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不药而愈
腊月二十二。
这天朱佑樘一身便服出宫,要去见自己的“爱妃”,毕竟此女也怀孕四个多月,朱佑樘也算是个“重情重义”的男人。
陪同的人很少,但因为朝中已有钦天监监正吴昊,以天意等事,请求皇帝纳妃,虽然皇帝没直接同意此事,但也因为消息逐渐开始走漏……主要是因为徐琼和沈禄已经在开始活动人脉,消息不胫而走。
知道皇帝有女人的大臣,已经不少了。
但也仅限于朝中高层,以及跟皇室关系紧密之人。
比如说这天张周叫去同行的朱凤,对此则近乎毫不知情。
“那是?”
朱凤本以为张周只是带他去见一下“前妻”,谁知到了地方,才发现一个看起来有些熟悉的背影进到院子里,他还有些不明就里。
张周道:“跟在我后面,别乱说话。”
“嗯。”
朱凤好似跟屁虫一样,走在张周之后。
进到铺子内,却是宁彤还在往刚进去的人身上看,她作为这院子的主人,却是在朱佑樘进来时连个招呼都没打。
“你们……”
宁彤跟朱凤一样,说话都只能说一半。
张周道:“怎么,没认出来吗?他是安边侯,本人张秉宽是也。”
宁彤走过来问道:“刚才进去的……”
又是个半拉子的问题。
张周道:“戏楼不都见过了吗?”
这会不但是宁彤,连朱凤都想到了进去的是谁。
张周走在前,带着曾经的夫妻二人一起往内院走,朱凤还有些犯嘀咕道:“张兄,要不咱还是出去候驾吧?”
张周道:“候什么驾?我们是来陪朋友散心的。”
“哦。”
朱凤好似个委屈的受气包一样,应了一声。
宁彤本来就觉得朱凤没男人气概,见到这一幕,她更是用鄙夷的眼光瞅了自己的前夫一眼。
……
……
朱佑樘进去跟小莲温存。
张周没有进内,只是在院子里等候。
朱凤生怕里面传出什么不太好的声音,却是只有张周知道朱佑樘是多珍视未出世的孩子,这种时候宫廷规矩是禁止皇帝跟妃子同房的。
所以里面也只能是一叙别情,做一些言语上的交谈罢了。
一直到朱佑樘出来,见到三人立在门口,笑着走过来。
朱凤却是赶紧行礼道:“臣朱凤,参见陛下。”
这把宁彤搞得很尴尬,她赶紧低下头不敢再平视在场任何一人。
朱佑樘笑道:“知节,朕今天是微服而出,不必拘泥于礼数。听说你对这院子,也铺垫了不少,朕都会记住的。”
“啊?”
朱凤傻愣愣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张周笑着帮衬道:“正是如此,这院子乃是安边侯所添置,内外的修葺等事,他也是很留心的。”
朱凤这才明白,张周在为他邀功呢。
朱凤想说,我都不知道这里发生什么事,也不知道原来彤儿这里住了别人,我有何功劳?
宁彤则对于张周这种胳膊肘往朱凤身上拐的行为有些不满,但她却不敢在这种场合做任何的发言。
“好了,朕先回了。”朱佑樘面带安慰之色道,“今天也就不与秉宽你出城,朕有些疲累。”
“恭送陛下。”
张周拱手。
朱佑樘这才微笑着对朱凤和宁彤点点头,带人往前院而去。
……
……
跟皇帝来宁彤小院走了一趟,也没发生什么稀奇事。
随后张周就把朱凤叫到城外的火炮工坊内,以视察的名义,跟朱凤说事。
“知节,你刚才表现很不好。”张周带着朱凤在工坊内闲逛,“你应该知道,陛下很重视血脉的传承,以后你们跟这位皇妃和皇子建立联系,对你们成国公府的地位,也有很大的帮助。”
朱凤道:“张兄,我都已经自己出来别府而居了,成国公府的事,我就不想过多干涉了。”
张周笑了笑道:“迟早还需要你的。”
“为何?”
朱凤不明白,但张周也不会解释。
难道告诉他,你大哥以后还是没儿子,以后这爵位还是你来继承?
有了蝴蝶效应,一切也不是绝对的。
张周道:“你父亲可有消息?”
朱凤面带安慰之色道:“家父已经快到京师了,据说应该在年前抵达,没几天了。祖母想念得很,还提出,想回南京城去走走……”
张周想说,傻孩子啊,你祖母是想通过你来跟我提让你父亲回南京当守备的事,你怎么这么愚钝呢?
“辽东的军情,你可有知悉?”张周问道。
朱凤好奇道:“是说在草原潢水北岸那一战吗?据说很惨烈,我不去,也挺好的。”
正说着,二人已经到了固定的炮台之前,一个熟人立在那,正是张周大舅子之一的林庭。
林庭一见是大明两位功勋卓着的武勋过来,赶紧上前行礼,其余铸炮的人员也都先行退下。
“林兄,正好要与你说事。”张周好似不顾朱凤一般,把林庭往一旁的凉亭请。
林庭道:“里面生了暖炉,还请莱国公进内叙话。”
“嗯。”
三人这才进到屋子里。
朱凤因为身子瘦弱,可能也是因为南方人怕冷,早就想着进屋子,等进到有火炉的屋子之后,朱凤的鼻子都是红的。
也足见这小子并不适应北方天气。
……
……
三人落座。
有人上了热茶,林庭作为书香门第,对于茶道还是比较精通的,加上他地位低一些,亲自给张周和朱凤敬茶。
张周道:“最近我打算去一趟永平府,由林兄过去帮忙开铁矿,林兄可是能胜任?”
林庭感慨道:“但听吩咐。”
其实林庭并不太想去。
如唐寅的想法一样,他跟着张周,也是在做辛苦活的。
在这时代,官员对于政绩考核的需求是最低的,反而是对于礼教等事更为在意,注重清议和名声,也在意文坛和舆论中的名声……尤其京官更甚。
就算是京察和大计时,也都是以资历和历年在礼乐教化上的考评为先。
所以说,像张周这样做实事,还不如多在朝中衙门好好混几年……这也跟不同人不同的心态有关。
比如说王守仁,就不喜欢那种墨守成规的为官原则。
张周笑道:“到了永平府,把开矿的事稍微定一下,我还想请两位与我去一趟辽东,两位以为如何?”
朱凤一听,最先表示了不解:“张兄,你要去辽东吗?是为了厘定先前一战的功劳?”
张周没回答,而是看着林庭。
林庭道:“在下身为工部主事,多都应该处置京师左近之事,对于前往辽东……并无差事在身。”
这也在说,你给我派个差事,那我不得不去,咱就一起去。
否则是你个人名义要带我的话,咱就别商量了。
张周并没有介意,在他看来,朱凤、林庭和唐寅身上有些共性,那就是他们都想过相对平稳的生活,他们想当官,也想当传统意义上的官员,本身并不喜欢冒进。
什么改变时代的理想,什么为国为民,那些道理对他们来说都太过于空泛了,他们更希望的是无风无浪,平稳推进。
但张周需要有人相助。
不用唐寅,不用林庭,也不用朱凤,难道他指望每次都是王守仁给他冲锋陷阵吗?
用那些极力巴结他的人,他反而不觉得能相助自己成就大业。
也是因为他在朝中的地位太过于尴尬,既是文臣也是武勋,文臣那边对他的抵触太大,也因为按照文人论资排辈的规则,他张周也就是个后生晚辈,这就会出现头重脚轻的问题。
明明他很有地位,权力也很大,做的事也很多,但别人并不太尊重他,甚至把他当成打破传统文官体系的异类。
“两位,实不相瞒,大明马上要在辽东用兵,打的是建州,此战我想亲自上阵。”张周道。
林庭点点头,大概明白这又是张周的一次军事任务。
西北跑完了,要跑辽东。
朱凤道:“不是有陆中丞他们在吗?”
林庭想了想,分析道:“会不会,陆中丞他们,就是莱国公派去探路的,为莱国公亲自领兵做准备?”
“林兄,你还是这么见外,称呼秉宽为好。”张周笑着。
林庭看了看朱凤,大概的意思是,朱凤怎么说也是安边侯,是“外人”,有外人在,我还是呈现出对你的尊重为好,不然别人还以为我没大没小。
张周笑道:“也如林兄所言,出兵建州自然是要有所准备的,其实此战最早可以提到朝鲜国王上奏请求大明出兵。你们应该有了解,大明曾在成化三年和成化十四年,两次征调朝鲜军队,与我大明协同,征讨和教训建州卫,两次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都没有将其彻底覆灭。”
林庭问道:“所以此番是要将其覆灭?但那些边陲之地,是否要迁徙百姓去居住?还是交给其余的部族?”
“当然是大明修筑堡垒,在那边治理边民了。”张周笑着,“建州卫这几年,对于大明边陲倒没什么袭扰,却经常扰边于朝鲜,他们这是典型的欺软怕硬,但他们的不臣之心其实也早就有之,所谓的上贡也不过是虚以委蛇,此番大明出兵是要改变秩序的。”
朱凤道:“此战,是要我去吗?”
张周笑道:“你不去,怎体现出大明对此战的重视?”
朱凤问道:“可辽东不是有寿宁侯当总兵吗?我去替代他?”
“你不用替代他,你也不是辽东勋将,你的任务,仅仅是跟随在我左右,你是参将,而林兄则是名义上的主帅。”
张周从怀里拿出一份折叠起来的地图,打开来呈现在二人面前。
“沈阳出兵,五万兵马,分两路。一路由辽东巡抚陆完亲率,兵三万,出抚顺,一路往东,进建州右卫。另外一路,兵两万,由林兄你名义上带兵,其实……我暗地里指挥调度,从鸦鹘关出兵,直捣建州卫城。”
张周说完,笑看着二人道:“两位,有何想法?”
朱凤问道:“是说,我也是从跟着张兄你,从鸦鹘关攻讨建州卫?”
“嗯。”张周点头。
“可……可这一战,怎么打?”朱凤问出个在林庭听来,都很幼稚的问题。
张周则好像很推崇一般,笑道:“你这个问题问得好。怎么打?呵呵。我们要先由朝鲜出兵,从后方扰乱,令建州卫派兵往东,与之对战,等他们不敌时……”
朱凤问道:“朝鲜打不过吗?”
“是的,应该是打不过。”张周道,“而且就算他们能打得过,我们也不会给他们这机会,因为他们并没有在辽东用兵的资格,难道说他们攻下的土地,要交给他们吗?”
“哦。也是。”朱凤对于家国概念倒还是很清晰的。
张周道:“待建州卫两边兼顾无暇时,我们再出兵,两路一定要配合得当,而且要稳步推进,绝对不打冒进之战。建州卫兵马来,就与之一战,撤走也不追,总之就是……稳扎稳打。”
张周很清楚,建州女真之所以能在辽东生存发展二三百年,并最终有问鼎中原的资格,更多是因为他们的骁勇善战。
这种马背上的民族,要彻底覆灭其实也不容易,而且他们所占的领地,在如今的大明看来,更多是茹毛饮血的蛮荒之地,张周的意思是不但要攻下他们的地盘,更要长期经营,自此将大明未来的一个大隐患,彻底扼杀在萌芽之中。
正因此战对未来大明的意义很大,所以张周才想亲自上阵。
“是用炮吗?”朱凤继续问道。
张周点头道:“如今我大明最强的兵器,就是火炮,趁着他们还没有能力化解我们尖锐火炮的冲击,一次将他们覆灭,也是最好的办法。拖下去,只会给我大明带来麻烦……攻下建州卫之后,同时也要出兵北上,不过因为辽东之地气候特殊,也要趁着春暖花开之后,一路往北。”
林庭有些担心道:“如此大的用兵方略,万一给来年西北调度,带来麻烦,可如何是好?”
意思是。
你张周把大明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大明的东北,可大明毕竟边地的防备都是以西北为主的,来年鞑靼人继续南下犯境,该如何是好?
“两位可都乃是大明的股肱之臣。”林庭或是意识到自己先前的话有歧义,赶紧趁机吹捧一下眼前这两位。
张周笑道:“如果顺利,能拿下建州卫的地界,剩下的就无须我和知节去完成了,或者留一人便可。”
朱凤一听就明白了,留一人肯定就是留我呗?
张周道:“寿宁侯也不可能长久经营于辽东,知节你过去,其实也是好的。对了知节,你若是能顺利完成此战,对于令尊回南京任南京守备之事,也是有极大帮助的。可以说,是用你的功劳,来奠定成国公府的地位。”
“什么?”
朱凤一听瞬间感觉到亚历山大。
我爹的爵位不用我发愁,结果我爹的职位,他自己不去拼,居然要靠我这个当儿子的去拼搏?
“此话不妥吧?”林庭提醒了一句。
就算你深得皇帝信任,但南京守备勋臣这职位,也不是你张秉宽说给就能给的吧?
张周笑道:“此乃陛下之意。”
朱凤问道:“那是否此战没有好的结果,家父他……”
“是的,令尊还要多加历练,毕竟先前宁夏用兵,令尊他……表现不佳,陛下也只是碍于情面没有说什么。”张周道,“知节,你是成国公府的希望,你把此话带回去跟成国太夫人,她也会理解我的苦心。”
真叫“苦心”。
因为成国公府从朱辅,再到俩儿子朱麟和朱凤,也就是空有祖上传下来的爵位而已。
想在大明勋臣中出类拔萃,没有张周可真就一点希望都没有。
想巴结皇帝身边之人,他们都没门路,这才是可怕的。
唯一的途径,也就是张周,你们都不想好好巴结,不想好好做事,那谁还会帮你们老朱家?
“在下,尽力。”朱凤也只能无奈领命了。
……
……
正是闲了没几天,又要进火坑。
朱凤觉得,自己人生都被人改变了,虽然自己越来越牛逼,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也愈发增多,但怎么就是不开心呢?
当他回去之后,找了“病榻上”的老太太,把张周与自己所说的,一五一十转述之后。
朱胡氏从床榻上蹭地蹿起来,把还想尽孝的朱凤给吓了一跳。
“祖母,您……”
朱凤人还有点懵逼。
朱胡氏道:“祖母这是听说你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心中欢喜,身体上的病也能不药而愈。”
“真的吗?”朱凤有些惊喜。
但随即又明白这说辞很扯淡。
只是有个建功立业的机会而已,您病就好了?那我真建功立业了,那你是不是就刀枪不入长生不老了?
这下就算朱凤再愚蠢,也知道老太太是装病了。
朱胡氏对一旁的婆子道:“扶老身下榻。”
要在子孙面前装病,朱胡氏显然也有些不厌其烦,这会终于得到她想要的,也就无须再装了,就算大儿子回来,她也不用子拿出要死不活的样子了。
“孙儿啊,莱国公说得对,咱成国公府以后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不然你指望你大哥吗?连汝父……唉!你也要好好对莱国公,他可是我成国公府的伯乐,对你有知遇之恩。”
“对了,那个不成器的小女子,姓宁的那个,你也派人去提一声,让她早点收拾好嫁妆,跟过去当个丫头。让她别不识相!允许她和离出府门,为的是什么,她心里难道就一点数都没有?”
本章完
这天朱佑樘一身便服出宫,要去见自己的“爱妃”,毕竟此女也怀孕四个多月,朱佑樘也算是个“重情重义”的男人。
陪同的人很少,但因为朝中已有钦天监监正吴昊,以天意等事,请求皇帝纳妃,虽然皇帝没直接同意此事,但也因为消息逐渐开始走漏……主要是因为徐琼和沈禄已经在开始活动人脉,消息不胫而走。
知道皇帝有女人的大臣,已经不少了。
但也仅限于朝中高层,以及跟皇室关系紧密之人。
比如说这天张周叫去同行的朱凤,对此则近乎毫不知情。
“那是?”
朱凤本以为张周只是带他去见一下“前妻”,谁知到了地方,才发现一个看起来有些熟悉的背影进到院子里,他还有些不明就里。
张周道:“跟在我后面,别乱说话。”
“嗯。”
朱凤好似跟屁虫一样,走在张周之后。
进到铺子内,却是宁彤还在往刚进去的人身上看,她作为这院子的主人,却是在朱佑樘进来时连个招呼都没打。
“你们……”
宁彤跟朱凤一样,说话都只能说一半。
张周道:“怎么,没认出来吗?他是安边侯,本人张秉宽是也。”
宁彤走过来问道:“刚才进去的……”
又是个半拉子的问题。
张周道:“戏楼不都见过了吗?”
这会不但是宁彤,连朱凤都想到了进去的是谁。
张周走在前,带着曾经的夫妻二人一起往内院走,朱凤还有些犯嘀咕道:“张兄,要不咱还是出去候驾吧?”
张周道:“候什么驾?我们是来陪朋友散心的。”
“哦。”
朱凤好似个委屈的受气包一样,应了一声。
宁彤本来就觉得朱凤没男人气概,见到这一幕,她更是用鄙夷的眼光瞅了自己的前夫一眼。
……
……
朱佑樘进去跟小莲温存。
张周没有进内,只是在院子里等候。
朱凤生怕里面传出什么不太好的声音,却是只有张周知道朱佑樘是多珍视未出世的孩子,这种时候宫廷规矩是禁止皇帝跟妃子同房的。
所以里面也只能是一叙别情,做一些言语上的交谈罢了。
一直到朱佑樘出来,见到三人立在门口,笑着走过来。
朱凤却是赶紧行礼道:“臣朱凤,参见陛下。”
这把宁彤搞得很尴尬,她赶紧低下头不敢再平视在场任何一人。
朱佑樘笑道:“知节,朕今天是微服而出,不必拘泥于礼数。听说你对这院子,也铺垫了不少,朕都会记住的。”
“啊?”
朱凤傻愣愣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张周笑着帮衬道:“正是如此,这院子乃是安边侯所添置,内外的修葺等事,他也是很留心的。”
朱凤这才明白,张周在为他邀功呢。
朱凤想说,我都不知道这里发生什么事,也不知道原来彤儿这里住了别人,我有何功劳?
宁彤则对于张周这种胳膊肘往朱凤身上拐的行为有些不满,但她却不敢在这种场合做任何的发言。
“好了,朕先回了。”朱佑樘面带安慰之色道,“今天也就不与秉宽你出城,朕有些疲累。”
“恭送陛下。”
张周拱手。
朱佑樘这才微笑着对朱凤和宁彤点点头,带人往前院而去。
……
……
跟皇帝来宁彤小院走了一趟,也没发生什么稀奇事。
随后张周就把朱凤叫到城外的火炮工坊内,以视察的名义,跟朱凤说事。
“知节,你刚才表现很不好。”张周带着朱凤在工坊内闲逛,“你应该知道,陛下很重视血脉的传承,以后你们跟这位皇妃和皇子建立联系,对你们成国公府的地位,也有很大的帮助。”
朱凤道:“张兄,我都已经自己出来别府而居了,成国公府的事,我就不想过多干涉了。”
张周笑了笑道:“迟早还需要你的。”
“为何?”
朱凤不明白,但张周也不会解释。
难道告诉他,你大哥以后还是没儿子,以后这爵位还是你来继承?
有了蝴蝶效应,一切也不是绝对的。
张周道:“你父亲可有消息?”
朱凤面带安慰之色道:“家父已经快到京师了,据说应该在年前抵达,没几天了。祖母想念得很,还提出,想回南京城去走走……”
张周想说,傻孩子啊,你祖母是想通过你来跟我提让你父亲回南京当守备的事,你怎么这么愚钝呢?
“辽东的军情,你可有知悉?”张周问道。
朱凤好奇道:“是说在草原潢水北岸那一战吗?据说很惨烈,我不去,也挺好的。”
正说着,二人已经到了固定的炮台之前,一个熟人立在那,正是张周大舅子之一的林庭。
林庭一见是大明两位功勋卓着的武勋过来,赶紧上前行礼,其余铸炮的人员也都先行退下。
“林兄,正好要与你说事。”张周好似不顾朱凤一般,把林庭往一旁的凉亭请。
林庭道:“里面生了暖炉,还请莱国公进内叙话。”
“嗯。”
三人这才进到屋子里。
朱凤因为身子瘦弱,可能也是因为南方人怕冷,早就想着进屋子,等进到有火炉的屋子之后,朱凤的鼻子都是红的。
也足见这小子并不适应北方天气。
……
……
三人落座。
有人上了热茶,林庭作为书香门第,对于茶道还是比较精通的,加上他地位低一些,亲自给张周和朱凤敬茶。
张周道:“最近我打算去一趟永平府,由林兄过去帮忙开铁矿,林兄可是能胜任?”
林庭感慨道:“但听吩咐。”
其实林庭并不太想去。
如唐寅的想法一样,他跟着张周,也是在做辛苦活的。
在这时代,官员对于政绩考核的需求是最低的,反而是对于礼教等事更为在意,注重清议和名声,也在意文坛和舆论中的名声……尤其京官更甚。
就算是京察和大计时,也都是以资历和历年在礼乐教化上的考评为先。
所以说,像张周这样做实事,还不如多在朝中衙门好好混几年……这也跟不同人不同的心态有关。
比如说王守仁,就不喜欢那种墨守成规的为官原则。
张周笑道:“到了永平府,把开矿的事稍微定一下,我还想请两位与我去一趟辽东,两位以为如何?”
朱凤一听,最先表示了不解:“张兄,你要去辽东吗?是为了厘定先前一战的功劳?”
张周没回答,而是看着林庭。
林庭道:“在下身为工部主事,多都应该处置京师左近之事,对于前往辽东……并无差事在身。”
这也在说,你给我派个差事,那我不得不去,咱就一起去。
否则是你个人名义要带我的话,咱就别商量了。
张周并没有介意,在他看来,朱凤、林庭和唐寅身上有些共性,那就是他们都想过相对平稳的生活,他们想当官,也想当传统意义上的官员,本身并不喜欢冒进。
什么改变时代的理想,什么为国为民,那些道理对他们来说都太过于空泛了,他们更希望的是无风无浪,平稳推进。
但张周需要有人相助。
不用唐寅,不用林庭,也不用朱凤,难道他指望每次都是王守仁给他冲锋陷阵吗?
用那些极力巴结他的人,他反而不觉得能相助自己成就大业。
也是因为他在朝中的地位太过于尴尬,既是文臣也是武勋,文臣那边对他的抵触太大,也因为按照文人论资排辈的规则,他张周也就是个后生晚辈,这就会出现头重脚轻的问题。
明明他很有地位,权力也很大,做的事也很多,但别人并不太尊重他,甚至把他当成打破传统文官体系的异类。
“两位,实不相瞒,大明马上要在辽东用兵,打的是建州,此战我想亲自上阵。”张周道。
林庭点点头,大概明白这又是张周的一次军事任务。
西北跑完了,要跑辽东。
朱凤道:“不是有陆中丞他们在吗?”
林庭想了想,分析道:“会不会,陆中丞他们,就是莱国公派去探路的,为莱国公亲自领兵做准备?”
“林兄,你还是这么见外,称呼秉宽为好。”张周笑着。
林庭看了看朱凤,大概的意思是,朱凤怎么说也是安边侯,是“外人”,有外人在,我还是呈现出对你的尊重为好,不然别人还以为我没大没小。
张周笑道:“也如林兄所言,出兵建州自然是要有所准备的,其实此战最早可以提到朝鲜国王上奏请求大明出兵。你们应该有了解,大明曾在成化三年和成化十四年,两次征调朝鲜军队,与我大明协同,征讨和教训建州卫,两次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都没有将其彻底覆灭。”
林庭问道:“所以此番是要将其覆灭?但那些边陲之地,是否要迁徙百姓去居住?还是交给其余的部族?”
“当然是大明修筑堡垒,在那边治理边民了。”张周笑着,“建州卫这几年,对于大明边陲倒没什么袭扰,却经常扰边于朝鲜,他们这是典型的欺软怕硬,但他们的不臣之心其实也早就有之,所谓的上贡也不过是虚以委蛇,此番大明出兵是要改变秩序的。”
朱凤道:“此战,是要我去吗?”
张周笑道:“你不去,怎体现出大明对此战的重视?”
朱凤问道:“可辽东不是有寿宁侯当总兵吗?我去替代他?”
“你不用替代他,你也不是辽东勋将,你的任务,仅仅是跟随在我左右,你是参将,而林兄则是名义上的主帅。”
张周从怀里拿出一份折叠起来的地图,打开来呈现在二人面前。
“沈阳出兵,五万兵马,分两路。一路由辽东巡抚陆完亲率,兵三万,出抚顺,一路往东,进建州右卫。另外一路,兵两万,由林兄你名义上带兵,其实……我暗地里指挥调度,从鸦鹘关出兵,直捣建州卫城。”
张周说完,笑看着二人道:“两位,有何想法?”
朱凤问道:“是说,我也是从跟着张兄你,从鸦鹘关攻讨建州卫?”
“嗯。”张周点头。
“可……可这一战,怎么打?”朱凤问出个在林庭听来,都很幼稚的问题。
张周则好像很推崇一般,笑道:“你这个问题问得好。怎么打?呵呵。我们要先由朝鲜出兵,从后方扰乱,令建州卫派兵往东,与之对战,等他们不敌时……”
朱凤问道:“朝鲜打不过吗?”
“是的,应该是打不过。”张周道,“而且就算他们能打得过,我们也不会给他们这机会,因为他们并没有在辽东用兵的资格,难道说他们攻下的土地,要交给他们吗?”
“哦。也是。”朱凤对于家国概念倒还是很清晰的。
张周道:“待建州卫两边兼顾无暇时,我们再出兵,两路一定要配合得当,而且要稳步推进,绝对不打冒进之战。建州卫兵马来,就与之一战,撤走也不追,总之就是……稳扎稳打。”
张周很清楚,建州女真之所以能在辽东生存发展二三百年,并最终有问鼎中原的资格,更多是因为他们的骁勇善战。
这种马背上的民族,要彻底覆灭其实也不容易,而且他们所占的领地,在如今的大明看来,更多是茹毛饮血的蛮荒之地,张周的意思是不但要攻下他们的地盘,更要长期经营,自此将大明未来的一个大隐患,彻底扼杀在萌芽之中。
正因此战对未来大明的意义很大,所以张周才想亲自上阵。
“是用炮吗?”朱凤继续问道。
张周点头道:“如今我大明最强的兵器,就是火炮,趁着他们还没有能力化解我们尖锐火炮的冲击,一次将他们覆灭,也是最好的办法。拖下去,只会给我大明带来麻烦……攻下建州卫之后,同时也要出兵北上,不过因为辽东之地气候特殊,也要趁着春暖花开之后,一路往北。”
林庭有些担心道:“如此大的用兵方略,万一给来年西北调度,带来麻烦,可如何是好?”
意思是。
你张周把大明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大明的东北,可大明毕竟边地的防备都是以西北为主的,来年鞑靼人继续南下犯境,该如何是好?
“两位可都乃是大明的股肱之臣。”林庭或是意识到自己先前的话有歧义,赶紧趁机吹捧一下眼前这两位。
张周笑道:“如果顺利,能拿下建州卫的地界,剩下的就无须我和知节去完成了,或者留一人便可。”
朱凤一听就明白了,留一人肯定就是留我呗?
张周道:“寿宁侯也不可能长久经营于辽东,知节你过去,其实也是好的。对了知节,你若是能顺利完成此战,对于令尊回南京任南京守备之事,也是有极大帮助的。可以说,是用你的功劳,来奠定成国公府的地位。”
“什么?”
朱凤一听瞬间感觉到亚历山大。
我爹的爵位不用我发愁,结果我爹的职位,他自己不去拼,居然要靠我这个当儿子的去拼搏?
“此话不妥吧?”林庭提醒了一句。
就算你深得皇帝信任,但南京守备勋臣这职位,也不是你张秉宽说给就能给的吧?
张周笑道:“此乃陛下之意。”
朱凤问道:“那是否此战没有好的结果,家父他……”
“是的,令尊还要多加历练,毕竟先前宁夏用兵,令尊他……表现不佳,陛下也只是碍于情面没有说什么。”张周道,“知节,你是成国公府的希望,你把此话带回去跟成国太夫人,她也会理解我的苦心。”
真叫“苦心”。
因为成国公府从朱辅,再到俩儿子朱麟和朱凤,也就是空有祖上传下来的爵位而已。
想在大明勋臣中出类拔萃,没有张周可真就一点希望都没有。
想巴结皇帝身边之人,他们都没门路,这才是可怕的。
唯一的途径,也就是张周,你们都不想好好巴结,不想好好做事,那谁还会帮你们老朱家?
“在下,尽力。”朱凤也只能无奈领命了。
……
……
正是闲了没几天,又要进火坑。
朱凤觉得,自己人生都被人改变了,虽然自己越来越牛逼,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也愈发增多,但怎么就是不开心呢?
当他回去之后,找了“病榻上”的老太太,把张周与自己所说的,一五一十转述之后。
朱胡氏从床榻上蹭地蹿起来,把还想尽孝的朱凤给吓了一跳。
“祖母,您……”
朱凤人还有点懵逼。
朱胡氏道:“祖母这是听说你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心中欢喜,身体上的病也能不药而愈。”
“真的吗?”朱凤有些惊喜。
但随即又明白这说辞很扯淡。
只是有个建功立业的机会而已,您病就好了?那我真建功立业了,那你是不是就刀枪不入长生不老了?
这下就算朱凤再愚蠢,也知道老太太是装病了。
朱胡氏对一旁的婆子道:“扶老身下榻。”
要在子孙面前装病,朱胡氏显然也有些不厌其烦,这会终于得到她想要的,也就无须再装了,就算大儿子回来,她也不用子拿出要死不活的样子了。
“孙儿啊,莱国公说得对,咱成国公府以后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不然你指望你大哥吗?连汝父……唉!你也要好好对莱国公,他可是我成国公府的伯乐,对你有知遇之恩。”
“对了,那个不成器的小女子,姓宁的那个,你也派人去提一声,让她早点收拾好嫁妆,跟过去当个丫头。让她别不识相!允许她和离出府门,为的是什么,她心里难道就一点数都没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