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清华帝国在线阅读 - 第一百零一章 画一个圈

第一百零一章 画一个圈

    很快,便有一小半村妇随福长安到一旁登记去了,还余下多半仍聚在窝棚周围等着听李杨还有何话说。

    李杨见状看着靠近身前的一名妇女问道:“大婶,你家为何没有多余的番薯可卖?”

    “咳,我家就十五亩地,也就这几年全种上番薯一家人才勉强能吃饱,那有余粮可卖。”

    “你还算好的啦,你家就两小子两闺女能吃多少。我家五个半大小子,这地里一年刨出的那点吃食还不够他们几个填肚子。要不是娃他爹闲时能做点木匠活帮补家用,这家里都揭不开锅了。”旁边马上有人接口道。

    她这话一出口,顿时可就炸锅了,那些个村妇纷纷说起自家的苦处,说着说着还有不少当场就痛哭流涕起来。

    李杨专心的听了半天,总算听出些头绪,这家里吃食不够的多是孩子生养多的。这几年官府大力推广番薯还好些,这玩意不但高产,且耐旱抗捞,又因长在地下连蝗灾也不怕,才使这些农户勉强能糊口。

    前些年没种植番薯的时候情况更糟,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农户往往颗粒无收,而清廷赋税征收执行的是摊丁入亩,不管一户人家人口多少,只按照一个固定的丁税既人头税摊入到田赋中征收。

    如此一来遇上几年好光景的年份生养孩子的人就激增,可一家的田地就那么多,人口多了自然负担就重,一担遇上灾害不但赋税交不上,连饭都吃不饱。只能卖田避税流走他乡讨生活,这也是近年来山东流民多的原因所在。

    现在山东农户的情况就是人多地少,大把的劳力无地可耕,开垦出来的荒地没几年又因灾害给荒废了,有限的田地产出还不够自家消耗。这听闻李杨开办的工矿工人待遇这么好自然都想来打工赚钱。

    可负责招工的人一听是当地农户就直接给拒了,农户们自然不乐意了,借着这次矿场风水事件便都跑来闹腾,其实最终目的就是想弄些个家人到厂矿做工。

    原因是搞明白了,可李杨也不敢松口招农户啊,这事还得好好琢磨琢磨。当下只得好言劝慰农妇们一番,不提招工也不提让他们离开,只说自己了解了大家的苦衷,待回去尽量想想办法看能否帮帮大家。

    待回到兵工厂李杨当即找到纪晓岚将今天的见闻说了,又问起纪晓岚对此事有何看法。

    纪晓岚也知道此事复杂,李杨才十来岁年纪能把事情整明白就不错了,纵是李杨才智过人要彻底解决这件事也是不可能。这事关乎朝廷国策,乃民生大计,李杨虽身份特殊,可此等大事也不是随便想出个办法就能施行下去的。

    想及此纪晓岚告诉李杨,从前明中后期开始全国土地兼并加剧,至康熙年间时十成土地被一成大地主控制,余下九成百姓只保有一成土地。前明首辅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就是为了扭转这一情况,让普通百姓有条活路,可因为总总原因并未能很好的施行。

    清廷当政以来,自康熙年间开始施行摊丁入亩之法,这其实就是一条鞭法的改良。如此才彻底遏制了土地兼并的情况,让大地主手中握有的土地逐渐转移到百姓手中,也因此才有了这百余年的盛世。

    可也因此导致了全国人口的激增,康熙皇帝五十一年宣布以康熙五十年的人口统计数目摊入田赋之后永不加收人头税,自此有能力养活更多孩子的家庭便开始大量生养。顺治年间全国人口不到两千万,而如今全国人口已近三万万人。

    康雍乾三朝皆重视农耕,大力兴修水利,鼓励开垦荒地,乾隆当朝甚至资助甘肃贫民到新疆拓荒。并且加大了番薯,玉米等高产农作物在北方的推广,如此才让多数百姓能吃上饱饭。

    在这样的人口压力下,如果朝廷改变以农为本的国策,允许农民大量务工,虽然局部能缓解人口激增耕地不足的问题,但势必会导致农民丧失拓荒和耕种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全国的耕地养活不了全国的人口时又当如何?

    听完纪晓岚所言,李杨这才知道为何老爹当初一再强调不能招收农民做工的原因。不过这在李杨看来却不是问题,三亿人口才多少?后世十五亿人口也没见谁家还饿肚子,只要科技进步了,通过技术革新提高农田亩产量,用机械设备拓荒,养活三五亿人还不容易?

    再说了,只要经济发展了,政府和老百姓手里都有钱了,大可以进口粮食,东南亚那几个国家可都是农作物输出国,特别是泰国的大米李杨以前可是吃了不少。

    实在不行还可以殖民扩张,老爹不是看上澳洲了吗,那么大块土地如果能为我国所用,还愁老百姓饿肚子?全国人民每天一杯牛奶都不是问题。

    就算现在澳洲暂时还去不了,东北总成吧,后世能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现在怎么就不行?想到这里李杨又问起纪晓岚关于东北能否搞开发的事情。

    这可把纪晓岚难住了,这问题他知道原因,可他却不能说,尤其不能由他对李杨说,思忖半晌才道:“此事你最好去问你爹,我回答不了你。”

    李杨见纪晓岚又开始打太极也是没办法,便将自己刚才想到的解决农业问题的一些办法说给纪晓岚听了。

    纪晓岚闻言可就愣住了,机械化规模化耕种,化肥和杂交水稻,进口东南亚粮食,殖民地扩张。这些可是他这大学士从没听说过的言论,一时间也不知该作何评说了。

    沉思了半晌这才开口说道:“你所说这些我如今也不知是否可行,不过我有个想法或可一试。”

    “先生有何想法?”李杨闻言可是高兴坏了,这还是纪晓岚第一次主动替自己出主意,忙坐直身子追问道。

    纪晓岚吸了口烟这才缓缓说道:“你爹当初让你到山东来搞工业基地,除了这边流民多之外,现在想来应该也是另有深意。你不妨写个折子递上去,奏请在山东按照你的办法推行改革。只要你能保证山东省出产的粮食在以往的基础上有所增加,我想朝廷或许能同意。”

    “呃......”李杨听纪晓岚这么说却是愣住了,耳边似乎响起一首熟悉的旋律“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两百年,整整两百年后那伟大的一个圈,如今将被自己画在山东这片天灾肆虐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