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机关铜人
大军指的西番莲的中心位置,确实有一处地方,看起来像是可以取出来的地方,不过刚才孟子涛已经试过了,无论是用工具想把它取出来,还是按进去,都没有什么反应。 这时,大军又说道:“这个会不会是因为锈死了的关系?” “你是说用的力气再大一点?” “我觉得应该可以试一下。” “那行,我试试。” 孟子涛试着加大了力气往里面按了一下,一开始没有发生什么变化,随后他又加大了半分力气。 “有了!” 正像大军说的那样,这处地方真有可能是被锈住了,随着力气的增加,慢慢可以按动了。 孟子涛精神一振,连忙又加了一分力气,这样速度就快了不少,随着“咔哒”一声脆响,箱子的顶盖弹了起来。 孟子涛拿出来一看,只见里面放着十个铜人,模样和顶盖上刻的人物一模一样。 铜人高度三十二三厘米左右,做的惟妙惟肖,而且看起来四肢等处,像真人一样有明显的关节,应该可以动。 十个铜人并排着仰天放在一起,另外在两头各放着一只箱子,不过这个箱子就是木制的了。另外在左边,还放着一把立起来的钥匙。 “这是什么?”大军好奇地问道。 孟子涛稍稍想了想,说道:“不出意外,这应该是里的铜人。” “?”大军问道。 “是一部笔记小说里面的故事。”孟子涛跟大军简单的复述了一番。 这个故事发生在乾隆二十九年,有西洋人向朝廷进贡十个铜制机关人。这十个机关人,能演出一部。 这些机关人各有一尺多高,身躯、耳朵、眼睛、手脚都是用铜铸成的,心、胃、肾、肠等都有机关联接,制作方法与自鸣钟差不多。 这些机器人出场演出时,都有一把钥匙开启。开启时,有一定的程序。如果程序颠倒了,那么它们的坐卧行止就会发出混乱。 如果按程序开启,张生、莺莺、红娘、惠明、法聪等人,就能自行打开箱子,穿戴行头,变换身段,揖让进退,就真人一样,只是没有唱段。一出戏演罢,这些机器人又会自行卸去行头,躺卧到箱子中。 以后再登场时,用钥匙一开,它们又会自行起立,重新登场演出。 “你的意思是说,只要钥匙按照一定的程序开启,这些铜人会演西厢记?这不太可能吧?” 你要说以现在的科技,大军觉得没问题,但乾隆二十九年到现在,那可有两百多年了,那个时候,就能做出这么精致的东西,他实在有些难以想象。 孟子涛笑着说:“到底行不行,咱们试一下不就知道了。” “你知道怎么开吗?”大军问道。 “我从我师傅那藏的一本孤本笔记中,看过这方面的介绍。” 其实,孟子涛当初看到笔记中记载的相关内容,也觉得应该是以讹传讹,再说了,这故事出自于小说,现实之中怎么可能有? 没想到,今天居然被他意外得到了,现在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孟子涛按笔记中的记载,顺逆时针相互交替地转了几圏。 接着,令两人惊讶的一幕发生了,只见十个铜人像真人一样坐了起来,接着用双手支撑身体,纷纷站起身来。 而后,这些铜人都井然有序地分成两组,走向旁边的箱子,为首两个铜人打开箱子之后开始穿衣。 这时,孟子涛注意到,那个衣服还是非常新,也不知道是用什么制作的,居然两百多年过去了,都没受到多少影响。 穿好衣服,就像故事里说的一样,这些铜人开始饰演西厢记,除了没有声音之外,完全和真人一样,演的惟妙惟肖。 演完一部,它们又纷纷回到原位躺好。 这一切,看得孟子涛和大军目瞪口呆、叹为观止,同时,他们也有些不想不明白,凭借当年的科技水平,制作者是怎么制作这些铜人的。 接下来一下午的时间,孟子涛都在欣赏和研究这些铜人,由于不能把箱子和铜人拆卸,他当然研究不出什么来,最后只得回去之后再说。 傍晚时分,孟宏昌返回羊城,本来他应该上午就过来了,只不过公司在那边还有一些事情让他处理了一下,并且他买了一些礼物,去感谢了救他的父子。 晚上,张景强回来了,大家一起吃晚饭。 席间,孟子涛跟张景强碰了一杯,接着问道:“沈秋城那边有没有把人抓到呢?” “早上就抓到了。”张景强笑着说道:“这家伙就是个对蠢贼,以为看了几部电影,就能够勒索了,估计要吃一段时间的牢饭了。” “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孟子涛对这人的动机很好奇。 张景强笑道:“这家伙是小区的保安,和沈胖子请的保姆是同村的,两人有点那种关系。因为手头紧,他就把主意打到沈胖子头上,所以从保姆那搞了钥匙。” “本来吧,他只是想偷点小钱,但沈胖子没有把现金放在那幢别墅的习惯,于是他就偷了那幅画,觉得画值钱要个两万应该没问题。而且他觉得两万块钱对沈胖子来说只是小钱,应该不会兴师动众。” “这人还真够蠢的。”孟子涛笑着摇了摇头,一个颇有实力的老板家被人偷了东西,别说两万块钱,就算是两块钱,被发现了也会兴师动众,毕竟这可关系到他们的安全。 “就是。” 张景强哈哈一笑,接着说道:“对了,你明天就回去吗?” 孟子涛说道:“我准备在羊城再玩两天吧,逛逛古玩市场。” “张总,我也想在羊城待两天再回去。”孟宏昌指了指自己的脸,有些不好意思。 张景强马上就明白孟宏昌的想法,无非是因为脸上伤痕还没有消退,怕回去不好交待,笑道:“行,那你和子涛一起回去吧。正好,我从沈胖子那里得知,三天后有一场拍卖会,你们想不想也一起去凑一下热闹?” “什么拍卖会?”孟子涛问。 张景强说:“拍卖违法被没收的东西,有一些一级文物的仿制品,都是精品,我觉得去拍两件还是不错的。” 孟宏昌闻言有些奇怪:“仿制文物怎么就违法了?” 孟子涛说道:“宏昌哥,这方面的法律你应该看看,文物法中确实没有这方面的相关规定,但在中就有明确的规定了,复制国家二级文物都要得到省级部门批准的,更别说一级文物了。” “这种事情,平时咱们确实不太在意在意,也很少人因为制作高仿而被抓,不过真要被抓到,那也就只有没收的份了。” 孟宏昌挠了挠头:“这方面我还真不知道,回去后一定背下来。” 张景强点头道:“对,咱们毕竟是正规公司,这方面还是要理解透彻才行。” 这种拍卖会,孟子涛以前从来没去过,这回有机会他也想去看看热闹,于是约好了等拍卖会结束再回去。 “对了,沈秋城那边还要不要去?”孟子涛问道。 张景强说道:“他有事回香江去了,让我跟你说不用去了。” “行……” 吃过晚饭,大家又聊了一会就各回自己的房间休息去了。 ………… 第二天早上,孟子涛一行三人出了门,张景强由于事情还没有处理好,并没有一起去。 三人坐着出租车来到羊城的一处古玩市场,这里被称为国内十大古玩市场之一,专门经营古旧陶瓷、名人字画文房四宝、翡翠玉器、及不同类型的新旧艺术品,而且其中材质上乘、工艺精湛、珍稀名贵的佳品更不乏其数。 另外,这里也是海外文物回流的集散地,不少境外或本地商家利用羊城出入境的便利,香江以及国外等地征集古玩精品带回这里,然后再流向全国各地。 当然,就凭这些年古玩市场假多真少的境况,以为回流文物就一定是真品,那就太天真了。 下了车,与民居混杂在一起的古玩街就展现在眼前。这是一条长约一公里古色古香的古玩专业街,虽然不是休息日,但各色路人还是不少。 走进古玩街,孟宏昌说:“我听这边的朋友说,明年开始,这里就要拆迁了,也不知道这些商贩到时去哪里。” 孟子涛说道:“没办法,时代在发展,有些地方落后了,总归是要经过这一步的。不过,这处古玩市场很有名,就算拆迁改造,应该还是会存在的。” 大家边走边聊,逛了几家古玩店,基本上家家户户不管多少全都有古旧东西,确实和古玩市场的名气相符。 走进一家古玩店,孟子涛发现最显目的地方,放着一个烛台,造型很简单,台座是莲花,烛头则是荷叶边,很是素净。 孟子涛看过之后,就对着孟宏昌小声介绍道:“你看到莲花装饰的,一般可以认为是隋唐之后的,因为莲花随着汉唐佛教兴盛以后才普及到生活造型当中,不大可能是汉之前……” 孟宏昌点了点头,把孟子涛的介绍都牢牢地记在心里。 另外,在烛台的旁边,还放着一对粉彩的婴戏瓶,介绍说是“洪宪年制”。 孟子涛打量了一番,婴戏瓶是民国的东西没错,但是不是洪宪年制的,那就不好说了。因为历史上洪宪年号存在极短,只有80多天,当时就有人专门打上这个款,以示稀少珍贵,提高售价。 孟子涛问了一下价格就没了兴趣,因为和他的底线相差太大。而且店里只有伙计在,也不方便还价。 接着,孟子涛又看了一下店里的其它东西,其中一枚信印让他很感兴趣。 所谓信印就是古代作为凭证的印章,这枚信印为子母套印,是由大小两个或三个套合成一组的印章,通常大印做成母兽的形状,再将印的中腹挖空,使做成小兽状的小印藏于其中。因如此的形体似母兽拥抱子兽,故称为“子母印”。此种印章,始于汉代,盛行于魏晋六朝。 这枚子母印为汉代所制,方形、龟纽,青铜材质,母印和子印刻有清晰的文字,保存完好。 孟子涛向伙计询问价格,伙计给的价格还是很高,而且还死咬着价格不放,让孟子涛有些怀疑,伙计到底有没有做成生意的打算。 既然伙计不肯松口,孟子涛也没有强求,就准备转身走人 。这个时候,旁边放着一摊铜器的地方,有面铜镜模样的东西,吸引了他的注意。 孟子涛走了过去,拿起一看,发现这居然是一面阳燧镜。 相信大家都听过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燧”作为取火的工具,有木燧和阳燧之分。 木燧就是钻木取火的工具,智人时期就有出现。而阳燧出现就比较,它的原理是利用日光取火,是一种曲率很大的凹面铜镜。 阳燧是青铜镜铸造中的衍生物,它与同时代的青铜镜造型、铜质、纹饰、打磨光洁度等特点完全一致,所不同的是,青铜镜的背是平面的和凸球面状的,而阳燧的燧背是凹球面状的。 沈括在中记载,把凹面铜镜放在太阳下,其光都聚向内。在离镜一二寸处,光聚为一点,大如麻菽,触物即着火。 古人出门,腰间常佩有体积很小的阳燧以备用。据记载,周天子专门设立了“司烜氏”作为执掌阳燧的官员,负责“取明火于日”。在行军或打猎时,燧更是必备之物,“左佩金燧,右佩木燧”,以便在晴天时用金燧向日取火,阴天时用木燧钻木取火。后来甚至一度形成了这样的规制,一直沿袭至汉代以前。 阳燧因取火于日,近于天也,所取属天火,故多为占卜与祭祀时使用;而木燧取火于五木,近于人也,只是烹饪用之。 汉代以后,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铁质的阳燧,阳燧的使用范围更广了。唐宋元明时期,则流行装执柄的阳燧。宋代更是出现了两面式的阳燧镜,凸面可照容,凹面则能取火。 到了近代,由于火柴、打火机等物的广泛使用,阳燧自然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