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明末:辽东雄狮在线阅读 - 第九百四十一回 新首辅

第九百四十一回 新首辅

    明末:辽东雄狮第九百四十一回新首辅朱仙镇溃败之后,丁启睿、杨文岳、尤世禄都有密奏到京,说明溃败的经过和原因。

    只是都不完整,虽有请罪的话,但尽量把罪责推到别人身上,并且不约而同的夸大了李自成人马的数量。

    细究起来,丁启睿和杨文岳都属于文官,谈到溃败的原因又互相有些包庇,矛头一致对准尤世禄。

    溃败的真正原因,还真是尤世禄及其部下引起的。

    但由于常年累月的、真假参半的密奏,让崇祯失去了判断。

    他下旨将丁启睿逮捕,杨文岳停职问罪,对尤世禄从轻发落,希望他固守襄阳,不要让兵家必争之地落入流贼之手。

    这一回,尤世禄能逃过问罪,一是因为崇祯自身判断失误,二是尤世禄羽翼已丰。

    崇祯在灰心失望之余,不免怀念杨嗣昌。他叹息杨嗣昌死后剩下的都是庸才,连一个稳住大局的人都没有。

    唯一让皇帝感到欣慰的是周延儒被他起用,回到内阁担任首辅。

    自将周延儒逐出朝廷,起用温体仁等一大批辅臣,看起来都不如周延儒练达,不愧是「状元宰相」。

    此次对丁启睿、杨文岳、左良玉三人的区别处置,崇祯也是采纳了周延儒的意见。

    随后任命东林党领袖之一的侯恂出任督师,也是周延儒的主意。

    现在,崇祯接到关于沈阳的密奏,理所当然的召首辅周延儒到文华殿单独召对。

    周延儒随着一位御前太监走进文华殿。

    崇祯等周延儒行了礼,赐座以后,说道:「杨承应在沈阳大会蒙古各部落首领,确定对他们的统治。如今流贼四起,朝廷需花大力气剿灭。倘若杨承应反叛,该如何处置!」

    周延儒站立回答:「陛下不必担心,如果他有心反叛,也不会等到今日。如果过分动作,反而会刺激到他。不如和以前一样,假装不闻不问。」

    崇祯叹息一声:「掩耳盗铃,恐怕不是长久之法。」

    「如果陛下不放心,可派人到沈阳,旁敲侧击打探周王心意。」

    「派谁去呢?洪承畴?不妥,他与杨承应牵涉不少。唯一能借到兵的杨嗣昌也不在了。」

    「陛下,臣闻原辽东经略袁应泰尚在,可派他前往。袁应泰曾赠予他三百虎旅军,有不小的恩。」

    崇祯想了一下,摇头:「不妥,他如果去辽东,等于是告诉对方,朕在试探。」

    这时候,周延儒图穷匕见:「臣保举一人,可派他前往辽东。」

    「谁?」崇祯忙问。

    「此人名叫陈名夏,字百史,号石云居士。曾在山东、河北等地游学,名重天下。

    最重要的他是周王世子老师——黄宗羲的好友,前往辽东探亲访友合情合理。而黄宗羲常年待在王府,必然知道一些事情。」

    「黄宗羲……」崇祯想起是谁,便道:「好!速派陈名夏到沈阳拜访黄宗羲,顺便打探杨承应的情况。」

    「臣遵旨。」

    周延儒躬身退出文华殿,转身离开。

    他回到府邸,就派下人将陈名夏召到府上。

    两人在书房谈事,周延儒把派陈名夏到辽东打探的事告诉他。

    陈名夏吃惊道:「学生与黄宗羲虽同为复社成员,但黄宗羲远在辽东,已经多年没有来往。」

    周延儒一边用茶盖拨开碎末,一边说道:

    「你们到底是复社成员,再见面也不会觉得尴尬。通过他,接近杨承应也不是难事。」

    「这倒也是。」陈名夏道,「说起此事,学生想起一事,杨承应曾让黄宗羲写信,邀天如先生到辽东会面,但因先生身体不好,最

    终没有成行。」

    天如先生,指的是当时复社***张溥。

    周延儒能「东山再起」,全靠张溥等人的极力推荐。

    听到张溥的名字,周延儒眼中闪过一丝厉芒,旋即消失。

    他喝了一口茶,装作漫不经心地问道:「后来呢?」

    「后来,黄宗羲再次写信给南郭先生,忠清等人,但都因为各自的原因没有成行。」

    陈名夏口中的南郭先生,指的是和张溥齐名的张采,「忠清」则是顾炎武未改名前的表字。

    周延儒暗暗松了一口气,笑道:「我找你来,是有一件机密大事相商。你千万别对外人说起,会引起抄家灭族之祸。」

    陈名夏作揖:「大人放心,学生绝不对外透露半个字。」

    「眼看流贼遍地,烽烟四起。可朝廷损兵折将,甚至连开封都没保住,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周延儒还在试探。

    陈名夏何等聪明的人,一下子嗅出不一样的味道。

    他道:「目下国家多事,除流贼以外,江南有家奴造反。再联想到历史上王朝兴亡,不禁令人狐疑。」

    这「狐疑」二字用得妙,令周延儒颇为满意。

    是个懂事的人。

    周延儒道:「想要让天下迅速平定,还老百姓一个太平。靠朝廷是靠不住的,张溥他们的想法太天真。唯有另寻他法,比如引辽东军入关。」

    陈名夏先是愣了一下,继而惊道:「大人的意思,是想让辽东军入关改……」

    后面的话,他不敢说了。

    「这可是大逆不道。」陈名夏小声道。

    「什么叫‘大逆不道?自宋以来,江南江北多少豪富之家,他们投了金,又投了元,再投了明,他们罪该万死。结果呢?一个个活到现在都是一方豪富。」

    周延儒轻描淡写的说道。

    「大人这话确实大胆,细想起来却有道理。」

    「你再想,你一身才华不亚于张溥,却因为他是魁首,而迟迟没有出头之日。如果咱们成了从龙之臣,还怕没有施展的地方?」

    「可是……学生听闻,关外没有科举,天下读书人无处施展平生所学。」

    「这是你该cao心的问题吗?」

    周延儒一句反问,把陈名夏给问住了。

    的确,都是「从龙之臣」,还用得着辛辛苦苦参加科举吗?泼天富贵只等着享用。

    直到此时,陈名夏终于明白首辅派他往辽东的用意。

    压根不是打探情报,而是去当说客,游说杨承应率军入关,改朝换代。

    「大人,您为什么要这样做?」陈名夏最后确认一下。

    「你还没看明白吗?大明要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