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何夕的责任
大明公务员第二十七章何夕的责任第二十七章何夕的责任
“而今的情况,妥善起见。我建议撤军。”傅友德沉吟了好一阵子,说道;“而今敌情不明,地理不明。内忧外患。一处露出破绽,就可能出大问题。而这一次出塞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落袋为安为好,不可画蛇添足。”
冯胜沉吟不语。
傅友德说得其实不错,这个局面。各种形势不利于我。就何必一定要在这里,与脱因帖木儿打上一场。
作为名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知进退。先为不可胜,待敌之可胜。而今这个局面,如果没有几十万俘虏的包袱,怎么打都行。但是情况不是不一样,局面不可控的因素太多。
反正明强元弱,大明这边不着急。
今日不战,来日再找机会便是了。
不急于一时。
但是傅友德是副帅。不是主帅。
副帅承担的责任是比较小的,傅友德是可以完全考虑军事上的事情,不用多想。但是冯胜不能如此。他不能不多想。
其实,这一次蓝玉独占鳌头,将最大的功劳给吞了下来,军中已经有很多人不满意了。常茂固然是傻子。但是常茂的表现,不过是将军中一些暗流翻出来而已。
将不能上台面的东西,弄上台面而已。
冯胜也要照顾下面的人,大家准备了这么多天,为的就是北伐建功立业,封妻荫子。你全部让蓝玉给占了。你就是这么当老大的吗?
冯胜的威望高,资历深,是能压制这些意见的。但是而今,又出现一个敌人。难道不让他们打了。真见敌而退,让这些嗷嗷想建功立业将领们,空手回去。今后冯胜说的话,就未必管用了。
傅友德不是不明白其中道理,但是他可以一推了事,去找宋国公。而冯胜不能。
冯胜没有开口,蓝玉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傅友德说道:“永昌侯,有何高见?”
蓝玉说道:“高见没有。只是觉得二十年来,朝廷大军就没有见敌而退的。”
蓝玉其实不是没有想法,但是他知道,他不管有什么想法,这一战与他是没有关系的。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已经将这一战的首功给包揽了。如果连接下来的战机还抢,会得罪太多人了。
今后有不知道多少阴招对付他。
蓝玉是有些狂妄,决计不蠢。
他说得也是实话。这几十年来,大明对残元屡屡获胜,大家都养出心气了。而今不知道敌人多少,不知道敌人在什么地方。甚至不知道敌人是谁。全靠猜。仅仅知道敌人来了,就要撤退。
也太损士气了。
傅友德冷笑一声,说道;“你觉得老夫怯战?刚刚何大人已经说了。粮道遇见袭击了。这代表什么,不知道吗?大军近百万之众,再加上这么多牲口,每天要吃掉的,那是一座山。这里到处是深山老林。脱因帖木儿藏起来,我们怎么抓得住?但我们的粮道一断,会有什么情况?计毒莫过断粮。你不知道吗?”
“另外就算是粮道不断,辽东有多少粮食。能支撑这么大的消耗吗?”
“撤军是最明智的选择。”
蓝玉也只能冷哼一声,他不得不承认傅友德所言是对的。
战场上各种形势对他不利。而且抓不住对手的踪迹。时间也耗不起。
“好了。”冯胜说道:“撤军是要撤军的。但是不仅仅撤军。否则,真让鞑子以为我大明怕了他们。何夕。”
何夕说道:“下官在。”
冯胜说道:“我准备撤退的时候,先将鞑子给打疼了,再撤退不迟。而这一战的关键,就在你了。”
何夕说道:“在我?”
冯胜说道;“你必须保证粮道通畅,尽可能为前线供应粮草。让我有更多的回旋余地。此其一也。其二,就是你将这么脱因帖木儿给找出来?”
何夕说道:“国公,下官也愿意为朝廷效力。但是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找他出来。”
冯胜说道:“放心,他会去找你的。”
何夕说道;“找我?”
冯胜说道:“对,有时候不要光想自己的问题,也要想想别人的问题。脱因帖木儿为什么在这里盘旋不去。不过他带了多少人,都是元廷仅有的精锐了。纳哈出已经不可挽回了。他在想什么?”
蓝玉沉吟片刻,说道;“我们最合适的对策,就是他想要我们做的事情。”
冯胜说道:“对,撤退,他担心朝廷在这里设城立卫。”
何夕心中忽然一动,他不知道别的,但是捕鱼儿湖的大名还是知道的。他忽然看了一眼,一直挂在帐篷上的地图,忽然发现,从绝对距离上来说,他们而今所在的位置与捕鱼儿湖还有很远。但是从相对距离来说,已经不远了。甚至已经在大明骑兵攻击范围之内了。
经过这一场大战之后,何夕知道,说那种骑兵跃进千里的。要么就是什么也不懂,要么就是悬危之计,将大军性命做赌注,要么大胜要么大败。但是骑兵带好干粮,一次突击几百里。确是毫无问题的。
捕鱼儿已经相当接近这个距离。
而且何夕还知道,蓝玉是在这里追上了。也就是说,原本的元廷不在这里。
想明白这一点,何夕豁然开朗。原来他们已经踩在元廷的门槛上了。这才脱因帖木儿明明知道,他兵少力薄,也要在这里周旋的原因。因为他的后面是残元朝廷。
冯胜说道:“我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担心这个。但是敌人担心的事情,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何夕,这一件事情交给别人做都不合适,只有你最合适不过了。”
何夕说道;“下官明白。”他微微一顿,说道:“下官听国公如此说,忽然有一个揣测。那就是元廷现在在什么地方?”
此言一出,冯胜,傅友德,蓝玉都眼前一亮,将目光死死地盯在地图上。
好长一段时间,冯胜忽然长出一口气,说道:“一为之甚,岂可再乎?”
而今的局面下,其实,傅友德的方案最合理的。毕竟,大军已经胜利了。也没有想过在这里建立统治。不是大明不想,而是辽东都地广人稀,这里更是如此。放纳哈出的蒙古部众在这里,谁都不放心,不放他们在这里,从哪里迁徙百姓?
没有人。就等于什么也没有。
不要因为敌人想让你什么事情,就去做。这固然是错的。但是也不能因为敌人的做法,改变原来的策略。否则战场上一些默契战,从何而来?
不管冯胜分析得如何对,都掩盖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他想要对脱因帖木儿下手,取得一场胜仗。那是私心多于公心的。虽然他也揣测元廷就在这附近。
毕竟大明情报知道元廷就在东蒙古,但是东蒙古太大,更何况,而今的元廷已经恢复了游牧状态,他是移动的。所以,而今元廷距离这里不远。但是大军已经没有能力,再来一次奔袭了。
即便,冯胜知道,他如果能将元廷给端了,那就是灭国之功。
他也只能微微一叹,说道:“何夕,这一句话,我当你没有说过,快去办事吧。”
何夕答应一声,就下去了。不过,何夕说过的话,又怎么能够当做没有说过啊,冯胜,蓝玉,傅友德都是有心之人。在何夕不知道情况之下,已经有无数夜不收,锦衣卫,还有其他各路探子,奔波在草原上,在圈定的地区之内,寻找元廷存在的踪迹。
下一场大战,已经在提前酝酿了。
“而今的情况,妥善起见。我建议撤军。”傅友德沉吟了好一阵子,说道;“而今敌情不明,地理不明。内忧外患。一处露出破绽,就可能出大问题。而这一次出塞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落袋为安为好,不可画蛇添足。”
冯胜沉吟不语。
傅友德说得其实不错,这个局面。各种形势不利于我。就何必一定要在这里,与脱因帖木儿打上一场。
作为名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知进退。先为不可胜,待敌之可胜。而今这个局面,如果没有几十万俘虏的包袱,怎么打都行。但是情况不是不一样,局面不可控的因素太多。
反正明强元弱,大明这边不着急。
今日不战,来日再找机会便是了。
不急于一时。
但是傅友德是副帅。不是主帅。
副帅承担的责任是比较小的,傅友德是可以完全考虑军事上的事情,不用多想。但是冯胜不能如此。他不能不多想。
其实,这一次蓝玉独占鳌头,将最大的功劳给吞了下来,军中已经有很多人不满意了。常茂固然是傻子。但是常茂的表现,不过是将军中一些暗流翻出来而已。
将不能上台面的东西,弄上台面而已。
冯胜也要照顾下面的人,大家准备了这么多天,为的就是北伐建功立业,封妻荫子。你全部让蓝玉给占了。你就是这么当老大的吗?
冯胜的威望高,资历深,是能压制这些意见的。但是而今,又出现一个敌人。难道不让他们打了。真见敌而退,让这些嗷嗷想建功立业将领们,空手回去。今后冯胜说的话,就未必管用了。
傅友德不是不明白其中道理,但是他可以一推了事,去找宋国公。而冯胜不能。
冯胜没有开口,蓝玉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傅友德说道:“永昌侯,有何高见?”
蓝玉说道:“高见没有。只是觉得二十年来,朝廷大军就没有见敌而退的。”
蓝玉其实不是没有想法,但是他知道,他不管有什么想法,这一战与他是没有关系的。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已经将这一战的首功给包揽了。如果连接下来的战机还抢,会得罪太多人了。
今后有不知道多少阴招对付他。
蓝玉是有些狂妄,决计不蠢。
他说得也是实话。这几十年来,大明对残元屡屡获胜,大家都养出心气了。而今不知道敌人多少,不知道敌人在什么地方。甚至不知道敌人是谁。全靠猜。仅仅知道敌人来了,就要撤退。
也太损士气了。
傅友德冷笑一声,说道;“你觉得老夫怯战?刚刚何大人已经说了。粮道遇见袭击了。这代表什么,不知道吗?大军近百万之众,再加上这么多牲口,每天要吃掉的,那是一座山。这里到处是深山老林。脱因帖木儿藏起来,我们怎么抓得住?但我们的粮道一断,会有什么情况?计毒莫过断粮。你不知道吗?”
“另外就算是粮道不断,辽东有多少粮食。能支撑这么大的消耗吗?”
“撤军是最明智的选择。”
蓝玉也只能冷哼一声,他不得不承认傅友德所言是对的。
战场上各种形势对他不利。而且抓不住对手的踪迹。时间也耗不起。
“好了。”冯胜说道:“撤军是要撤军的。但是不仅仅撤军。否则,真让鞑子以为我大明怕了他们。何夕。”
何夕说道:“下官在。”
冯胜说道:“我准备撤退的时候,先将鞑子给打疼了,再撤退不迟。而这一战的关键,就在你了。”
何夕说道:“在我?”
冯胜说道;“你必须保证粮道通畅,尽可能为前线供应粮草。让我有更多的回旋余地。此其一也。其二,就是你将这么脱因帖木儿给找出来?”
何夕说道:“国公,下官也愿意为朝廷效力。但是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找他出来。”
冯胜说道:“放心,他会去找你的。”
何夕说道;“找我?”
冯胜说道:“对,有时候不要光想自己的问题,也要想想别人的问题。脱因帖木儿为什么在这里盘旋不去。不过他带了多少人,都是元廷仅有的精锐了。纳哈出已经不可挽回了。他在想什么?”
蓝玉沉吟片刻,说道;“我们最合适的对策,就是他想要我们做的事情。”
冯胜说道:“对,撤退,他担心朝廷在这里设城立卫。”
何夕心中忽然一动,他不知道别的,但是捕鱼儿湖的大名还是知道的。他忽然看了一眼,一直挂在帐篷上的地图,忽然发现,从绝对距离上来说,他们而今所在的位置与捕鱼儿湖还有很远。但是从相对距离来说,已经不远了。甚至已经在大明骑兵攻击范围之内了。
经过这一场大战之后,何夕知道,说那种骑兵跃进千里的。要么就是什么也不懂,要么就是悬危之计,将大军性命做赌注,要么大胜要么大败。但是骑兵带好干粮,一次突击几百里。确是毫无问题的。
捕鱼儿已经相当接近这个距离。
而且何夕还知道,蓝玉是在这里追上了。也就是说,原本的元廷不在这里。
想明白这一点,何夕豁然开朗。原来他们已经踩在元廷的门槛上了。这才脱因帖木儿明明知道,他兵少力薄,也要在这里周旋的原因。因为他的后面是残元朝廷。
冯胜说道:“我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担心这个。但是敌人担心的事情,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何夕,这一件事情交给别人做都不合适,只有你最合适不过了。”
何夕说道;“下官明白。”他微微一顿,说道:“下官听国公如此说,忽然有一个揣测。那就是元廷现在在什么地方?”
此言一出,冯胜,傅友德,蓝玉都眼前一亮,将目光死死地盯在地图上。
好长一段时间,冯胜忽然长出一口气,说道:“一为之甚,岂可再乎?”
而今的局面下,其实,傅友德的方案最合理的。毕竟,大军已经胜利了。也没有想过在这里建立统治。不是大明不想,而是辽东都地广人稀,这里更是如此。放纳哈出的蒙古部众在这里,谁都不放心,不放他们在这里,从哪里迁徙百姓?
没有人。就等于什么也没有。
不要因为敌人想让你什么事情,就去做。这固然是错的。但是也不能因为敌人的做法,改变原来的策略。否则战场上一些默契战,从何而来?
不管冯胜分析得如何对,都掩盖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他想要对脱因帖木儿下手,取得一场胜仗。那是私心多于公心的。虽然他也揣测元廷就在这附近。
毕竟大明情报知道元廷就在东蒙古,但是东蒙古太大,更何况,而今的元廷已经恢复了游牧状态,他是移动的。所以,而今元廷距离这里不远。但是大军已经没有能力,再来一次奔袭了。
即便,冯胜知道,他如果能将元廷给端了,那就是灭国之功。
他也只能微微一叹,说道:“何夕,这一句话,我当你没有说过,快去办事吧。”
何夕答应一声,就下去了。不过,何夕说过的话,又怎么能够当做没有说过啊,冯胜,蓝玉,傅友德都是有心之人。在何夕不知道情况之下,已经有无数夜不收,锦衣卫,还有其他各路探子,奔波在草原上,在圈定的地区之内,寻找元廷存在的踪迹。
下一场大战,已经在提前酝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