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六十一章工业革命与政治改革的联动
翻页 夜间

第一百六十一章工业革命与政治改革的联动

    大明公务员第一百六十一章工业革命与政治改革的联动第一百六十一章工业革命与政治改革的联动

    苏伯衡说道:“朝廷直接管理小民。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做过。暴秦做过,下场如何?前宋也做过,冗兵冗政,乃至于冗吏。前宋赋税远朝本朝,然后能动用赋税,却远不如本朝。”

    “假设,一个县,一万一千户。如果朝廷直接管理到每一户,则一百一十户为一里。一万户,要一百个里长。要六房书办,衙役,乃至于衙门书院所需要的仆役,这粗粗一算,最少要一千多人,甚至一千多人打不住。而这样的一个小县,按现在的情况,一万一千户,不过是男女丁壮四五万人而已。不计算孩童。即便最低的吏员,一年算十石粮食。不能再少了。一个人一年都要吃粮两三石粮食。更不要说。每一个人都是家人的。养家糊口。十石粮食,够不够一家人吃穿用度,还不好说。如此统计,支撑小县的俸禄,都要万石左右。而开支之中,俸禄仅仅是一部分,除却俸禄之外,还有其他开支。而这样的小县,一年下来,上缴户部多少赋税?北方与南方有差距。大抵上是北方两万石,南方三万石左右。当然了,江南膏滋之地,不在其列。可以说,按陛下的办法。全天下再撑起本地开支后,能上缴朝廷赋税的地方,少之又少。须知,县里只有一个县衙,但是府里却有府衙,同知,而省里有三司,到了朝廷衙门更多,而俸禄更高。一句话,朝廷治理地方,将县城之外,委托给士绅,并非因为信任。也不是因为放纵,而是因为不得已。”

    “即便是汉代,重民生,也是重三老而已。而今的粮长乡绅,今之三老也。”

    “如果真按陛下的想法,朝廷直接管理到每一户百姓。这里我说的是每一户百姓,而不是一个。就已经难以承受了。陛下查黄册,出现很多隐逸的田亩。但是实际上,人丁册,里面更不靠谱。那一年没有生老病死之事,但是并不是每一个老人去世,就去衙门登记,人丁册子上,与每一个人十有八九对不上号。但是这种情况,朝廷管得不多,只需里长,能让每里按时出丁就行了。但是按照新的管理模式。这出丁之事,根本不可能筹齐。”

    何夕说道:“说到底是钱的问题,钱的问题,迟早不是问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句话,太正确不过了。

    如果说,没有工业革命的话,朱元璋如此做,简直是在找死,行政成本太高了。而且管理难度也非常大。农业社会的根本不可能供应这么官员,何夕一开始也觉得时机不成熟。

    在何夕内心之中,必然是在辽东的工业生产模式扩散到了全国之后,再发动不迟。

    只是朱元璋既然有这个想法,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何夕内心之中,已经做好了将政治改革与工业革命一起推行。

    苏伯衡叹息一声,不说话了。

    本质上,苏伯衡是反对这样做。此刻苏伯衡内心深处,已经有一个念头了,那就是:“不如归去。”

    解缙说道:“既然,陛下已经下定决心,自然是思虑万全。故而我们只需想如何办便是了。”

    何夕点点头,说道:“不错,正是如此,这才是当务之急。”

    解缙说道:“学生以为,今日之事,要先放出风去,争取天下士子之心,此事学生可以承担。”

    解缙在报业也是有些名声,他也算是因为报纸这种新兴媒体所造的天下名士。在这一件事情,是很有能力的。

    何夕说道:“那这一件事情,就交给你了。”

    姚广孝说道:“大人,这一件事情非常重大。首先要知道一件事情,谁支持谁反对?只有知道谁支持,谁反对,才能对症下药。”

    “首先,在朝支持,在野反对。”

    “这一件事情,本质上是扩张朝廷权力。那种依附朝廷的官员的力量大增,而在朝廷之中没有占到位置的人,他们在乡野的名声,依靠亲族民望,这样的人就会被打压了。”

    “他们自然会反对。只是大明初建,兵强马壮,地方上一些小事情,不足为惧。这些人只会隐藏起来,改易大明律这一件事情,对他们来说,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过,一旦行新法不利,天下鼎沸,就是此等人所为。”

    “其次,士大夫。是理学儒门以何治天下?礼法。礼法何用,等贵贱,别尊卑而已。陛下皇权之下一律平等,对于百姓自然是好事,对于,士大夫来说,却是降低了地位。这些人一定会反对的。让他们与泥腿子一律平等,简直是笑话。”

    “这才是最大的阻力。”

    “只是,这方面也不是问题。天下在陛下面前敢于强项的人。已经没有几个了。陛下只要有意,这也不是问题。”

    “不过——”

    姚广孝一下子沉默起来。

    何夕问道:“不过什么?”

    姚广孝起身,徘徊了几步,最后叹息一声,说道:“大人,天下之事,在内不在外,变法之事,亦是如此。王安石变法失败,固然是因为旧党刁难与反对,但是,如果新党政策不出事,也不会到了罢去的地步。利不百,不变法。现在的事情,其实是小事,权谋小术也。真正要注意的是,法如何变,大人心中的天下大政,如何铺展?这才是最重要。”

    姚广孝说到了重点了。

    以朱元璋的权威,几乎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不要说什么变法不变法,就是倒行逆施,天下谁能阻挡?

    历史上朱元璋最后几年,大开杀戒,朝廷之上,也不见得有什么阻力了。即便朱元璋做下的事情,有很多的隐患与问题,最后也是在朱元璋死后爆发出来的。

    而今变法也是如此。

    权谋伎俩,都是小道也。

    真正大道之争,才刚刚开始。

    说实话,何夕也没有想到,变法这一件事情,会如此快的摆在明面上。他一时间也没有具体的想法。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很多时候欲速则不达。今日固然可以将变法大旗高高举起来,但是变法的事情,却要一件一件的做下来,声势可大,步伐却要稳。

    何夕说道:“姚先生所言极是,在我看来,今日改易大明律,不过是将已经在做的事情,上了明面而已。变法之事,其实不在南京,而在辽东。”

    姚广孝心中一动,说道:“辽东?”

    何夕说道:“一地先行,再推广到天下。故而没有什么地方,比辽东更适合了。”

    姚广孝沉吟片刻,说道:“大人,这个办法不错,进可攻,退可守。最重要的是可控。如果大人真来南京推行新法,我还真担心。不过如何在辽东的话,那就好多了。真如大人所言,辽东其实早就开始变法。再次之前,名不正言不顺,今日正名分也是极好的。只是有一件事情,却不能拖了。”

    何夕说道:“什么事情?”

    姚广孝说道:“辽东设省,推行新法,一府一县,根本不起什么作用。于天下影响有限,更不要说,陛下已经将这一件事情抬到明面上了。想要低调也不可得。是以,辽东设省,正合时宜,以一省之地,推行新政,同时也好安置下面的人。”

    姚广孝将在最后一句话,落了重音了。

    何夕心中会意,也明白姚广孝。因为不管朱元璋为什么这么做,但是今时不同往日。有些事情,何夕要必须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