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在线阅读 - 第五百十三章 潘帕(三十八)

第五百十三章 潘帕(三十八)

    513潘帕

    明福县通往洛阳府的公路已经有相当部分通车了。

    因为沟通的是重要制造业城市、重要河港及国家新首都的缘故,这条被称为洛明公路的交通干线是一条名副其实的一等国道。

    一等国道,按照东岸标准,就是连接首都或重要城市之间的道路及国防专用线路。道路路面宽度不得低于七米——当然这是理论值,有些一等国道其实没达到这个标准,但洛明公路显然不在其列——分行人道和车道,总长度超过四百公里,是洛阳府与汴河之间最主要的同时也是唯一的交通干线。

    道路两侧的排水沟旁栽种了大量柳树,因为生长较为迅速的关系,这会已经颇为可观了,让人看了赏心悦目。朴世堂一行人乘坐的是特别改制的客运四轮马车,行驶在平直的柏油路面上——其实不是完全平直,路面按照要求做了7%的坡度——那是又轻又快,让人直觉这种旅行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唯一让人不爽的,大概就是行人道和车道之间没有物理间隔,导致许多行人随意穿越马路,且无视高速驶来的马车,大摇大摆,不慌不忙的,简直气得你想下去用马鞭抽他。当然这还是好的,如果遇到赶着一大群牛羊横穿马路的人,你简直要气疯了。好好的一等国道,交通效率往往就被这些事情给严重耽误了,也是无奈。

    不过这些人你还不能惹了。就像朴世堂等人路上遇到的赶着一大群牛羊的牧人,你就得等人家先过了再说。不然的话,你若是撞坏了人家的牲畜,你就得赔上一大笔钱。不赔?你以为农业合作社是干啥的?这不光是一个生产经营组织,同时也是一个凝聚力很强的基层团结组织,你就等着被一群愤怒的村民包围吧。

    “修建洛明公路的成本是巨大的。沥青要么是从加勒比海运来的,要么是从化工厂买来的,铺设起来成本很高。两侧的行道树、排水沟、桥梁等等,都要花很多钱。考虑到将来洛阳府和明福港之间还要修建铁路,因此这些公路的标准不能低,必须能够通行工程车辆,这进一步增加了成本。”打头的那辆马车内,陪同的东岸官员仔细向朴世堂解释起了洛明公路的种种。

    洛明公路设计路宽七米,实际有效宽度六米,设计的负荷量是:蒸汽碾压机12吨,人员每平方米负荷500公斤,为的就是给将来修建铁路时提供便利。整条公路的修建基本上是因地制宜,石材丰富的地区就用石子铺路铺路,没有的就用水泥或柏油,总之一个原则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将路修好。

    朴世堂听了默默点头。在他看来,这些道路已经足够好了,满朝鲜找不出一条比这更出色的道路,甚至就连接近都谈不上,差距不是一般地大。而且,他看得出来,修建这些路所费颇多,不是朝鲜负担得起的,因此只是用一种新奇的目光看着,但并不是很在意。

    车队行驶了几个小时后,遇到了一段还没硬化的路面,一堆工程车辆和人员正在这里工作着。像碾压机、铲运机、推土机等等,很多设备都是朴世堂完全没见过的,甚至就连想象都没想象过的,说是大开眼界也不为过了。

    这些设备基本都是靠小型蒸汽机驱动的,因此重量非常大,在土路上行走时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你现在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东岸人要先将这条公路修建起来,然后再上马铁路项目了,这都是一环套一环的。

    修建公路的劳动成分很杂。其中既有附近定居点的农民,他们趁着农闲时节过来打零工,赚取现金收入,同时也有大量非国民劳务工。“非国民”这个词,朴世堂也是到了东岸之后才理解到的。在他的认知中,非国民也分为两等,第一等是来自旧大陆的白人契约奴或黑人,比他们还要低一等的则是印第安人或梅斯蒂索人,这些都是有原住民血统的人,地位尤其低下,从来都是承担最危险、最繁重的体力劳动。

    眼前的筑路工地上就有许多印第安人,朴世堂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又是否自愿。他知道东岸境内“大治”已经数十年,因此这些印第安人多半是从别的地方过来的,而且多半是被东岸人掳来的。不过这又如何呢?欺压弱小民族,即便是朝鲜人也做过。当年女真族在朝鲜北部艰难度日,朝鲜屡次派出大军征剿,最后驱逐一部分,杀死一部分,奴役一部分。不然的话,你以为他们的国境线是怎么推到鸭绿江沿岸的?还不是从女真人手里抢来的!因此,对于东岸人大征剿印第安人的事情,朴世堂即便是个儒者,依然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心底里是一丝波澜也没有泛起来。

    四百多公里的路程他们一行走了足足四天时间才走完。还好一路上东岸人已经设立了诸多的定居点,而且还有许多工程队,采买食水、维修车辆较为方便,因此终于在15号傍晚时分抵达了洛阳府神都区。

    神都区如今还比较荒凉。因为新首都发展领导小组把大量资金用在了北城区上面的缘故,导致其他各区或多或少都有些“发育不良”。其中南城区还算好点的,至少原本有西班牙人现成的街区,每年上头也拨下来二十多万元的费用修缮改造。再加上本身被定义为商业区,各路社会资金纷纷抢滩突进,修建楼堂馆所,顺带着把一些路面也给改善了,因此城市看样子还过得去。

    玉泉区和洛邑区就要差一些了。前者稍好,因为洛阳大学、陆军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院——这三家都是从东方县整体搬迁而来,不用多说,当地又损失了相当数量的高薪工作岗位——等一系列教学研究机构的建设带动,场面上还算过得去。但被定义为办公区的洛邑区真的毫无进展,除了一些道路、公寓楼在慢慢建设外,标志性建筑是一个也无,非常寒酸。

    当然洛邑区也不是一个好消息也没有。听说东岸著名地产商人奥列格·纳雷什金已经从南铁银行那里得到了一笔优惠贷款,再加上他本身掌握着的大量资金,全国第二座纳雷什金大厦未来将在洛邑区拔地而起。听说这座办公、商业两用楼高达八层,占地面积也非常大,一旦建成的话,必定可以成为洛邑区的标志性建筑,让所有人为之赞叹。

    与玉泉河一带的这两个区相比,西边山里的明镜区建设要更慢一些,目前还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至于以前吹得天花乱坠的休闲养生设施,则才刚刚打了地基,离建成还早着呢。究其原因,还是脱不开成本的因素。这里的交通实在是太不便了,运输各类建材成本太大,建设成本也不低,开发商肯定得仔细掂量掂量,好好控制一下自己的开支,免得造成财务上的压力——你花费大价钱搞完了,却没人来消费,这不是搞笑么?

    好了,现在我们要谈到洛阳府最后一个区,同时也是面积最大的一个区神都区。好吧,其实没什么好谈的,一片荒芜,满地长草,不堪入目。现在定居在这里的人口,有没有三千人都是个问题,但却分散在如此广阔的面积上,真的是一点都不起眼。原本位于南城区的骡马市场被搬到了这里,算是神都区最大的经济来源,东来西往、南下北上的客人在此聚集,歇歇脚、买卖点牲畜,偶尔交易些低价值的货物,也就这样了,没什么特别的花头。

    神都区真要发展,还得上级有关部门正式启动交通装备制造基地的计划,即搬迁一部分马车、火车及其他特种车辆的研发、制造业务过来,将本地的制造业带动起来,如此经济可能才会有起色。听说交通部正打算在这儿设立一家工厂兼研发机构,专门研究使用新的液体燃料的动力系统,以提高东岸交通装备的水平。现在的蒸汽机驱动的拖拉机、碾压机、推土机什么的,重量实在坑爹,很多地方都去不了,或者即便去了,动不动就趴窝。历史上蒸汽拖拉机在欧洲被发明出来后,商业上基本是失败的,全世界范围内也只在美国中部一小部分地区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重量太大,非得是较硬的土地上才能走,而且还非常毁地,实在提不起农民兄弟们采购它的欲望。

    东岸的蒸汽车辆同样脱不开这个窠臼。重量太大,可靠性不强,毁地等等,使得其销量十分有限。因此,研究一个新的动力核心,减轻整体的重量,就成了当务之急。所以,如果研究机构和厂区都搬来神都区,并真的出了什么成果的话,这对于当地经济的带动确实比什么都强,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朴世堂使团一行人在神都区确实没什么好看的。因此他们只逗留了一天,然后便去了未来东岸共和国的核心中枢要地洛阳府北城区,参观了这个按照“千年大计”来规划的城区的建设,并为之赞叹不已。

    城市不能无序乱建,不能野蛮生长,必须在事先就好好规划一番,这是朴世堂在这里得到的最深刻的印象。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规划凌乱、狭窄逼仄的汉阳城,与洛阳府相比真的无脸见人。不过东岸是现代化国家了,是天祖国,朝鲜比不上也是正常的,只能说以后慢慢学习,慢慢改进吧,前提是有钱改进!

    在花了三天时间在北城区仔细走了一圈之后,他们又跨过一座刚刚修好的横跨洛河两岸的钢铁结构大桥——这几乎又让他们看呆了——到南城区好好玩了两天,并采购了一批书籍、钟表、乐器及其他朝鲜难得一见的东西。

    22号中午,他们离开了南城区,又回到了神都区。他们在这里采买了一些适合行走山地的拉斯切克马,并将行李打包。接下来,就是艰苦的翻越安第斯山脉的旅程了。一路上的辛苦,陪同的东岸人已经与他们分说了,届时他们将跟随一支官方的运输队伍,从科尔多瓦西面的某个低矮隘口穿过,最终抵达智利地区,希望一切顺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