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从长平之战开始在线阅读 - 第763章先灭国者竟是它

第763章先灭国者竟是它

    从长平之战开始第763章先灭国者竟是它赵括是真的没有想到,剩下的齐、楚、秦三国,最先倒在他手中的,既不是被自己视为唯一对手还有着数十万兵力的秦国,也不是仅剩一郡之地,不堪一击的齐国,而是还有着广袤领土和兵源的楚国。

    没办法,在悄然间,楚王调集了足足二十五万大军,试图跟赵国决一死战。

    只是,楚王这边还没有出发呢,其行军计划便已经摆到了赵括的案前。

    面对楚王的自取灭亡,赵括的答复只有一句话:「应战。」

    于是,李牧带着赵韦和周骐,领兵二十万来到了楚王预设的战场,跟楚王来上一场「势均力敌」的决战。

    不是赵括不舍得给李牧更多的兵力,实在是李牧只想要那么多,甚至一开始的「喊价」中,李牧只要十万大军。

    十万对二十五万,这着实有些离谱了。

    更离谱的是,听到李牧这个「喊价」的众将,包括老将田单、乐毅以及新将周骐、孙崮等人在内,都觉得很合理!

    见状,赵括就差骂粗话了。

    人家王翦足足要了六十万大军才拿下的楚国啊喂,你现在跟我说十万大军就能搞定?

    人家李信和蒙恬可是带着二十万大军都没能拿下楚国,甚至还被连斩了七都尉,堪称大败啊!

    不过,要说骄兵必败,其他人或许会,可李牧也真的会骄兵吗?

    还有田单、乐毅,这样的老将,也真的会产生误判吗?

    不由得,赵括也是反思了起来。

    说起来,李信之败就很蹊跷。

    不仅是战斗过程十分蹊跷,对于主要将领的处置结果更是蹊跷。

    先说这战斗过程。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记载的内容是: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於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翻译过来,就是李信和蒙恬各领大军,分东西两路进攻楚国。

    一开始,都很顺利,攻平与、攻寝,都「大破」,显然是斩获颇丰,才能冠之以「大」字;

    紧接着也没问题,破了鄢郢之后,两军合兵一处。

    可紧接着就不对了,大军已经到了城父了,下一步不就是寿春了吗,怎么就被「随之」了?

    啥叫「随之」?

    尾随之意也。

    啥叫尾随?

    很明显不是楚军尾随秦军进攻寿春,而是寿春的楚军尾随秦军。

    换言之,秦军在城父之后,莫名其妙地撤退了!

    为啥撤退?眼看胜利就在眼前,怎么就撤退了?

    秦王肯定没下令,否则史书里不会只字不提。这样的春秋笔法写来的撤退,显然是并不光明的撤退。

    结合后世的猜测,极有可能大军是孤军深入被断了粮道才被迫撤退的。

    可明明楚军已经被「大破之」了,而且还要防御寿春,还有能力将秦军的粮道断绝吗?

    而且,李信和蒙恬即便对上老将王翦稍有不如,但也算是一时的名将了,怎么会如此轻易被「大破之」过的楚军给断了粮道?

    这也就算了。

    偶尔的失误也不是不能理解,但离谱的是,秦王对败军之将李信的处理,历史上居然只字未提。

    而从之后其灭韩、灭齐的任命来看,这一惨战,似乎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在秦国朝堂和军队中的地位。

    要知道,秦国以法治天下,即便是秦王也无法公然包庇有罪之人。

    更别说最重视法的军队中了,即便是有秦王的包庇,战败的李

    信也很难继续在军中立足,更别说继续率军行灭国之事了。

    除非,这次的战败,其原因不在李信。

    再结合恰逢灭楚之时昌平君的谋反,一条合理的猜测便形成:李信和蒙恬的大军已经迫近寿春,准备一举拿下楚国了,而在郢陈的昌平君却是忽然起兵反秦,攻占郢陈,切断了李信和蒙恬军的后路。

    粮路被断,李信和蒙恬的大军也只能撤走了。

    最可能的结果是,李信以主将的名义让蒙恬先走,然后自己率军阻击寿春出击的楚军,这才被楚军连斩了七名都尉。

    即便腹背受敌,李信却也依旧带着大军回到了秦国,而且还保存了蒙恬所部的力量。

    这样一来,战败本就不是李信的责任,身为主将,李信还主动承担殿后的责任,这样的主将爱那个,谁还能苛责什么。

    秦王对李信依旧信任有加,李信依旧能在军中颇有威信,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这些都是一家之言。

    不过,从李信蒙恬军能够以二十万大军打到城父威胁寿春来看,至少二十万大军是足够灭掉楚国的。

    至于王翦所言,必须六十万才能拿下楚国。

    赵括大胆地猜测,老爷子这么办也是怕了,毕竟历史上长平之战后,白起是有机会将赵国一举消灭的,可是却被秦王给叫停了。

    甚至后来白起不认为有机会灭赵之时,又被秦王催促着去灭赵,最终不得不愿徒耗兵力粮草的他,却是被秦王给赐死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为了避免被朝堂拿捏,王翦直接要了全国的兵力。

    只要全国的兵力掌握在王翦的手中,朝廷再想安排些什么不合理的事情,也得掂量掂量他的份量。

    要知道,此时的王翦可是真的想反就能反。

    哪怕王翦只是露出一丝丝的不满,秦王立即就会想方设法让老将军满意起来,而这其中的方法自然也包括借某些人的人头一用。

    也就是说,王翦所报的六十万大军,实际上不是用来对付楚军,更可能是为了用来自保的。

    因此,对于攻楚真正所需的兵力,应该还是在李信所言的二十万上下。

    有了这个判断之后,赵括也是反复劝说,也终于将这二十万大军塞到了李牧的手中。

    当然,为了加强李牧的力量,收拢了秦军重骑铠甲,经过扩建的五千重骑兵也跟随着赵韦来到了李牧的麾下。

    毕竟,从情报上来看,楚王可是将决战的战场放在了寿春附近的平原之上。

    平原之上,还有什么力量能够跟重骑兵抗衡吗?

    于是,在赵括的坚持下,李牧也是带着足足二十万大军和五千重骑兵来到了楚王既定的战场之上。

    不过,赵国的重骑兵虽然无敌天下,但真正见识过他的厉害的,也就秦军而已,秦国显然并不会将这样的情报跟楚国进行通报。

    因此,对于赵军的到来,尤其是知道赵国只有二十万大军到来战场的消息,楚王是十分兴奋的。

    但即便不知道赵军的重骑兵的存在,对于赵军的战力,楚王也本该有所了解才对。

    可也不知是谁给了他足够的勇气,楚王居然选择了出城与赵军进行一番野战。即便兵力的对比是二十五万比二十万,但李牧看楚军的目光是如同在看一群死人。

    战斗很快在两军抵达之后展开。

    一开始,两军还在小心翼翼地试探,只是排除了寥寥一两万人展开对攻。

    只是战斗打响之后,便不是两人可以完全控制的了。

    随着战火越发地激烈,不约而同地,两人便投入了更多的兵力。

    从一万到两万、从两万到五万,在从五万到十万。

    应该说,仅仅一天的时间,两军便已经打出了真火,局势的控制就更难了。

    已经退无可退的联军倒也爆发出而来令人刮目相看的战斗力,一时间倒还真的与赵军打了个难解难分。

    但整体上,赵军还是游刃有余的。

    只是苦了赵韦了,明明手上握着能够瞬间扭转战场的重骑兵,却始终没派上用场,能不恼火吗?

    几日连战,赵韦已经是不知多少次被下面的将士们请命出战了,而他自己也不知是多少次向李牧请战了。

    只可惜,面对重骑兵营的请战,李牧是理也不理。

    李牧当然不会就这么轻易将重骑兵这个杀手锏,扭转战场的效果,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的,从来都是一锤定音。

    就这样,两军的鏖战一直持续了二十余日,都没能分出胜负。

    甚至赵国朝廷内都已经渐渐起了波澜,怀疑李牧在拥兵自重。

    赵括都被这些人给气笑了,无他,他们的理由居然是李牧之前拿下汉中和大散关、阳平关,以及十数万的秦军,也不过用了区区十余日,而如今仅仅一座寿春和二十五万楚军,李牧居然用了二十余日都还没拿下?

    这还能怪到李牧拿下汉中拿得太快了,这是赵括万万没有想到的。

    当然,对于这样的上奏,赵括不仅没有理会,甚至还将上奏之人暗暗给记到了小本本上。

    而对于前线的李牧,赵括更是发出信件宽慰:慢慢打,想打到什么时候,就打到什么时候,该打到什么时候,就打到什么时候。

    能有这样的王上,也真的是李牧的荣幸了。

    这当然是建立在赵括强大的自信的基础上,整个天下,除了他,也没有旁的人敢如此自信了。

    没办法,一场长平之战已经彻底地建立起了其在赵军军中的地位。

    别说一个李牧,就算是十个八个李牧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跟他这位力挽狂澜于既倒之人,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李牧也没有让召开久等。

    就在开战的一月之后,赵韦终于被李牧拉上了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