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都市小说 - 捡宝生涯在线阅读 - 第九百一十七章 古国

第九百一十七章 古国

    “说说吧,或者你是想让我亲自动手?”孟子涛语气平静地看着目光还在呆滞中的老者。

    老者回过神来,干笑一声:“老朽对兄弟的身手万分佩服,只是关于源泉阁,恕我不能告知。”

    “哦,看来你是想死喽!”孟子涛的表情开始狰狞起来。

    老者苦笑道:“我当然不想死,但相比之下,我现在一个人死,总要比我全家老少都一起死要好得多吧。”

    孟子涛冷冷地盯着老者,气势凌人,不过眨眼之间,老者的内心就越发的恐惧起来。

    “哼!尽快给我猛爷的消息!”

    孟子涛最终还是没有逼迫的过甚,撂下这句话,他便收回了自己的气势,拿着蛐蛐罐走出了里屋。

    前面的伙计显然没有想到孟子涛会自己走出来,不由的愣住了,以至于孟子涛又在货架上拿走了一件瓷器,都没有反应过来,等他觉得不对回过神来时,孟子涛也已经走了出去。

    伙计顾不上去追,一来那玩意不值什么钱,另外他最关心的还是里面发生的事情。

    伙计心急火燎地跑到里屋,看见倒在地上头破血流的两个大汉,以及坐在椅子上,显得心惊胆颤的老者。他不禁愣了愣,急忙问道:“掌柜的,这是怎么回事?”

    老者打了个激灵,目光之中依旧带着深深的恐惧,刚才孟子涛散发出来的气势,给他的感觉就好像面对一只即将噬人的野兽,这么多年练就的心性差点就崩溃了,他都想要把所有事情一股脑地告诉孟子涛。

    “这人到底是谁,为什么会这么恐怖!他打听源泉阁想要干什么!”

    老者心里不断地冒出一个个问题,不过最主要的,他还是想知道年轻人到底是谁。

    “对了,他离开前最后一句话,要什么猛爷的消息,这个猛爷是谁?”

    老者沉思了一会,站起身来,对着伙计说:“你把他们都处理好,我去拜访田先生……”

    孟子涛拿着两样东西走出古玩店,笑了起来。

    事实上,这个源泉阁其实是本源孟子涛所在的神秘协会的内部代号,取自追本溯源的外部机构,主要为了搜寻民间的各类珍宝,以及一些消息。有点像是特务机关。

    像欢爷那样,为源泉阁工作的人很多,只是他们只是外围,负责收购文物,打探消息,对源泉阁的本质并不了解,只当是灰色甚至是黑色组织。

    源泉阁每隔一段时间,会举办一次交流会,也就是“开业”一次。想必大家都能猜到,这个交流会就是交易会,源泉阁这边虽然也会拿出一些东西来,但都不是重点,而且就算是珍品,也会被重新买回去,很少会流落在外面。

    交流会的重点则是客人带来的东西,因为每个能够参加交流会的客人,都是事先经过精挑细选的,他们带来的器物至少也是珍品,其中不乏重器。这些器物中,有一部分会当场被源泉阁的暗子买下,没有买下的,也会记录在案,再找机会购买,至少也得不让这些重器流传到国外。

    先前,孟子涛在本源总部遇到过源泉阁的总负责人,他对孟子涛讲过源泉阁的一些事情,以及京城和江南分部的一些情况,也提起过欢爷这个人,说是此人现在心眼比较多,要找个机会敲打一下。

    正好孟子涛今天遇到了这位欢爷,趁机做了上述事情,还揩了油,他想想都觉得好笑。

    孟子涛看了看手上的东西,蛐蛐罐就不用多说了,至于另外一件瓷器,当然不是捡漏了,这玩意是一件实打实的赝品,那为什么他还拿走了呢?主要是因为这件瓷器某个地方,正是肖利凯现在仿制过程中,困扰的地方,说不定这件赝品能够给肖利凯带来灵感。

    孟子涛拿着东西走到沈立伟的古玩店,他此时正和一位中年人在做着交流,看到孟子涛进来,非常高兴,起身打起了招呼。

    孟子涛客气地做了回应,直接说了来意:“沈掌柜,我明天要去拜访一位长辈,不知你这有没有合适的文玩。”

    “不知您要哪种类型?”

    “最好和文房相关的精品,价格到不用太贵。”

    沈立伟想了想,说道:“我这有件墨床,我去拿来给您瞧瞧。”

    “好,麻烦你了。”孟子涛笑着说。

    沈立伟哈哈笑道:“这有什么麻烦的,您先坐一会吧。”

    孟子涛笑着坐下来,微笑着对那位中年人点了点头。

    中年人也朝孟子涛笑了笑,脸上闪过一丝若有所思的神色,紧接着,他有些激动地问道:“请问,您是孟子涛孟老师吗?”

    孟子涛笑着称是。

    中年人得到肯定的答复,激动的脸色都有些发红,连忙拿出自己的名片,双手递给孟子涛。

    孟子涛接过名片,礼貌地看了看,名片上就只有他的名字和电话号码。

    中年人名叫林宣明,就听他说道:“孟老师您好,本人是做书画生意的,在汴梁开了一家书画廊,在当地圏子里还算有点小名。”

    孟子涛客气地说道:“幸会了……”

    两人正说着话,沈立伟拿着东西过来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墨床。

    墨床,又称墨架、墨台,是传统文房用具之一。是专门用来承搁墨锭的小案架。墨磨后湿润,乱放容易玷污他物,故制墨床以搁墨,墨湿的地方会自然风干,然后再把墨块儿放到盒子里面保存,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

    墨床以墨定形,通常不会太大,宽不过二指,长不过三寸。造型多案架形、座托形、书卷形、博古架形,或曲折,或简练,多为木、玉、瓷所制,形状或为床式,或为几案式。故而名为墨床。

    “孟老师,您看看行不行?”沈立伟把墨床放到孟子涛面前。

    这件墨床是一个镂空雕珊瑚描金几座,上有粉彩人物故事。几座左上方有一帙锦函古书,函面上有金笺白文“乐善堂”三字纂书。几下衬以松绿釉与珊瑚红相映成趣。配紫檀长方形四小足木座。

    孟子涛观察过后,笑着说道:“这可是少见的绿里粉彩,这都不行,那怎样才行呢。”

    乾隆时期珐琅彩彩料的来源受到一定的影响,故此后珐琅彩瓷开始滑坡。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珐琅彩与粉彩的过渡时期,也同时有许多过渡产品。有的产品以珐琅彩为主,加上少量粉彩料。有的产品则以粉彩料为主珐琅彩补充一两个色。

    但最好的是以粉彩料精工细作,完全仿照铜胎珐琅的方法,以绿色釉衬里和底的新器叫“绿里粉彩”。这一创新受到宫廷的赏识,故当时人们十分喜好,一般百姓是难得一见的。即使在清朝,无论玩家或收藏家都视乾隆时的绿里粉彩为“瓷中瑰宝”。

    光是“绿里粉彩”,就为这件墨床增色不少,更何况它还是乾隆时期宫廷制作的精品,虽小却精,孟子涛相当的满意。

    沈立伟笑道:“哈哈,您觉得好就行。”

    林宣明也很识趣,知道两人商量价格,先避嫌出去了一下再回来。

    接下来,大家聊了会天,有孟子涛这位被称为当代草圣的大书法家在,话题当然离不开书法,孟子涛就拿了一些自己在草书方面的经验出来,听得沈立伟和林宣明如痴如醉,颇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孟子涛喝口茶,润润嗓子,见时间已经不早,便准备告辞。

    只是还没等孟子涛开口,林宣明拍了拍额头:“听得太入神,差点忘记一件事情了。”

    说话间,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只盒子,从出取出一张半透明的纸张,小心地展开,却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蝇头小楷。

    蝇头小楷指的是像苍蝇头一般大小的楷体字,这只是一个范指,一般来说,大小在一厘米以下的楷体字,就可以称为蝇头小楷。

    林宣明说道:“这是我这回来京城,偶然之间在一本古籍里翻到的,写得精致绝伦。一开始,我以为是夹带,但发现上面写的是一段段介绍于阗古国的内容。当然,这不是我关注的重点,重点是,我以前看过徐霞客的手迹,我觉得它们很像,会不会这张纸上的内容就是徐霞客写的?”

    徐霞客是谁,相信不用多做介绍了,关于他的手迹流传罕见,这是因为明朝灭亡之年,徐家奴仆发动暴动,危害徐家族人,然后放火焚烧了徐家,徐霞客游记手稿基本在这次火灾中被焚。

    目前徐霞客流传于世的唯一手迹,是现藏于滇南博物馆的一幅楷法,是他生前写给鸡足山妙行和尚的诗作。除此之外,没人见过他的其他作品。

    因此,听林宣明说,他以前看过徐霞客的手迹,就令孟子涛非常好奇了。

    “林先生,不知你是在哪里看到的徐霞客的手迹?”孟子涛问道。

    “是在我一位朋友那,我手机上还有一幅照片呢。”林宣明拿出手机,调出图片,给孟子涛欣赏。

    孟子涛是看过滇南博古馆那幅真迹的照片的,因此一看林宣明手机上的作品,就觉得有些不太对劲,不但是他,沈立伟也觉得有些问题。

    “老林,我觉得有些问题啊。”沈立伟说道。

    “什么问题?”林宣明问道。

    沈立伟解释道:“徐霞客因为名声太大,导致现代人只知他叫霞客,却不知他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而这个号,是他的忘年交陈继儒送给他的,而他俩第一次相识,是在天启四年。而这幅作品的落款却是天启元年,咱们先不说书法怎么样,就以这点来说,这幅作品应该有些问题吧。”

    林宣明愣了愣,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如果真是如此的话,这幅画肯定是有问题的,你要说有没有可能,后来刻了章之后再印上去,要说没有可能也不尽然,但一般情况下,肯定是不会这么做的。

    林宣明苦笑道:“哎,既然作品的真伪都有问题,想来我的猜测也有问题了。”

    “这到不一定。”孟子涛说道:“我见过滇南博物馆的那幅真迹,你手机照片上的书法与真迹相比,还是可圏可点的,没有确凿的证据,也不能说它就是赝品。至于纸张上的蝇头小楷是谁写的,也只有鉴定过了才知道。”

    林宣明笑了起来:“那还请孟老师帮忙鉴定,在下感激不尽。”

    “不用这么客气,其实我对它也是挺好奇的。”孟子涛笑了笑,戴上手套后,才开始鉴赏。

    纸张的材质应该是绢,非常轻薄,普通人家应该是用不起的,孟子涛检查过绢纸,这才开始阅读上面的文字,上面确实记载着于阗古国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2世纪,于阗这个城邦之国就已经出现。这里原来是一个五方杂处之地,早期的居民主要是伊朗的西徐亚人、印度人和汉人。然而,这些人为何能建立一个新的国度呢?这里还有着一个传奇的故事。

    相传,东土的一位王子也因获罪而流放,留居到了现今于阗国的东部边界。后来就逐渐地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国家,这位东土的太子也就顺应民意成了这个国度的国王。

    可是就在此时,印度阿育王的太子遭到阿育王妃的陷害,双目被人挖出。阿育王迁怒于身边的大臣,就把他们全族驱逐到雪山以北。那些被流放迁徙的人们,逐水草而迁居,慢慢地到达了于阗国的西部边界。这些人也建立了一个小型国家,推举德才兼备的人当了国家的首领。

    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两国国王在狩猎时,相遇在荒泽之中,双方都想将对方吞并,而让自己成为统治整个于阗地区的国王。于是,一场激战就在荒泽之中惨烈地展开了。

    后来,西边君主被击败,在率领人马向北奔逃过程中,被东边君主的将士砍掉了头颅。东边的君主收集了败军人马,安抚亡国的臣民,让两个部族相互融合、交流、通婚,这样一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国家,于阗国。也许受此影响,于阗古国也是一个礼佛的国度。

    遗憾的是,公元962年开始,于阗国与喀喇汗王朝发生战争,不久战败,于阗国就此消亡。

    除了于阗古国的历史,以及一些风俗之后,绢纸上还写着一些于阗古国的传说,只不过绢纸有破损,传说只是起了一个开头,就没有了,但其中一个词令孟子涛很感兴趣,同时也觉得有些像是天方夜谭。

    因为文字中说,于阗古国有可能就是“伊甸园”!

    孟子涛有些想笑,东方的古国怎么可能和伊甸园扯上关系呢,这不是无稽之谈吗?不过,这个说法他到不是第一次听见,上回他上网查阅一些资料的时候,也看过这方面的论断,而且说的还头头是道。

    但说到底,只不过是一些推论而已,孟子涛可不相信这个论断。只是让他好奇的是,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上面会说,于阗国就是伊甸园呢?而且如果确实是徐霞客写的,那就有些意思了。

    想到这,孟子涛便使用了异能,结果显示,上面并不是徐霞客的字迹,至于书写的时间,则在明末清初那会,至于是谁写的,由于线索太少不得而知。

    令孟子涛感兴趣的是,当初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作者写下这些,并且还故意写在这么薄的绢纸上,并且,上面写的一些东西,是有依据的吗?

    “孟老师,您认为这会是徐霞客写的吗?”林宣明有些希冀地问道。

    “很抱歉,我觉得不太符合徐霞客的字迹。”孟子涛做了一番解释。

    “哎,我就知道我没有捡漏的命啊。”林宣明遗憾地叹息道。

    沈立伟笑着说:“就算不是徐霞客写的,但也是有一定价值的,再说了,这玩意儿不是你捡漏的啊!”

    林宣明笑了笑:“嘿嘿,只是我心里有些失望。”

    因为好奇,孟子涛原本想要把东西买下来,但再一想还是算了,毕竟刚刚做了鉴定,他又和林宣明是刚刚认识,还是免得让林宣明多想了。

    林宣明也没有说要卖掉,小心收了起来,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没什么事,那我就先过去了。”孟子涛起身告辞道。

    沈立伟邀请道:“孟老师,要不晚上一起吃顿便饭再走吧。”

    “不了。”孟子涛摆摆手:“我朋友还在等着,这回就不打扰了,下次我请客。”

    “那就不用啦,传出去我可不好意思……”

    客气了几句,林宣明也不知从哪里拿出来一个小锦盒,笑着说:“孟老师,今天谢谢你,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孟子涛连忙推辞,但最后因为盛情难却,他还是收下了。

    林宣明笑着说:“孟老师,去汴梁的话一定要通知我,我尽尽地主之谊。”

    “没问题。”

    孟子涛一口答应下来,之后他拿着东西便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