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下诏伐吴
天子到底没有在朝议上做出决断,错失了一个巩固皇权和自身威望的机会。 这让诸葛亮和陈祗都很失望。 不过嘛,刘禅事后给出的理由,还是让诸葛亮很欣慰的天子至少知道国策之重,不乱下决定,也算是有明君之相。 只是,作为天子,不能对自己的决策负责,这终究不是什么好事儿。 因此,在大朝议结束后,文武百官相继离开,诸葛亮选择暂时留下来,在偏殿求见天子。 事关国策,肯定是不能拖的,这种事情早点决定下来,后续的准备工作才能提前做起来。 这次是诸葛亮单独面见天子,而且还是关起门的对话,因此,有些话,诸葛亮也就没有必要对刘禅藏着掖着了。 先是对刘禅在朝议上没有做出决断的事情进行了一番劝告,然后,再把两套方案的利弊,给刘禅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 灭魏呢,动用兵力不会太多,风险也不会太大,有诸葛亮在前线统军作战,灭魏基本不成什么问题。 但是呢,曹魏如今孱弱,除了司马懿所在的冀州东部有些难啃外,攻打幽州并没有什么难度,因此就算彻底灭魏,对刘禅树立朝堂权威也没什么好处。 而且,之前的邺城之战,是诸葛亮作为统帅打的,如果这次依然选择灭魏的话,那么功劳依然还得算到诸葛亮的头上。 因此,如果刘禅选择灭魏,自然是风险小,但对自己的威望没什么太大的帮助。 而如果是兴兵灭吴呢,不管这一次是不是能打下来,这个决策是刘禅做的,最后不管花了多少时间灭吴,这个功劳都是刘禅的,对刘禅的权威有莫大的好处。 但灭吴的困难也摆在眼前.东吴这些年一直在休养生息,经过数年的积累,粮草足备。 而要攻灭东吴最大的障碍,就是东吴水军,这些年东吴水军主力集中在江夏,在朱然的统领下战斗力不减当年,而大汉水军虽然建立了有些年头了,但兵力依然不如东吴方面。 没有水军的支持,派遣再多的军队进攻东吴,都无法攻克建业。 所以,灭吴虽然有利于刘禅积累威望,但难度相当的大。 站在刘禅的角度,诸葛亮把该说的,能说的,都说了,那么剩下的,还是得依靠刘禅自己去决断了。 这种时候,刘禅也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再犹豫下去了,因此,他再次来回权衡,然后,小心翼翼的提出了一个想法——如果自己选择灭吴的话,是不是不要那么大动干戈?! 动用少量的兵力,先进攻淮南或者是徐州,剪除东吴在江北的羽翼.这样是不是困难就小了一点?! 诸葛亮听完刘禅的询问后,默默的叹了口气。 说实话,这不是诸葛亮认为的最佳选择。 诸葛亮是更加倾向于灭魏的只有先灭了魏,腾出手来,等到大汉水军cao练成熟后,再从荆州发兵攻吴,这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吧,如果从刘禅的立场上来看,表态灭吴,积累声望,但又小心谨慎,从江北下手,剪除东吴羽翼,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最重要的是,这是刘禅通过自己思考做出来的决断,诸葛亮觉得,自己不能拒绝。 否则的话,天子会越来越不自信,更加不敢做出事关国策的决断。 而且,刘禅的想法,其实也不是没有可行性。 从接到的东吴情报来看,如今东吴在淮南和徐州动作频繁,本身他们就是在搞小动作,兖州和颍川等地都已经加强了戒备,顺势攻打淮南或者是徐州,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既然如此诸葛亮立刻派人去招徐庶,张溪,庞统三人入偏殿议事。 最终的决策,还是得有刘禅自己来宣布,而刘禅宣布完自己的决定后,四个人再一起商议,如何进攻淮南和徐州的事情。 其他的重臣不是不招,而是这次作战用不着他们统筹协调。 其实说的更加直白一点,刘禅的这个决策,主要还是徐庶的任务,毕竟他才是兖州刺史。 张溪要做的,是在江陵统领荆州水陆联军五万人,进攻江夏,吸引东吴的注意力,分散东吴的兵力部署。 庞统的责任,是在洛阳调度军队和后勤,给兖州提供必要的后勤援助和军力调配。 诸葛亮负责在邺城持续保持对曹魏的压力,逼迫曹魏在大汉作战期间不敢妄动。 而真正的进攻主力,还得是徐庶率领的兖州郡兵。 而为了这次进攻青徐的任务顺利完成,不仅兖州郡兵要全数参战,河洛郡兵也要抽调一部分东进,参与这次的战事。 至于出征将领人选,除了在兖州的毋丘俭,文钦,胡遵等人外,颍川的张嶷,河洛的王昶,王凌,都会引兵前往兖州助战总计兵力,将在十五万人左右。 商议完了这些事情后,刘禅以明诏发布天下,宣告大汉将择日伐吴,一统天下。 而张溪,庞统,徐庶等人,则尽快的返回自己镇守的地方,开始按照原定计划,开始做战争准备。 当大汉即将伐吴的消息传到幽州后,曹爽更是狂喜。 事实上,在曹爽夺取田豫的幽州兵权后没多久,东吴方面的使者,就通过海路抵达过幽州,跟曹爽见过一面。 当然,东吴的使者在这个时候来幽州,曹爽脑子再笨,也知道东吴方面打的是什么主意。 但是吧,曹爽也没想到,东吴的胃口太大了,大到有点让曹爽都无法接受的地步。 东吴的使者,打着重申两国盟约的旗号,却提出了修改盟约约定的条件。 不仅要求曹魏向东吴称臣,还要求曹爽提供战马万匹,作为新的结盟条件。 这哪里是来签订盟约的,这是来趁火打劫的。 这样的条件,曹爽当然不可能答应。
向东吴称臣的话,曹魏小朝廷最后的合法性都会丧失掉而且说句对不起曹氏祖宗的话,要称臣他曹爽不能选择跟大汉称臣啊,以幽州,冀州之地,换取曹氏宗族平安,也不是做不到的事情。 至于战马万匹也就孙权敢想。 如今曹魏小朝廷自己都缺马,希望有更多的马匹来重建大魏的骑兵部队,万匹战马自己都不够用,要是给了孙权,那不是连最后翻盘的希望也没了么。 因此啊,曹爽直接拒绝了东吴使者的要求。 但是吧,因为海路交通不便,以及曹爽也不想跟东吴彻底翻脸,断绝了这个最后的盟友曹爽虽然拒绝了东吴使者的要求,但是还是派出了自己的使者,跟随东吴的船队去建业,拜见孙权,商议其他的结盟条件。 算算时间,现在应该已经到了建业了。 而这个时候,正好传出了大汉要讨伐东吴的消息.这么一来,曹爽还真的就不怕孙权死咬着条件不松口了。 要么大家一起结盟,共抗蜀贼,要么,大家一起玩完。 这是曹爽的想法,但是吧,身在建业的曹爽使者桓范,真不是这么想的。 如今天下大势如此,蜀汉根本不是要不要伐吴的问题,而是他们什么时候伐吴的问题因此当刘禅下诏伐吴的消息传到东吴,东吴上下一点惊讶的情绪都没有。 曹魏都已经被蜀汉给打残了,但凡蜀汉有一点一统天下的野心,伐吴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么。 这段时间,东吴不停地在徐州和淮南地区调兵,不就是为了应对蜀贼可能发动的进攻,在不停地调整兵力部署嘛。 这些事情,身在北地的曹爽可能不知道,但是奉命出使到东吴的桓范,怎么可能不知道。 再一个,如今是魏弱而蜀,吴强,大魏要想再继续撑下去,寻求变局的话,就必须依靠东吴的帮助.别的不说,就幽州那地方的气候和产粮条件,要维持这么大的军队开支,没有东吴低价运粮的帮助,怎么可能做到。 因此,现在是大魏有求于东吴,不是东吴有求于大魏。 本来桓范在江东的谈判过程就举步维艰了,现在好了,东吴君臣以备战为由,彻底把桓范给晾在了一边。 为此,桓范是真的着急上火,不得不一再调整自己的心理底线,不断的拜访江东名士大家们,试图寻求尽快的达成协议。 最后,桓范跟东吴达成了“兄弟协议”,吴为兄,魏为弟,同时大魏每年向东吴提供一千匹战马这样的盟约,返回了幽州。 而当桓范带着盟约回到蓟城后,曹爽看到了这样的盟约,直接下令罢黜桓范的官职,永不录用。 没办法,签了这样的盟约,总得有人站出来背锅的你桓范不背,难道还要曹爽背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