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张度来投
大明公务员第十五章张度来投第十五章张度来投
何夕说道:“这一件事情,就交给你来办吧。”
解缙一愣,顿时大为欢喜,说道:“请大人放心。这一件事情就交给下官了。”
何夕宽慰了解缙几句话。解缙就下去了。
何夕并没有起身,而是坐在原地喝茶。姚广孝掀帘而入。坐在解缙刚刚的位置上,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何夕说道:“解缙怎么样?”
姚广孝喝了一杯茶,说道:“解缙有才,但是胆子太大了。”
何夕说道:“何出此言?”
姚广孝说道:“大人是什么身份?张度是什么身份?解缙是什么身份?就算他而今已经进了秘书监,但是与你与张大人的身份,相差还是太大了。但是他安排一个尚书,一点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甚至觉得兴奋,我没有在解缙身上看出一丝敬畏之心。估计将来,一旦有事,他背叛殿下,也是如此。”
何夕细细想了想姚广孝的话,品了一杯茶,说道:“好吧。只是天下有才之人,都是不甘于人心下的。与这些人谈忠心,不如谈利益,不如谈信念。”
姚广孝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起身行礼。
何夕有些奇怪,说道:“姚先生,这是怎么了?”
姚广孝说道:“大人此言可得天下。”
姚广孝这一句话,并不是拍马屁。
儒家理念之中的忠诚?到底是什么样子,其实就是人身依附关系的体现。等级分明社会,忠诚,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要求,不管怎么美化,都是人身依附关系。
是基于儒家社会等级的规则。
是封建社会的特征。
也算是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这种忠诚,或者人身依附关系,也是封建关系的一种体现,甚至有人以此发挥出,中国秦代以来的封建社会,是权力封建,给马克思社会阶段打补丁。
何夕自己都没有感觉,他提出的想法与概念,其实是另外一种生产关系代表的合作模式,是基于理念,基于共同的观念的合作关系。或者是忠于某种理念,并不忠于某一个人。
所以,他对解缙的忠诚并不在意,尊重解缙作为一个人正常选择。
只是希望从更高层面上形成合作。比如理念。
解缙既然是变法鼓吹手,这是他的起家之地,也是他的身上的标签,这一点上万万不可能撕掉的。只要解缙依然是变法一脉,何夕就能合作。并不要求解缙非要忠诚于自己。
其实,何夕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个想法的。而是他发现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何夕发现,如果以儒家忠诚链条,他在下位。与太子相争,先天不利。这就是太子还没有怎么做,就已经将辽东快拿下的原因。
第二件事情,何夕根基浅薄,很多人他都不好用。谁不想让下面人对自己都忠心耿耿。全部忠诚度点满,甘愿效死那种。但问题是,越有能力,越有权力的人。就越不会轻易效忠别人。
朱元璋在这个时代,在能力,手腕,个人魅力等等,算是天下第一人,但是他也要杀功臣。可见让这种高级人才使用上面的难题。
有能力的不忠诚,人家才华横溢,没有你的提拔,不过晚几年出头。君择臣,臣亦择君,更何况,你不是君。凭什么要为你效忠到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领导用庸才。不是他们不知道这个人是庸才。而只有庸才才知道,以自己的能力,断然不能坐在这个位置上。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对上位者死心塌地地效忠。
何夕想了很久,才更放宽了心中的底线,才愿意用合伙人,或者说股东的态度,来面对未来投奔自己的大臣。如果从手下看来,解缙这种心中毫无敬畏,野心勃勃的人,不是一个好手下。但是如果从合伙人来看,这种天不怕,地不怕,有心机有手腕。特别是在困难重重的新开辟市场上,是非常好用的。
什么?你说解缙将来自成一派?
第一,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第二,何夕未来预想的政治联盟,算新党也好,算改革派也好。理论基础就建立在何夕的学说之上,何夕觉得天下人没有别人,比自己更有话语权了。
再加上,何夕手中军事的,工业的政治资源。何夕不觉得在这个政治联盟之中,谁能代替自己成为主席。
其实何夕想法,无意间从古代政治转变到了现代政治。
为什么封建帝制在工业社会不可维持?之前说过,是社会管理太复杂,皇权难以处理如此庞大的事务。此其一也。当人身依附的经济基础开始断裂。同时断裂的不仅仅是生产关系之中的人身依附,也有政治,经济领域的人身依附。上层很难让别人无条件效忠自己。如此一来,只能用共同理念等凝聚人心。
忠诚的概念,也从忠于某人,变成忠于信念了。政治领域,也变成从忠于某个人,变成了忠于国家,组织了。
何夕在这方面已经有了雏形。
只是姚广孝这一句话背后的深意,何夕根本没有多想。毕竟,他不过是退而求其次,个人独资公司干不下去了,只能搞并购了。这种思维方式与明代人是有本质不同的。
——
解缙是很有能力的人,不过数日。解缙就将张度带来见何夕。
何夕大喜,与张度好好谈了谈。
张度是一个实干家。管理太平铁厂好几年,工厂管理很有心得。何夕听了也很有感触,他毕竟没有真正第一线管理过工厂。不过,这仅仅是开胃菜。也算是两人见面之前的引子。
说得很投机。
何夕就将话题转入正题了。何夕说道:“刑部尚书所托非人,张大人如果就任刑部,准备如何为政?”
张度呼吸有一些急促,说道:“陛下有意在天下推行新法,作为刑部尚书,自然要遵从陛下之命。只是,天下数百府,数千县,数百卫所各有不同,刑名乃天下大事,不可一蹴而就。以某之见,当从天下案卷之中,挑选数十典型案例,由刑部总裁,昭告天下,除旧迎新,以为准绳,然后查天下案卷,合新法者用,不合新法则改之。徐徐为之,改风易俗。”
“另外,对于刑部取士选拔也要更改一二,从今后之后,都从新律之中出题。”
何夕点点头,对张度的办法还是认可的。
虽然说大明不是判例法。但是判例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新法刚刚出现。其中分寸拿捏,下面未必明白。张度先整理出几十上百,经典案例,也算是给天下刑名之官讲解新法,让他们知道新法该怎么判。
同样也是立规矩。
提防下面某些人以支持新法为由办坏事,毕竟不管再好的律法,如果想借题发挥,也都是有办法的。
先立下规矩,下面人如果再敢?自然可以处置。
而今六部都是从国子监,通过考试而选拔吏员。张度修改考题,也是为了培养后续力量。
总体上,何夕还是比较满意的。
何夕说道:“张大人准备一下,我这就推荐大人为新任工部尚书。”
张度听了,激动非常,他做了这么多,不就是为了这个承诺吗?立即起身行礼,说道:“下官拜见恩主。”
何夕连忙搀扶住张度,说道:“张大人无须如此,我们同殿为臣。都是为陛下,为大明效力。何必行此大礼。今后只要在新法之上用心便是了。张大人,也是从太平铁厂之中出来的,也是吾辈中人。你也知道这新法的重要性吧。”
何夕说道:“这一件事情,就交给你来办吧。”
解缙一愣,顿时大为欢喜,说道:“请大人放心。这一件事情就交给下官了。”
何夕宽慰了解缙几句话。解缙就下去了。
何夕并没有起身,而是坐在原地喝茶。姚广孝掀帘而入。坐在解缙刚刚的位置上,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何夕说道:“解缙怎么样?”
姚广孝喝了一杯茶,说道:“解缙有才,但是胆子太大了。”
何夕说道:“何出此言?”
姚广孝说道:“大人是什么身份?张度是什么身份?解缙是什么身份?就算他而今已经进了秘书监,但是与你与张大人的身份,相差还是太大了。但是他安排一个尚书,一点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甚至觉得兴奋,我没有在解缙身上看出一丝敬畏之心。估计将来,一旦有事,他背叛殿下,也是如此。”
何夕细细想了想姚广孝的话,品了一杯茶,说道:“好吧。只是天下有才之人,都是不甘于人心下的。与这些人谈忠心,不如谈利益,不如谈信念。”
姚广孝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起身行礼。
何夕有些奇怪,说道:“姚先生,这是怎么了?”
姚广孝说道:“大人此言可得天下。”
姚广孝这一句话,并不是拍马屁。
儒家理念之中的忠诚?到底是什么样子,其实就是人身依附关系的体现。等级分明社会,忠诚,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要求,不管怎么美化,都是人身依附关系。
是基于儒家社会等级的规则。
是封建社会的特征。
也算是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这种忠诚,或者人身依附关系,也是封建关系的一种体现,甚至有人以此发挥出,中国秦代以来的封建社会,是权力封建,给马克思社会阶段打补丁。
何夕自己都没有感觉,他提出的想法与概念,其实是另外一种生产关系代表的合作模式,是基于理念,基于共同的观念的合作关系。或者是忠于某种理念,并不忠于某一个人。
所以,他对解缙的忠诚并不在意,尊重解缙作为一个人正常选择。
只是希望从更高层面上形成合作。比如理念。
解缙既然是变法鼓吹手,这是他的起家之地,也是他的身上的标签,这一点上万万不可能撕掉的。只要解缙依然是变法一脉,何夕就能合作。并不要求解缙非要忠诚于自己。
其实,何夕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个想法的。而是他发现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何夕发现,如果以儒家忠诚链条,他在下位。与太子相争,先天不利。这就是太子还没有怎么做,就已经将辽东快拿下的原因。
第二件事情,何夕根基浅薄,很多人他都不好用。谁不想让下面人对自己都忠心耿耿。全部忠诚度点满,甘愿效死那种。但问题是,越有能力,越有权力的人。就越不会轻易效忠别人。
朱元璋在这个时代,在能力,手腕,个人魅力等等,算是天下第一人,但是他也要杀功臣。可见让这种高级人才使用上面的难题。
有能力的不忠诚,人家才华横溢,没有你的提拔,不过晚几年出头。君择臣,臣亦择君,更何况,你不是君。凭什么要为你效忠到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领导用庸才。不是他们不知道这个人是庸才。而只有庸才才知道,以自己的能力,断然不能坐在这个位置上。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对上位者死心塌地地效忠。
何夕想了很久,才更放宽了心中的底线,才愿意用合伙人,或者说股东的态度,来面对未来投奔自己的大臣。如果从手下看来,解缙这种心中毫无敬畏,野心勃勃的人,不是一个好手下。但是如果从合伙人来看,这种天不怕,地不怕,有心机有手腕。特别是在困难重重的新开辟市场上,是非常好用的。
什么?你说解缙将来自成一派?
第一,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第二,何夕未来预想的政治联盟,算新党也好,算改革派也好。理论基础就建立在何夕的学说之上,何夕觉得天下人没有别人,比自己更有话语权了。
再加上,何夕手中军事的,工业的政治资源。何夕不觉得在这个政治联盟之中,谁能代替自己成为主席。
其实何夕想法,无意间从古代政治转变到了现代政治。
为什么封建帝制在工业社会不可维持?之前说过,是社会管理太复杂,皇权难以处理如此庞大的事务。此其一也。当人身依附的经济基础开始断裂。同时断裂的不仅仅是生产关系之中的人身依附,也有政治,经济领域的人身依附。上层很难让别人无条件效忠自己。如此一来,只能用共同理念等凝聚人心。
忠诚的概念,也从忠于某人,变成忠于信念了。政治领域,也变成从忠于某个人,变成了忠于国家,组织了。
何夕在这方面已经有了雏形。
只是姚广孝这一句话背后的深意,何夕根本没有多想。毕竟,他不过是退而求其次,个人独资公司干不下去了,只能搞并购了。这种思维方式与明代人是有本质不同的。
——
解缙是很有能力的人,不过数日。解缙就将张度带来见何夕。
何夕大喜,与张度好好谈了谈。
张度是一个实干家。管理太平铁厂好几年,工厂管理很有心得。何夕听了也很有感触,他毕竟没有真正第一线管理过工厂。不过,这仅仅是开胃菜。也算是两人见面之前的引子。
说得很投机。
何夕就将话题转入正题了。何夕说道:“刑部尚书所托非人,张大人如果就任刑部,准备如何为政?”
张度呼吸有一些急促,说道:“陛下有意在天下推行新法,作为刑部尚书,自然要遵从陛下之命。只是,天下数百府,数千县,数百卫所各有不同,刑名乃天下大事,不可一蹴而就。以某之见,当从天下案卷之中,挑选数十典型案例,由刑部总裁,昭告天下,除旧迎新,以为准绳,然后查天下案卷,合新法者用,不合新法则改之。徐徐为之,改风易俗。”
“另外,对于刑部取士选拔也要更改一二,从今后之后,都从新律之中出题。”
何夕点点头,对张度的办法还是认可的。
虽然说大明不是判例法。但是判例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新法刚刚出现。其中分寸拿捏,下面未必明白。张度先整理出几十上百,经典案例,也算是给天下刑名之官讲解新法,让他们知道新法该怎么判。
同样也是立规矩。
提防下面某些人以支持新法为由办坏事,毕竟不管再好的律法,如果想借题发挥,也都是有办法的。
先立下规矩,下面人如果再敢?自然可以处置。
而今六部都是从国子监,通过考试而选拔吏员。张度修改考题,也是为了培养后续力量。
总体上,何夕还是比较满意的。
何夕说道:“张大人准备一下,我这就推荐大人为新任工部尚书。”
张度听了,激动非常,他做了这么多,不就是为了这个承诺吗?立即起身行礼,说道:“下官拜见恩主。”
何夕连忙搀扶住张度,说道:“张大人无须如此,我们同殿为臣。都是为陛下,为大明效力。何必行此大礼。今后只要在新法之上用心便是了。张大人,也是从太平铁厂之中出来的,也是吾辈中人。你也知道这新法的重要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