭,多余土地将被收回调配给占地不足的家庭,原来没有土地者,一夫一妇分给百亩之田。 这项举措的根本目的在于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使得家家都有田种,人人都有饭吃,自然国泰民安。 也是因此,王莽在后世一度被称作“穿越者”。 但如此举措最终换来的结果却是,仅仅四年便以失败而告终,它非但没有能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反而造成了社会的混乱,使百姓蒙受了更多的苦难。 而王莽也未得善终,直到现在他的头颅还被收藏在皇宫之中,以儆效尤…… 刘宏自然不想落得这么一个下场,他甚至不愿英年早逝,因此来到这里的这几天才如此小心翼翼。 而现在。 如果他发现的这个漏洞成立,便等于掌握了两个未来: 一个是已经通过史书了解到的这些豪杰名士的未来; 一个是未知的因他接下来每一个决定而悄然发生改变的大汉的未来。 虽然无法看清大汉的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但却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确保他接下来每一个决策都在使得大汉一定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而他也将因此活得更久,拥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这砸在头上的帝王生活! 想着这些的时候。 刘宏已经不自觉的激动起来,脸上泛起的红光令正被盯着的蹇硕心里一阵发毛,连忙躬身问道:“陛下可是对侍中寺与尚书台的决议有何异议,请陛下批示,奴婢定会如实转交。” “不必,吾没有异议。” 刘宏总算回过神来,心情不错的道。 青州黄巾军的事情史书中是有记载,这里的黄巾军之祸直到“汉灵帝”死去也不曾解决,甚至逐渐向西蔓延斩杀了兖州刺史刘岱。 后来直到联合讨伐董卓的关东联盟解散,有人迎曹cao为兖州牧,曹cao才率兵前去清剿,最终大败黄巾军,俘获降卒30万人,人口百余万,随后将这些人中的精锐收编之后,形成了助曹cao真正起势的嫡系青州兵。 也就是说,现在侍中寺与尚书台的决议没有太大的意义,哪怕诏书发下去,冀州、兖州与徐州三部刺史也只会阴奉阳违,并不将剿贼之事放在心上。 而对于刘宏而言。 180天的国运已经被扣除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短时间内又解决不了,倒不如暂时维持现状,等到合适的时机再命曹cao这个青州黄巾军克星前去解决。 何况。 青州黄巾军亦是大汉的子民,这是无可争议的内战,不管打赢打输吃亏的都是大汉,消耗的必然都是大汉国运,仅凭他剩下的这点国运天数,极有可能一打起来就把他给送走了,连试错的资本都没有。 因此刘宏认为,镇压始终只是下策,解决此事的上上之策,最好还是兵不血刃。 “唯。” 见刘宏这么说,蹇硕只能应声。 “对了,西园八校尉的印绶应该已经准备好了吧?” 刘宏随即又问。 “早就备好了,只等陛下下令,便可拟定诏书一并下发。”蹇硕顿时来了精神,眸子中闪烁期待之色。 成了这“上军校尉”,他的手中便拥有了堪比北军五营的兵权,等于执掌雒阳一半的兵马,权势地位自然猛然拔高一大截,哪怕在“十常侍”面前都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善。” 刘宏微微颔首,“还按此前在赏荷亭定下的拟招,曹cao为上军校尉,你为典军校尉,其余人不必变动,去办吧。” “谢陛下……” 蹇硕下意识的跪地谢恩,但才谢出口却又猛然怔住,一脸疑惑的望向刘宏。 陛下莫不是嘴秃噜了吧? 说好的还教我做上军校尉呢,怎么才过了三天就又变回去了? 君无戏言啊陛下! 这可是你亲口承诺奴婢的啊陛下! 两次啊陛下! “还有事?” 刘宏怎会不知蹇硕此刻在想些什么,不过他料定蹇硕不敢多问,于是故意装起失忆来,微微蹙眉问道。
“没、没有,奴婢这就去办。” 蹇硕果断连连摇头,连个郁闷的表情都没敢露出,撅着腚向外退去。 与此同时。 刘宏已经呼出了那行小字,默默等待着数字的变化。 果然,几个呼吸过后,那行小字便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大汉国运剩余:69天】 【你的寿命剩余:69天】 然而此刻还不是安稳的时候,想到青州黄巾军的时候,他便又焦虑起来。 就目前所剩的这点国运天数,若是再有哪个州搞忽然这么一次事情,扣上180天国运,依旧足以令他瞬间暴毙,必须尽快想办法提升才是。 说起黄巾军…… 刘宏对此倒也有一些了解,除了几年前举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大旗的张角三兄弟,貌似还有一个在这场乱局之中近乎透明的重要人物。 正是因为这个人,张角的太平道才有了纲领与依据,并以此纲领进行布道传教发展壮大,否则一切都是无根之木、空中楼阁。 想着这些。 刘宏忽然想到了一种历史悠久的政治制度——政教合一制度。 刘宏自然不打算去搞什么政教合一,这是一把双刃剑,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非但民间信奉太平道的百姓众多,就连朝堂之内亦有许多官员、甚至十常侍中都有人成了隐藏的信徒,一时之间必然很难彻底肃清太平道,就算真用暴力肃清,损耗的也必然还是大汉的国运。 而如果能够将此人找来,好好的包装宣传一下,控制其对太平道教徒逐步进行一些有利于大汉的正确引导,或许便有可能兵不血刃化解眼前的危机! 再不济,也能够暂时缓解社会矛盾。 而且刘宏依稀记得,太平道信奉的《太平清领书》中有这样的主张:任用贤才,减轻刑罚,听取民意,反对剥削,多行救济,维护五行中属火德的汉朝,强调忠孝之道与尊卑贵贱的秩序,人民必须服从帝王,奴婢则要服从主人,天灾人祸主要是臣民而非帝王的罪责。 这玩意若是利用好了,分分钟可以把锅甩出去,转移矛盾! 换个思路去想,黄天当立…… 打不过就加入嘛。 难道我就不能成为黄天的天子么? 嗯……这的确是个值得尝试的方向,成与不成,先将此人找来一试便知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