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在线阅读 - 第十八章 五年
翻页 夜间

第十八章 五年

    第十八章五年

    误了农时,最少一季,不要想什么收成了。但是工业生产有什么规律?那就是千万不要让机器停下来。因为一旦机器停下来,维持整个体系成本依然在。

    这巨大的成本会压垮一个企业的。

    所以,企业一没有订单。就是倒闭,裁员。

    一旦市场上需求不足,那就代表着经济危机的到来。

    何夕也是一样的。他不做这些事情,看似能停下来。等积累好资本再开始。但问题是,他对沈阳铁厂的设计有一些大了。沈阳铁厂之前打造大量的武器供应前线,而今随着高丽前线对峙局面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武器需求下降。

    沈阳铁厂的铁已经有了很多库存。

    而沈阳铁厂是最先做好,对下游产业进行支持的。也就是给下面打造机器。这些机器,都是那种用人力,或者用畜力的铁家伙,看上去很落后。比如,何夕由大豆的大量种植所想到的。那种榨油机,改变了大明榨油,毕竟用大锤一锤锤砸的局面。

    这些机器,沈阳铁厂都能造。

    太平铁厂也是有南洋藩国的海外兵器订单才维持生产的。甚至而今太平铁厂的生产也萎缩了很多。也就是需求不足。

    比太平铁厂规模更大一些的沈阳铁厂,没有订单。可不仅仅是关门歇业一年,所有员工停薪留职那么简单的事情了。沈阳煤铁产业上少说有五万人,没有利润的话,养活这五万张嘴,也是真吃力的。

    这可都是精壮男子,甚至很多是卫所兵转过来的。

    总之,翻过来,想过去。一定都要停。其实何夕咬咬牙,承受巨大的损失,也是能停下来,但是下一次再想启动就不容易了。

    不过,他也算是明白了一点产业经营的道理。也明白了。为什么帝国的主义为了市场,简直无恶不作了。因为一旦没有市场,没有了订单。他们会立即面对国内天崩地裂的局面。

    现在做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好处就是,人力其实也是有成本的。而今的高丽移民,山东灾民的成本极低,几乎只要管饭就行了。但是这样的情况,不可能长久。

    叶旺说道:“那也请大人放心,最早的是三个月,或者百日左右,第一批豆子就能产出了。”

    古代的大豆也是有品种的。有三月熟,百日黄等等各种品种。为了早一点有收成。叶旺大多选的就是早熟的品种。虽然这些早熟的品种,在其他方面,估计也是有一些缺陷的。

    但是此刻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何夕说道:“那些新作物怎么样?”

    叶旺说道:“我听下面人少说,去年全部种了,收成不少,今后我划给他们两万亩,有熟田,有生田,还有山田,也有水田。派了一些老农。定然能将这些作物给培养出来了。”

    叶旺表情并没有多激动。

    这也是因为,这些美洲的原生作物在辽东的表现,并没有那么好。不知道是水土的问题,还是别的问题。总之,高产固然是高产了一些。但是还没有高到让人惊诧的地步。

    甚至没有他们在美洲原产地的表现得好。

    不过,潜力在哪里放着。

    终究有惊艳所有人的一天。

    何夕深深看了一眼,正在春耕的土地,最后匆匆而去。

    ------

    何夕一路南下,视察辽河两岸的春耕情况,最后到了牛庄。就在纺织厂附近的一个大厂房之中。何夕看到了他一直期盼的东西。那就是印刷厂。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印刷票据。

    虽然粮票体系正在建设之中。但是粮票印刷也是一个大问题。

    要保密,要结实,还有容易生产。

    葛天工早就等在这里了。见何夕来了。说道:“老师,您看。”

    何夕拿着手里的纸。这纸很厚,很软,也很结实,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何夕说不清楚,好像是牛皮袋那种牛皮纸,又不一样。

    葛天工说道:“这是有木桨,麻料,等十几种材料造出来的。市面上绝无仅有。因为,这票对水墨很不友好。只能用油墨在上面写字才行。”随即,葛天工拿一支毛笔,请何夕落笔。

    何夕简简单单在上面划了一竖,立即发现,片刻之后,墨迹在上面晕染开来,成了一大片。而葛天工立即送上油墨。何夕又写了一下,笔记清晰干净。

    何夕说道:“不错。”

    油墨在大明虽然不是说没有。但少之又少。并不是说古人聪明才智,搞不出油墨来。而是没有需要。搞出来做什么?但是,单单是油墨这一项。就足够让想仿造的人头疼。

    而葛天工这里,已经开发出一套油墨了。

    这一套各种颜色的油墨,其实并不是何夕刻意为之,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何夕想要的是煤油。

    是的,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点灯。除非将蜡烛点上几十根上百根。否则夜晚房间之中,根本没有亮堂的感觉。昏沉之极。而蜡烛很贵的。何夕自己是用得起的。

    而全天下人却是用不起的。

    而今抚顺煤矿有这么多煤,何夕不想想别的销路。想来想去,煤油灯就是一个好销路。大明人多,读书人更多。而相当多的读书人是用不起蜡烛的。而煤油灯就是替代品。

    至于更穷的百姓,他们晚上是不点灯的。

    因为大量煤油的出现,有人突发奇想,将熔炼一些材料搞出这一套油墨体系,当然了,并不全。差很多颜色。但是用来印刷粮票足够了。

    至于那整装待发的几十台印刷机,何夕更不会太关注。

    毕竟,这都不能算是新东西,与官报的印刷机相差并不多。仅仅有一些小改进而已。这东西还是何夕搞出来的。他仅仅是扫了一眼,就看了看最后的成品。

    一张一石的粮票。

    正面写,兑对一石,有辽东巡抚的大印,背面写童叟无欺。还有一些装饰性的花纹,但其实这花纹是一种谜语。各卫所都不一样。可以看这花纹确定是从哪个地方发出去的。

    当然了,这也给印刷技术带了不少的难度。好在辽东也不过十七个卫所。

    只需要十几个模板就行了。

    除此之外,还有盐票,煤票等样品。这些东西还有推迟退出。

    何夕说道:“派一个千户守着这里,这里万万不能出问题。没有我的允许,一张废纸都不能出去,这些工匠,这一段时间就在这里住吧,其他待遇一切如常。”

    何夕可不想,让别搞出假票据。那可惨了。

    虽然说,这里很多技术都是保密的。但是何夕并不是太相信这个时代的保密措施。比如这钞票上种种细节与用意,何夕估计,这里随便一个工匠,大多能说个差不多。

    倒不是他们要精通所有的工艺。只是很多人都没有保密那一个弦。没有这个概念。随便将保密的东西,乱说出去。

    就是那种浑人,什么都不明白,要命的事情,也只要当要他命的时候才明白过来。

    这才是古代的常态,固然有很多精英,放在现代也是顶尖的人物。但是还有更多,浑浑噩噩的。根本什么都搞不清楚。把事情给弄砸了。你以为他是敌特搞破坏,不,并不是,他是单独的不在意,或者是好奇。

    所以,何夕要用最严厉的防守,将这里困住。

    “老师,那要他们在这里待多久?”葛天工说道。

    何夕沉吟片刻,说道:“允许家属探视,但是不准从这里带走一张纸。时间吗?五年。就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