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一世富贵在线阅读 - 第34章 同年欢宴

第34章 同年欢宴

    晦日休务,徐平招集了几位同年及他们相熟的官员,一起到烧朱院饮酒。

    对宰执的禁令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吕夷简当宰相的时候比较紧,李迪当宰相的时候就比较松。这是用来防止宰执私植党羽的,并没有一定之规。

    此时的禁令,是不可因为公事登宰执之门。凡属公事,官员必至政事堂或者都堂,私下交往放得比较松了。徐平拜相,对自己管得较严,李迪时的规矩便就延伸下来。

    换了便服,徐平带了几个傔人,出了家门,向大相国寺而去。

    此时对禁军的改革已经张榜,枢密院列出条贯,中书给出安置建议。每个人的去向原则上尊重他们的想法,想继续留军的统一拣汰,之后进行半年的集中整训,然后统一安排编入各军。不想留军的,由中书统一安排去路,主要是向营田务和各场务分流。

    现在正是准备时期,在登闻鼓院门前设了专人,收城中将校的投书,也可击鼓直陈。

    为防人心浮动,徐平和吕夷简商议过后,专门由枢密院下令,此次整训不涉及禁军中以前的任何事务。不管是属下兵卒违犯军法,还是统兵官作jian犯科,以前的一概不问。过去的就过去了,避免禁军整训,变成一场大清算。

    走在街上,见人心安定,徐平出了一口气。安定当然要花钱,这就是盛世进行改革的好处,西北战事结束,现在三司手里有充足的钱粮。禁军底层其实一直逃亡不断,不是朝廷在他们身上花的钱少,而是落不到底层士兵的手里。此次一了百了,有人欢喜有人忧。

    禁军战斗力一年不如一年的根子,还是在他们的封闭性上。关起门来,与外面的社会不流通,中下层被各种各样的子弟伙伴把持,纵有人才,不在战场也升不上去。

    禁军的弊端,第一个就是阶级法,一切都是统兵官说了算,朝廷对禁军的管治被一节一节砍断了。第二个就是世兵世将,大家因循苟且,一年不如一年。

    走到烧朱院,从会州回来的包拯和文彦博等人早就等在门外,见到徐平来了,一起行礼:“相公前来,未能远迎,万望莫怪。”

    徐平笑道:“脱下公服,我们便是同年兄弟,有同僚之谊,而无上下之礼。你们这样一本正经在这里迎我,是要把我供起来,以后不得相见吗?”

    吴育道:“相公自登相位,朝政整肃一清,人人不敢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