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伐清1652在线阅读 - 第二百九十四章 战略

第二百九十四章 战略

    历史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环套着一环,一角勾着一角,相互间不断影响。任何一点的断裂和改变,既可能引起蝴蝶效应,爆发狂风巨浪,也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很快就会风平浪静。

    而孙可望最担心的,便是这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各种集·权专·制经验,在他离开了权力中心之后,会再度死灰复燃。

    孙可望虽然用集·权的手段打败了满清,却也知道这种方式集中起来的强大力量迟早会反噬自身。

    他是坚定的反专·制独·裁者,知道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一旦失控,那便是最反人类,最血腥暴力的存在,足以吞噬他所能影响到的所有人。

    要知道,任何个体,都是无法和组织严密的权力机关,暴力机构相抗衡的,普通人在独·裁专·制统治下,实质上没有作为人的自尊和权利,只能像牲畜一样活下去,而那些窃取权力的人,却在肆无忌惮地狂笑。

    最上层的人或许并非有意制造一次次人为灾难,可一旦整个体系都形成了权力至上的观念,每个人都会因为极度的恐惧,选择藏起良心,只向权力看齐,不问其他,那悲剧就无法避免了。

    所以,人类文明的发展,才会演变出法律,以制约权力的无限扩展。孙可望自然不会直接建立所谓的民·主·共和国,没有法律的保障,那毫无意义。

    叫什么不一定就是什么,便是写进了法律,也不一定作数,最关键的是看它是如何运行的。

    毕竟,在不讲法律的地方,法律就是个笑话。便是孙可望宣布自己建立了一个现代国家,装模作样搞出了各种机构,法律,那也不过是假的。

    他前世见过太多这样的国家了,不是民·主就是共·和,甚至两者都占了,可实际上,却是整个星球上,几乎最纯正的独·裁专·制王朝。

    朝廷还是朝廷,礼部还是礼部,百姓依旧会下跪,喊青天大老爷,还是会对他们的孩子说别乱说话。其实,他们不是维护朝廷,只是在保护孩子,他们只是见多了说错话的后果,真的很严重。

    这也就是孙可望十分反感孙征淇为了要稳定一些,为此不惜让所有人闭嘴的原因了。那只会使得这个新的王朝成为一个新的,更加专·制的“大明”,便是所谓的新版《大明律》,也不过是镇压百姓的一种手段罢了。

    若是如此,他不是白来一趟了?那样的新王朝,确实会比满清好不少,但好不少并不意味着它就是应该的。

    孙可望要建立的,是一个摒弃了文字狱,恢复了社会活力,可以自由迁徙和发展,确立了基本的法律框架,并有无数人为了维护这样的发展趋势,不断奋进的新朝,一个可以迸发出这个民族无限的无限活力,创造力和生机的新朝。

    所以,他才会一直给予王夫之便利,在各地开设了可以“议政论政”,结成小型社团的书院,才会如此重视《大明律》的规矩。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yeguoyuedu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当然,这些年局势所迫,还是有许多违法了其中规定的政治行为,王朝的正统继承人孙征淇就对此不屑一顾。

    如果有什么办法可以确保这个东方文明完成根本上的转型,那这个办法里面,一定包含着法律制度的彻底确立和绝对权威,否则,极有可能只是换了层皮而已。

    但如此巨大的政治惯性之下,在西方对于这片大陆的影响很小,周边没有一个强大对手的情况下,有几成的把握倒逼这个可怕的庞然大物转型,孙可望就难以确定了。

    因为已经不是地理因素的限制了,孙可望可以利用自己的地位的权力,从别的地方引进各类文明成果,以及为了建立完善的科学体系而必须要有的透明玻璃和工具,可他努力三十年,也极有可能被一场政治变革彻底摧毁,这就是独·裁专·制的可怕之处。

    不过,如今他还是有机会的,五大实权军头,还有刘体纯这样羽翼遍布各部门的内政大臣,张煌言这样的半独立派,只要处理好,极端集权便很难出现。

    “国主,西北的用兵不宜太迟,整军也需尽快推行,陕西必须保持五万规模以上的兵马,才能防住西面和北面的蒙古人。”

    刘文秀在得到了孙可望绝不内战的保证之后,也随即拉着李来亨一起同意了孙可望的整军计划。毕竟,他听了之后便明白了那是专门用来对付李定国和郑成功的。

    孙可望没想到刘文秀对于开疆拓土有那么大的热情,但他也确实要趁着如今西北蒙古各部一片大乱,各部落相互独立,还不成气候的时候,对西北用兵,软硬兼施,至少要敲打一下蒙古诸部,确保东北的战事不受干扰。

    “陕西保持精兵五万以上是必须的,一个是北面的套虏,一个是西面的叶尔羌汗国,卫拉特联盟,还有西南的和硕特,要想确保陕西的安全,就得把这些地方全部纳入朝廷统治范围之内,否则迟早还是会打起来。

    特别是天山-祁连山一线,占领那些农耕区,迁移军户,有了稳定的军粮供应,还能设立一些基础的工坊,如此才是真正确保了稳定的统治。”孙可望一字一句分析道。现在军情司还没有进入这些地方,他是靠着前世的记忆,大概说明了自己的战略。

    “军情司已经进入西北了?”刘文秀听罢,有些惊讶地问道。

    孙可望点了点头,他不想解释太多,顺便也吓一吓刘文秀:“山西到时候也得保持三万左右的精锐兵马,确保对漠南的威慑力,同时必须保证喀尔喀蒙古三汗的臣服。”

    “据说,现在蒙古人的联盟因为满清的溃败,又重新紧密了起来,咱们必须得在此之前,收服一部分小部落,分化他们。陕西这边若是负责卫拉特,和硕特,还有西域的汗国,山西这边拖住漠南,漠北的各个部落,到时他们必然首尾难以兼顾。可以各个击破,亦或者直接分化拉拢。”李来亨也很清楚,要想彻底解决北患,就得把蒙古变成自己的。

    “北直隶到时候会主要负责辽东战事,兵马在四万左右。”孙可望指着铺在面前的地图,又继续说道:

    “辽东不同于喀尔喀蒙古和漠南这些地方,也不同于西域和青藏,那里有大片大片肥沃的土地,还有数以万计未开发的土地,将来至少可以迁移千万户百姓,可以有效缓解天下太平之后的人口膨胀,以及饥荒问题。这是咱们必须要占下来的地方。”

    “辽东如此富饶?”刘文秀又被惊到了,“那鞑子是有多野蛮,那么好的土地,居然被他们糟蹋得荒无人烟了。”

    “所以,鞑子被咱们击败了,这天下被咱们夺了。”孙可望笑了笑,又道:“天下本来就应该给建设者来掌握,而不是鞑子这些破坏者。”

    “陕西,山西,北直隶需要十二万以上的精兵,北直隶还好,有海运,漕运,直通江南膏腴之地。可是陕西和山西保持那么多兵马,若是开战,一时尚可,但时间一久,地方恐怕难以支撑。”李来亨担心道。

    他知道整军之后,大抵就是他负责山西,刘文秀负责陕西,白文选负责北直隶。陕西还有甘肃,宁夏两镇提供给养,但是他要是从山西出兵北上,穿越茫茫草原,那就难以供应军需了。

    “对付蒙古人,不能只靠打仗,武力只是威慑的手段之一,最重要是联合分化,咱们有太多蒙古人要的东西了,比如说香烟,茶叶,金银,把这些手段利用起来,再打关键的几仗,把这些关键的大仗打赢,问题就不大了。”孙可望顿了顿,微微挑眉,又继续说道:

    “蒙古人,现在主要是稳住他们,陕西和山西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生产的恢复,咱们的兵马整顿,战争的筹备,也至少需要一两年,急不来。但关外的满清残兵,必须要最快速度解决,那个不能等了。”

    “鞑子的主力已经被咱们全歼在关内了,他们现在在辽东,一时半会掀不起什么大浪,两万人就能把他们全灭了。”刘文秀冷哼了一声,又不屑一顾道:“鞑子那几万丁口,应当一年之内,就能解决了。除非他们有本事把所有的孩子都拉上战场。”

    “最重要的点,还是在西北。”李来亨也随即补充道,他们必须争赢这个,不然到时候整军的时候,恐怕就得出幺蛾子了。两人虽然信任孙可望,但也并非全无提防。

    “辽东的局势没那么简单。”孙可望当即反驳,他知道两个老伙计的意思,随即解释道:

    “鞑子或许不敢和咱们打,他们会一路往北撤,甚至可能会和俄国人同流合污,学习俄国人的棱堡,那时候就麻烦了。”

    “俄国人?”刘文秀和李来亨都一脸懵逼,甚至两人异口同声问完之后,都怀疑那是孙可望编出来说服他们的。

    “这也就是孤为什么要那么早对蒙古人动手的原因了,在俄国人能真正威胁染指到这些地方之前,咱们都得确立统治。”孙可望说完,也随即主动说了刘文秀和李来亨最为关心的问题:

    “到时候整编大军的时候,文秀你挑出精兵来,不够的再在当地募集,同时朝廷也会拨款在陕西建设军官学堂。来亨你也是如此,不足的,在山西当地募兵,朝廷再拨款建设军官学堂。

    军队依旧归你们指挥,但是军官学堂,工坊,还有整个后勤体系,则是朝廷统一安排,地方卫戍部队,也是地方管理。

    到时候国事都将由内阁统一商议后决定,阁员依旧是我们,谁也没有独断之权。”

    两人都知道孙可望整编大军的目的,除了精炼兵马,节省军费之外,便是要从他们手中收回之前下放的其他权力。

    刘文秀和李来亨对此还是可以接受的,反正他们也不想着去争那个地位。但前提是,内阁的位置,他们一定要保留,这些年来的重大战略,都是通过内阁决策的,这让他们对于这个机构有了基本的信任。

    换言之,只要他们确保自己在里面,同时拥有兵权,否决权,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反对孙可望的决定,就能避免孙可望无所顾忌,也能确保自己的权势了。

    这个内阁和有明一代的不一样,里面的阁员真正具有联合起来抵抗某一方的实力,而不是一个个只能提供建议,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奴才。

    明代那种内阁虽然也叫内阁,但根本无法演变成真正的民主集中决策,反而因为阁员没有真正的权力,沦为了皇权的附庸,失去了真正的主动性,这是两者的本质区别。

    当然,孙可望的这个,也还远远不是具有真正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近现代内阁,只是孙可望用未来制度实施的一次分权,本质上是一个临时权利机构,还面临着如何传续的问题。

    毕竟,是现实的局势和孙可望的主观意愿,才出来了这么一个四不像的怪物,等他们这些真正有实力的一代目死了之后,他们的后代,真的有能力继承权力,对抗皇权吗?

    孙可望和刘文秀,李来亨基本上确定了北面的战略之后,又就整军和内阁的问题达成了一致。关乎新朝建立的大会马上就要召开了,这些事情都将在那时确立。

    台面上不过片刻之间的事情,台面下,或许已经讨论争议了好几回,完成了诸多利益的交换。如果私底下没有谈妥,或许根本不会搬到台面上说。

    而后,孙可望又去见了张煌言,以力挺对方入阁为条件,争取这支半独立力量的支持。

    与此同时,李定国和郑成功也在南京会面了,他们也决定了要拉拢刘文秀和张煌言的计划。

    李定国和郑成功都担心,孙可望的所谓“整军计划”,就是为了对付他们的,到时候他们把军队都削半了,孙可望还保持着十万大军,那就只能是任人宰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