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从长平之战开始在线阅读 - 第658章秦军东出攻楚国

第658章秦军东出攻楚国

    王既有命,下面就算是跑断了腿、挖空了心思,也要办到。

    就如现在,随着秦王的意志传达,整个咸阳城再度如同一台机器一般快速地开动了起来。

    不过短短的一个时辰,咸阳南门洞开中,王龁已然带着数百精锐骑兵,一人三马,快速地冲出城门之中。

    又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咸阳北门也出现了一批马队,为首的正是如今秦国负责外交事宜的屠贾大夫,而在屠贾大夫的身边,却是如今秦军之中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蒙骜将军。

    与此同时,城内的范睢也是忙得不可开交,粮草、军械甚至还有数万大军,都等着他去协调和安排。

    短短的一个半时辰,一批又一批的政令很快从咸阳发出,一队又一队的征夫随即背上背囊,远离家乡。

    秦王的意志,在这一个半时辰中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时隔不到一年,秦国大军再度出征!

    奔向蜀中的王龁,歇马不歇人,一路狂奔,仅仅用了四日的时间,便已经抵达了蜀中大军。

    随着王龁的到来,囤积在蜀中的秦国大军也随即苏醒过来,露出了它锋利的爪牙。

    两天的时间,王龁便凭借着强大的威信,将来自各地的一十六万秦国大军捏合到了一起,顺利地完成了大军的整顿。

    抵达蜀中的第三日,十六万秦国大军浩浩荡荡开出蜀地。

    显然,他们首要的任武,便是在楚地境内,建立一个桥头堡。而这个桥头堡,王龁把它定在了曾城。

    曾城,曾国之故都也。北临淮河,南靠衡山向西之余脉,有背山面水之吉兆,有水陆皆通之便利,更为楚国腹地之锁钥。

    得之,则秦国军粮可以水路而速至楚地,损耗不及陆运三分之一。

    如此重要之地,楚国当然也安排了重兵防守。足足三万大军被楚王放在了此城之中。

    别小看了这三万大军,配合着坚城,以及充分的物资准备,只要防守得当,拖延个一两月也不成问题。

    一两个月,足以消耗掉秦军的锐气,更也足以让楚王调集兵力前来增援。

    只可惜,王龁作为秦军的主将,显然并不准备给楚国任何反应的时间。

    就在王龁抵达蜀中的同时,跟随他而来的数百骑兵,仅仅休息了一个夜晚,便已经化妆成了楚国的百姓,悄然地离开蜀中,他们的目标正是那毫无防备的曾城。

    而这只骑兵可不是王龁的私人亲兵,而是秦国在五年的休养生息中好不容易才重新攒出来的秦军锐士。

    为了这次的战役,秦王再一次将宝全都压在了王龁的身上。

    虽然秦军在蜀中已经亮相,但碍于距离的关系,曾城之中,并没有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因此,五百秦军锐士,几乎毫无阻碍地,便分批进入了曾城之内。

    而等楚国的将军终于察觉到了异常,连忙关闭城门想要固守城池之时,潜入城中的锐士们,早已经在城内黑冰台间客的指引下,埋伏在了城东和城南,随时准备策应城外的秦军主力。

    说实话,在看到秦军恢弘的大军的一刹那,驻守增城的楚军将领就已经意识到不妙了。

    虽然秦军这些年屡屡在赵国的手中吃瘪,可对上楚军,秦军还真没有吃过亏,尤其是大军出动之下,几乎每次都能从楚国的身上撕下一大块的rou来。

    尤其,自己的手下只有三万不到的将士,如何会是秦军十数万大军的对手。

    从开战的气势上,楚军几已经弱了不止一筹。

    好消息是,也因为对此战没有任何的信心,楚军的主将,几乎在发现秦国大军踪迹的第一时间,就已经派出了数路骑兵,前往陈都报信。

    坏消息是,尽管楚军主将竭力地调集兵马,准备誓死守卫曾城之时,他浑然没有察觉到,就在他所站的东面城楼之后,一大片的院落之内,已经满是玄衣长剑的风尚。

    结果早已可以预料到了。

    十余万大军分前、中、后军一路前行,而仅仅前军便有足足六万人马,已经是倍于曾城之中的楚军了。

    在开赴楚地之后,王龁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地便发起了对曾城的进攻。

    数以百计的投石车被缓缓推上了战场,吱呀作响声中,只是这第一轮,投向曾城的却并不是那巨大的石块,而是无数刻着劝降文书的竹简。

    是的,即便王龁已经胜券在握了,却也没有冒然进攻。速度自然是重要的,但同时,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和高昂的士气。

    显然,王龁这是准备不战而屈人之兵了。

    而这攻心之策的关键,却还是赵国!

    王龁要告诉所有守城的楚军将士们,在他们围困在这曾城之中,不要妄图有来自任何国家的任何援军——这时间的赵国主力已经在燕国地方出现,根本不可能前来救援的。

    当然,王龁也深知劝降的概率并不大。即便自己的大军看起来延绵不绝,即便城中的兵力原无法抵抗自己的大军进攻。

    至少,在城中的楚军确定楚王已经抛弃了他们之前,他们绝不会轻易投降。

    秦楚之间的血仇也不允许他们这么轻易地投降。

    不过,王龁的这记“高空抛物”可不会是无用功,确切地说,这些高空抛物的对象,并不是楚军,而是给城内的锐士们所准备的。

    很简单,要知道现在可不是什么半夜,虽然秦军锐士们已经埋伏在了城内,可如今的曾城早因为秦军的到来而净街。秦军锐要是这样直愣愣地、光天化日下冲出来,那跟找死也没啥区别了。

    可是,若是从天而降奇怪物呢?

    好奇心驱使下,曾城的百姓会不会去院里捡起来看看是个什么情况?没有在院子里找到的,会不会想到门口捡一下?都走到门口了,就在马路中间,一两步路而已,有什么关系......

    显然,若是秦军砸下的事一块块的巨石,那么所有的百姓都只会呆在家里瑟瑟发抖,可若是秦军砸下的是竹简,哪怕明知道没什么价值,人们也会想着前去查看一下的。

    而这一看不要紧,却是正好给了城中的秦军锐士们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街道上、城门前的理由。

    眼看着一堆堆的竹简在天空中如同天女散花一般飘向了曾城,坐在战马上的王龁随即命令道:“前军出击!”

    “是。”身边的传令兵立即领命道。

    随即,呜咽的号角声与阵阵的擂鼓声响作了一团。

    踏着鼓点,秦军前军六万大军,分作十余个方阵,推着数以百计的箭塔、云梯、冲城车等攻城武器浩浩荡荡地杀向了曾城。

    做戏,那就要做全套。

    一方面,展现出如此强悍的兵力和充足的攻城武器,也是为了进一步的迷惑对手,让楚国的将军坚定秦军即将正面进攻的想法,从而放松对城楼下的防守;

    另一方面,虽然王龁的计划是要里应外合地拿下曾城,但这也并不妨碍他将秦军强大的一面展现给这些楚国人。

    更多的楚国人或许并不能知道曾城到底是怎么破的。

    但他们会在逃命的时候,看到秦军这无边无际的军阵和浩无烟海的器械,他们也只会记得,只是一个冲锋,秦军就攻破了楚军驻防多年的曾城。

    这样的印象,会深深地留在他们的脑海中,也会随着这些楚人的逃脱,带到楚国的各地,让更多的楚人沉浸到对秦军的恐惧中去。

    果然,再看到秦军浩浩荡荡向自己杀来之时,不愿投降的楚国主将也有一时的慌乱。

    随即忙中出错,在慌乱中,楚军主将却是在尚未接战的情况下,再度增加了城楼上的兵力,似乎只有更多的兵力、更密集的站位才能给他足够的信心。

    应该说,即便是城楼之下没有秦军的锐士想要夺门,楚军主将的这一行为,也是十分愚蠢的。

    城楼就那么长、那么宽,一旦人员密度过大,不仅不理于防守,甚至还会影响兵力的调动和支援。

    这是一个很浅显的常识,可偏偏,这位楚国的将军就是犯了这样的低级错误。

    当然,这也难怪!毕竟在秦军强大的整容面前,保持冷静的态度,时时刻刻选中最佳的选择,是很困难的。

    虽然如今城楼上的兵力密度是大了些,倒也还不至于伸不开腿的地步,也几乎影响不到支援。可以说,楚军主将的这个失误,实际上并不致命。

    前提是,城楼之下没有秦军锐士作祟。

    只可惜,随着熟悉的战鼓声临近,所有的秦军锐士都明白,那不仅是城外秦军们进攻的步伐,也更是他们出发夺取城门的倒计时。

    三三两两的秦军锐士,很快出现在通往城东和城南的各条大街小巷上。

    因为大街上已然有着不少的百姓在捡拾着散落的竹简,甚至不少的楚军都在拿着竹简仔细观瞧了起来,自然也就没有发现街面上的异常。

    甚至知道生命的最后一刻,楚军的将士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在了城池的内部。明明这里是自己的主场啊?

    随着一队队的秦军锐士渐渐汇聚一起,整个街面上出现了诡异的宁静。

    “噗呲”一声,那是锐士的长剑捅入了楚军将士的胸膛。来不及痛苦滴嚎叫起乱来,嘴巴边已经被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只大手,给死死地按住了。

    “攻!”解决了最后一个巷口的楚军,锐士的百夫长们当即下达了命令。

    没有更多的声音,这群锐士沉默着便冲向了有着数百人把手的城门之中。

    真正的战斗也就此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