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在线阅读 - 第九章:辽汤公
翻页 夜间

第九章:辽汤公

    浩浩荡荡的队伍,从巍峨的泰山上离开,大军行走不过百里,却突然一阵天摇地晃,晃得人头晕恶心,这摇晃只是十几息,整个封禅队伍却惊慌失措。

    “地龙翻身!”

    第一道声音惊叫起来,而后便是无数道声音,数万人的队伍,几乎在瞬间就有不少人在恐惧的驱使下,四处乱窜。

    洛玄凌等人几乎在瞬间就意识到这其中的危险,他迅速地跨上马对洛玄云道:“七弟,你保护陛下和天后,为兄去安抚诸军。”

    说罢不等洛玄云说话,就已经将大旗支起,一手擎着大旗,一边大声吼着安抚诸军。

    好在大军已经离开了泰山范围,在平地上并没有那么恐怖,况且回过头来看,泰山并没有发生垮塌,这地龙翻身不知道是发生在何处。

    几乎所有人心头都产生了这个疑问。

    ……

    齐州半岛靠近大海的村庄在今日迎来了灭顶之灾,滔天的海啸几乎在瞬间将靠近海边的所有渔村都夷为平地,滔天的海啸将正行驶在海中的大唐战舰也瞬间吞灭。

    封禅的队伍在惶恐中速度赶回洛阳,而后才开始向四方派出使者,看看到底是哪里发生了大事,幸好世上没有天人感应,否则现在李治就要准备罪己诏了。

    派出东方诸州的使者以及靠海诸州的使者,面对这等天灾自然不敢隐瞒,况且还要朝廷赈灾。

    但提上来的结果,却让一众宰相以及李治武曌都瞠目结舌。

    这似乎是一场纯粹的海啸,而不是地龙翻身,因为没有任何州县,有地龙翻身的症状。

    但什么海啸会让中原也跟着一晃,当日那晃动可是数万人都经历过的。

    正在天授殿中众人沉默的时候,洛君薇站起身厉声道:“地龙翻身虽然称之为地龙,但却不只是发生在陆地上,洛氏的典籍中有记载,海中也会发生地龙翻身,那大海深处就是土地,和我们脚下的土地一样。

    洛氏典籍中还记载着,大海中的地龙翻身威力更大,只不过一般大海中的地龙翻身因为不影响人烟,所以无人知晓而已。

    此番极有可能就是海中的地龙翻身。”

    洛君薇此言一出,顿时让众人恍然,但没想到洛君薇却又说道:“这只不是本官的猜测而已,也有可能不是海中,根据当初遣唐使的讲述,蓬莱三岛上多有地龙翻身之事,或许是那里也说不准。”

    不过殿中诸宰相已经不是特别在意,只要不是发生在中原,那问题就不是特别大。

    ……

    蓬莱岛上,一片狼藉,大地开裂,山峰崩塌,河川断流。

    “父亲!”

    洛君骏艰难的从地上站起来,望着那山峰崩塌的景象,只觉浑身冰冷,他的父亲,大唐辽国公洛玄星,以及齐王李泰,都埋在了那断裂的山峰之下。

    太恐怖了,洛君骏从未听说过有这么恐怖的地龙翻身,千峰崩塌,道路断绝,数万大军在天地之力面前,就像是纸糊的一样,几乎瞬间就化为齑粉。

    无数的惨叫声在山谷中此起彼伏,真是一片人间炼狱。

    无力。

    这便是洛君骏唯一的意识,面对这样的惨烈景象,除了各自逃生,他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灵兵将他搀扶起来,紧接着又是连续的晃动以及轰然倒塌的山峰和裂开的地面,地震之后还有余震,这场惊天动地的地震,所产生的余震,也远远超过人的想象。

    “出去,然后上报朝廷。”

    这便是洛君骏此刻脑海中唯一的想法。

    实际上在洛玄星出事的那一刻,坐在长安的洛苏就已经感受到了,他立刻让人送信去洛阳,至于具体发生了什么,还是要等待最后的结果。

    洛君骏从蓬莱撤回到方丈岛上,而后立刻派信使前往中原汇报,而他则整肃境中的兵马,准备应付可能到来的土著反击,大军覆灭在地震中,土著不可能放弃这个上好的机会。

    ……

    洛阳,天授殿。

    天子李治颇无力的半躺在御座上,天后武曌肃然的望着手中军情,诸宰相也一个個都是神情凝重,这件事实在是让人猝不及防。

    东征大军竟然葬身在一场地震中,虽然这种事在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当初关中发生的地震,导致三河断流,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但事情真的发生在眼前,还是让人有些不敢置信。

    更不要提齐王李泰和辽国公洛玄星,竟然在这一场天灾中遇难,简直如同玩笑一样。

    “诸卿,说说这件事应当怎么办,齐国,齐国的事情该怎么处理?”

    齐国这件事很麻烦。

    首先就是遇难的王公贵族以及高级官僚超过三十人,这些人都要追封以及上谥号,该上什么谥号,以及核算功劳,确定追封,还有爵位的袭封等,接下来六部有的忙了。

    这些盖棺论定的身后事,对于已故的人来说,就是世上最重要的事。

    在这些事之外,最严峻的还是齐国的态势,说句太好听的,齐王李泰死在大军中,不算大事,但辽国公洛玄星也死在了地震中,那就很严峻了。

    辽东以及齐国的精锐死在地震中,那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大事,大唐投射在整个东部的力量,在一瞬间被削掉了七成。

    军事力量的失衡,将会引起恐怖的连锁反应。

    蓬莱三岛的反抗是显而易见的,洛君骏如果不快点逃回箕子半岛的话,可能会死在方丈岛上。

    安东大都护府的力量被削弱之后,半岛上的辽东旧部以及新罗等地也会反抗,大唐这些年一直都在打治安战。

    更让人心焦的是,燕国会不会趁这个辽东空虚的机会,将势力扩展过去,进而突破朝廷设下的藩篱。

    如今的大唐帝国,就像是一具仪器精美的机器,一环扣一环来保持平衡,这都是为了降低成本,从贞观年间开始,大唐就是尽力减少冗官和冗兵,这样对于财政来说,自然是极好的,但也有缺点。

    比如发生了现在这件事,帝国东北的局势就有些难以收拾,造成了政治上以及军事上的双重危机。

    一直对武曌怀有敌意的宰相刘仁轨当即出言道:“天子,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派遣朝廷重臣,出镇安东大都护府,就算是方丈岛丢失,至少要保住半岛的据点,以及防备某些人的阴谋。

    雍国公洛玄凌,从先帝时就是久经战阵的大将,可以作为大都护镇守,陈国公洛玄云,亦可以率领朝廷禁军出征蓬莱,稳固齐国国势。”

    直接把武曌作为依仗的两大宰相都调出去,政事堂中只剩下洛君薇这一个偏向武曌的宰相,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洛君薇在封禅之后,立刻就被加为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宰相衔,已经正式拜相。

    李治闻言有些犹豫,而后转头望向武曌,“天后,现在局势严重,你觉得呢?”

    现在蓬莱岛和箕子半岛上的情况如何,还不是特别清楚,齐王李泰和辽国公洛玄星是确认遇难了,还有哪些权贵死在上面,也不太清楚,这些人是否绝嗣,同样不太清楚。

    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

    武曌冷冷扫过殿下,眼中有凛凛杀机,她可从来都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人,当即厉声呵斥道:“荒谬,区区齐国之事,难道就值得雍国公和陈国公出手吗?

    我大唐难道除了贞观旧臣,就无人可用吗?

    况且雍国公和陈国公都已经逐渐年迈,又没有大的战争,将二公派遣出去,是何居心?

    太宗时,有一将名为薛仁贵,在征讨辽东时立功,雍国公也称赞他有能,这些年在边境累功为将军。

    朕以为,召辽国公洛玄星嫡子洛君骏回返辽东,担任安东大都护,继承辽国公爵位,镇守辽东。

    再以薛仁贵加左青龙卫大将军,为齐国道行军大总管,平定叛乱,至于齐王爵位之事,先查看一下,齐王泰还有哪些子嗣在世。

    待薛仁贵平定叛乱之后,将齐国诸王公继承人,带回洛阳,再行册封。”

    政治危机可不仅仅在外部,也在内部,如果将洛玄凌和洛玄云调出洛阳,那朝廷内部就会开启新一轮的倒武行动。

    而这次的进攻者,不是李治,而是太子,这些宰相以及很多大臣,都是太zigong中的人,无论愿不愿意承认,李弘现在和武曌是政治上的对手,这母子间的执政理念是不一样的。

    武曌自然能看到这一点,所以她不会让洛阳的政治势力失衡,洛玄凌和洛玄云留在洛阳所发挥的作用,比去当个将军大的多。

    军事终究是为政治服务的,政治才是这个世界的核心。

    至于洛玄凌和洛玄云为什么会成为武曌的支撑,而不是太子的,这甚至不由洛玄凌和洛玄云来决定。

    洛玄云不必说,他和李唐皇族的关系并没有那么亲近。

    洛玄凌虽然是坚定的保皇党,但这不代表他就站在李弘的一边,换句话说,现在最能代表李唐皇族的不一定是李弘和李治。

    这说起来虽然很是别扭,毕竟天子和太子竟然都不能代表李唐皇族,似乎很奇怪,但在政治上,这实际上是成立的。

    因为国朝社稷、李唐皇族、天子本人,这三者的利益,实际上并不是一致的。

    朕即国家是一种非常落后且可笑的理论。

    现在维持着天下局势,大唐安稳的,是武曌,只要武曌不谋朝篡位,那和她作对的反而是不顾及天下。

    正如那句名言,“假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维持汉朝框架的是谁呢?

    在邦周时期就有霸主政治,对于天子而言,霸主可以说是相当的僭越了,几乎夺走了天子的权威和权力,但霸主最终所维护的反而是邦周的秩序,是天子的分封制度,等到霸主制度没人玩了,天子彻底走下了神坛,诸侯相王开始了。

    这都是一样的道理。

    武曌的话说罢之后,当即洛玄凌等人就躬身道:“臣附议!”

    见到攻击被武曌轻而易举化解,其余几人也说不出其他话来,这件事便按照武曌的安排去做。

    诸宰相离开后,洛君薇却没有走,而是跟着武曌走进了后殿中,她是宰相兼任礼部尚书,此番袭封以及追封事宜,几乎都是她礼部和理藩院的工作,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她是一定会很忙的。

    武曌给二人倒上茶后,轻声道:“薇薇,接下来礼部会很忙,为了给你减少一些工作量,一些比较重大的事宜,我们就在这里商量掉吧,齐王和辽国公的封赏等事,就不要一次次的上奏,驳回,再上奏了。”

    如果是其他人担任礼部尚书的话,那基本上就要经历几轮商议,最终才能确定结果,但武曌并不希望洛君薇在这些事情上白白花费太多的时间。

    “关于齐王的追封,他本就是齐王,爵位上就没什么可追封的了,给他加扬州大都督,幽州牧,追赠太傅,谥号的话,他既然是死在了出征的路上,这些年开拓也相当有功劳,爵位又是齐,那就谥号桓吧。”

    齐桓公是历史上的第一个霸主,现在给李泰谥号为齐桓王,也算是对得起他了。

    大都督以及幽州牧的加封,都属于比较常规的皇族。

    太傅才是这其中的核心,三师之一,这算是真正的荣誉了,目前为止,在大唐还没有人生前得到过三师,都是死后追封,比如洛玄夜,大多数人即便是魏征和房玄龄这些人,死后也只不过是追封三公而已。

    “关于辽国公的谥号,定为汤吧,朕记得辽国公是当初手刃隋炀帝杨广的人,这个谥号再合适不过了。”

    “汤?!!”

    洛君薇都震惊了,万万没想到武曌竟然会把这个谥号给拿出来。

    谥法解里面,对于汤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除虐去残”,从这个解释中,就能看得出来汤的确是很合适,但“汤”之所以会是这个,是因为“尧舜禹汤”这四位,商汤的功绩就是推翻夏桀的统治。

    “陛下,其实如果要表彰伯父杀死独夫的功劳,‘武’就可以了,‘除jian靖难’,当初杀死汉戾帝刘旦的靖难诸侯,都是这个谥号。”

    武曌微微笑道:“薇薇,你错了,辽国公可从来都不是隋朝的臣子,他可不是靖难啊。”

    洛君薇无言。

    “就‘汤’,这是朕对辽国公的盖棺定论,这是辽国公应该得到的,数遍史册,像辽国公这样亲手杀死独夫的人,都不多。

    辽汤公。

    让这个独一无二的谥号,伴随着洛氏世世代代的传下去。”

    “陛下。”

    洛君薇不再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