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大明第一贡生在线阅读 - 第六十一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
翻页 夜间

第六十一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

    最后戴义还是被朱厚照所胁迫,不得不带着这个小混世魔王去见他的法则儿。

    朱祐樘人在坤宁宫内,左边坐着张皇后,右边立着个戴义。

    三堂会审一般,打量着立在那一副不屈不挠神色的朱厚照。

    “……父皇,儿臣绝对不是胡闹,去火场,儿臣就是想知道火烧到什么程度,看还有没有补救措施,儿臣见张周,是想问问他这把火究竟是如何而来,是不是有人在暗中放火,至于儿臣要来见您,则是想让张周以后到儿臣那讲一些知识,儿臣想学……”

    张皇后这个当娘的听不下去,斥责道:“太子!张卿家是方士,你跟他学什么?”

    朱祐樘和戴义同时看向张皇后。

    二人好似有共同思想一般,好像还在替张周叫屈……谁跟你讲张秉宽只是个方士?他还是大明的读书人,还是江南乡试解元呢!

    朱厚照道:“母后,儿臣听说,张周的才学很好,为人忠肝义胆,是为臣子的表率,儿臣想跟他学的也不是测算天相,而是想跟他学习如何治国。”

    “胡闹。”张皇后继续板着脸教训儿子。

    “咳咳。”

    朱祐樘在旁边咳嗽几声,不知为何,现在这个当爹的,突然跟儿子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你说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还是儿子看得透彻,对,就是要张秉宽的忠肝义胆,从他身上学习到治国之道!

    “太子,你确定是想跟他学习吗?”朱祐樘求证一般问道。

    朱厚照道:“父皇,本来平时文华殿就有那么多讲官,多他一个不多啊,由儿臣喜欢的讲官来讲课,儿臣能听得进去,不挺好吗?”

    哎呀!

    连一旁的戴义都觉得,这理由我听起来都这么悦耳。

    陛下现在有心要栽培张周,找机会让他多入宫,跟皇家人接触,不正是陛下的念头?

    果然,朱祐樘点头道:“朕可以让他入宫教你几堂课,但绝不可讲道家、方术的内容,就让他给你讲四书五经,你能好好听吗?”

    朱厚照心里乐开花。

    我是要跟张周学方术吗?那东西没个几十年的造诣怕是很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我是要跟他商量怎么开书局,还有让他来讲大侠的故事,还有让他把描述的神奇好玩的东西给带进来。

    学习?

    别开玩笑了!

    “儿臣一定好好听讲,如果父皇担心的话,可以派人去监督,还可以考校儿臣。”

    朱祐樘没想到儿子态度如此“诚恳”。

    当皇帝的都在想,难道说秉宽真的有什么未知的魔力,让朕这个难以管束的儿子都对他推崇有加?

    就算儿子是一时热度,也该让张秉宽来试试,说不定就能让太子收心养性。

    朱祐樘对一旁的戴义道:“过两日,让秉宽入宫来,他要备考春闱,不能耽搁太多时间。”

    戴义笑道:“陛下,张解元不是还要负责宫里重修清宁宫的事?”

    张皇后在旁有所不解道:“此等事,为何要交给一个外人?交给鹤龄和延龄不好吗?”

    显然张皇后对此是有争执的,重修宫殿……其中油水那么大,她两个弟弟都还翘首以盼,结果机会就落到一个来历不明的张周身上去,她怎能不恼。

    “皇后啊,朕让张卿家来负责重修清宁宫,也是怕方位不合什么的,带来新的祸患,由他盯着点比较好。”

    “那陛下就让他当个参谋便可,何以要将大权给他?他乱来怎办?”

    “不会的。”

    朱祐樘也不是蠢人。

    交给你两个弟弟,那才是真的乱来,再说你两个弟弟进宫每次都会惹事,连宫里调戏宫女、打骂太监的事都能做出来,他们还有什么不敢的?

    朱祐樘最后拍板道:“便如此,太子你回东宫好好学习,只要你表现好,朕会多让张秉宽入宫,如果你表现不好,那也就别见了!”

    朱厚照一脸兴奋。

    他不想学习,也仅仅是因为找不到学习的乐趣和期待,他为了张周嘴里那些好玩的东西,别说是装样子好好学习,就算是比这更过分的他都能做到。

    现在乐趣、期待都有了,还不好好表现?

    “父皇放心,儿臣一定好好听讲,儿臣还会跟张周学习治国之道!”

    当戴义看到皇帝跟太子那父慈子孝的模样,突然内心咯噔一声。

    事出反常必有妖。

    别是太子又憋着什么坏,要惹个大麻烦,到时又要威胁他,让他擦屁股才好。

    ……

    ……

    翌日,朝堂上。

    朱祐樘一脸沉重出现在奉天殿,下面文武大臣都在,作为清宁宫火灾后的第一次朝议,特地举行了大朝会,皇帝也是准备在朝会上反思自己的过错。

    其实都不会用他反思,过去这一天时间,所收到的“以灾言事”的奏疏,就不下五十份。

    大臣纷纷借灾情之事,把这两年朝中的乱象,一概往上套。

    除了提到李广,还有提到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胡作非为的,再就是有人想借机疏救关押在诏狱内的言官,还有的则是把各地的天灾人祸也往上套想让皇帝好好治国的……

    干什么的都有。

    不过朱祐樘在此事上,显得很慎重。

    “诸位卿家,清宁宫灾起,朕非常痛心,反思过去数年的作为,朕的确有做得不足的地方,诸位也无须怨天尤人,一切灾祸之缘由,由朕一力承担。”

    “另外,李广已死,他也算是做到了知错悔改,朕已决定不再追究,至于跟他有往来的人……”

    说到这里,在场有一半以上的文臣武将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这才是关乎到他们身家性命的大事。

    “朕会让东缉事厂酌情区分,只要不危害到大明社稷,不再追究,若以交结内官而获取官职和利益的,一并交出赎罪便可。具体的,让东厂跟你们说吧。”

    萧敬走出来道:“是,陛下。”

    下面大臣现在对萧敬,是又敬又怕。

    现在裁量权,等于落到了东厂这边,看似皇帝想大事化小,但揪出几个典型看起来是难免的。

    而吏部尚书屠滽不由往刘健那边看一眼,心里也在佩服刘健的见识,果然找提督东厂的萧敬谈谈比较重要……

    如果皇帝真的把裁量权交给了萧敬,那六部尚书级别的,基本就安全了,因为萧敬不敢对尚书开刀,这会引起朝堂不安。

    抓典型也抓不到六部尚书头上。

    跟屠滽有近乎相同心思的人,还有礼部尚书徐琼、刑部尚书白昂……他们两个人是铁定涉案的。

    至于户部尚书周经和工部尚书徐贯,虽然也在名册中,但他们自己都不知,因为有时候疏通的钱财并不是他们亲自送的……最后只有兵部尚书马文升看上去更气定神闲,因为最近两年兵部跟内官近乎没什么直接往来。

    但兵部里,也有西北总制三边的王越,跟内官过从甚密。

    ……

    ……

    朝议解散之后。

    皇帝先带着戴义他们进内廷了,有关防灾和因灾言事,仍旧要继续,大臣该请辞的请辞,该说事的说事,毫不影响,这股风波会持续很久,大概年底之前都不会消停。

    而萧敬则先留下,负责来安抚那些朝臣。

    “萧公公!”

    众大臣出了奉天殿,马上就把萧敬给围起来。

    谢迁凑上前问道:“萧公公,听闻前夜清宁宫灾时,太皇太后已搬出清宁宫,还说有人预警,可否详述一二?”

    萧敬用别有意味的眼神望过去,好似在说,你谢阁老装什么?

    敢说你不知道张周预警火灾的事?当时还是咱家往外放的风,故意让你们内阁的人知晓呢。

    “请恕咱家不能明言,但太皇太后平安无事,这是真的,有上天庇佑感谢上苍。”

    在场的人面面相觑。

    除了内阁三人知道是张周预警之外,别人都还不知道这件事,他们心下也都奇怪。

    火灾发生这么突然的事情,太皇太后居然还提前搬走了?太皇太后移宫可是不小的事,若真有移宫的情况,那多半是有预警的,谁这么牛逼能把此事给算出来?

    马文升问道:“那这把火,是因何而起?”

    萧敬没回答,只是指了指天。

    谢迁道:“定是跟前夜电闪雷鸣有关,这都已至秋末,还有这般反常天气出现,看来真是上天的预兆啊。”

    “对对对。”

    在场很多大臣都在点头。

    就在这时,张懋从人堆里挤出来,关切问道:“萧公公,之前老朽去跟陛下所提的事……”

    萧敬打量着张懋,不由皱眉。

    你英国公还真是顾小家不顾大家,光想着让张周给你儿子治病?到底是皇宫大事重要,还是你儿子的命重要?

    “呵呵。”

    萧敬不回答,改而摆摆手道,“诸位,散了吧。”

    众人这才三五成群,往出宫方向而去。

    刘健则有意殿后,他想在众大臣走之后,单独跟萧敬问话。

    “刘中堂,您有事?”萧敬对刘健很客气。

    刘健道:“萧公公,据说昨日从李广府宅,搜出纳贿之账目,记录朝中诸多大臣,陛下是不追究,还是要……暂缓追究?”

    萧敬笑道:“陛下不都说了吗?结交李广的事,要酌情区分处置……唉,实不相瞒,其实要查,也查不到六部堂官中来,最多是拿一些传奉官开刀,只革职不问罪。”

    “为何会如此?”

    刘健也纳闷。

    这么大的事,满朝跟李广勾结,皇帝说不追究,就不追究了?

    总该有个说法吧?

    萧敬凑过去道:“此乃警示宫中天火的那位,跟陛下进言,为陛下所采纳。”

    “张秉宽?”

    “是,中堂定不可对第三人言。”

    刘健吸口凉气。

    言中宫中火灾,将李广逼死后,张周还能做到劝谏君王减少此事的影响,此子对宫闱事影响之深,已远超臣子的范畴。

    比之李广,也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