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玄幻小说 - 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在线阅读 - 14十二大人物评选

14十二大人物评选

    成为办公室风云人物的这几天时间里,陈慕武的第二篇论文写作进展缓慢,勉强把三个场方程精确解的英文版论文敲了出来。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一边翻着德英词典,一边把英文版的论文逐字逐句地翻译成德文。

    德语勉强算是他穿越礼包中附带的福利技能,陈慕武掌握得还不太熟练,只能用这种笨办法。

    和爱因斯坦交流那次,他干脆是提前打好草稿,死记硬背下来的。

    好在现在终于没有琐事来拖延陈慕武的速度,因为每一天都有新的热点出现,他在办公室里的热度悄然消退了。

    一月六日,最新一期的《密勒氏评论报》新鲜出炉。

    原本这种用纯英文出版的周刊,主要的读者要么是全国各处租界里的洋人,要么是身在国外却想要了解中囯的洋人,在国人圈子里的影响有限。

    只不过今天的这期不一样,因为上面刊登了一个很有话题性的投票结果。

    去年的十月七号,《密勒氏评论报》在显赫位置刊登公告,并同时发放“选举票”,要求读者投票选举出“中囯当今十二位大人物”。

    这次的问卷调查,可以算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严格按照社会调查规范进行的投票,因而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密勒氏评论报》还深得一百年之后选秀节目的精髓,报纸每周出版一次,各个候选人物的票数和排名也随之每周统计公布一次。

    不过现在的观众们倒是很正常,没有出现为了给自家的小哥哥小jiejie投票,买大量饮料然后倒到下水道里的脑残粉。

    投过一次票的人,则会把下一期报纸上刊登的选票劵转赠给亲戚朋友,请他们也为自己心中的十二位大人物投上一票。

    在投票期间,胡适还曾在自己主办的《努力周报》上发表了《谁是中囯今日的十二个大人物》一文,对正在进行的选举提出了批评。

    他认为《密勒氏评论报》是英文周报,主要行销于寓居中囯的美国人和其他英语人士之间,“故这种投票只可以表示这一派人的倾向,本不值得什么严重的注意”。

    也不知道这位大文学家的本意是真想批评这次投票,还是想跳出来刷一刷自己的存在感。

    反正自打胡博士的批评文章发表之后,他反而“因祸得福”,在排行榜上的位次也跟着上升,从第十三名升到第十二名,并一直保持在这个位置,直到投票结束。

    新年第一天,也就是爱因斯坦在工部局讲学的那日,投票截止。

    然后经历了一周时间的紧张统计,随着新一期《密勒氏评论报》在今天出版发行,最终的投票结果也迎来了公布时刻。

    陈慕武对这個投票结果并不怎么感兴趣,倒是同办公室里的其他同事们兴致盎然,每个人都高举报纸,相互讨论着自己的投票人选和最终结果之间的出入。

    那情形,让他有一种大家都人手一张拿着彩票,看着报纸上的彩票开奖信息兑奖一样的既视感。

    出于心底的一丝好奇,陈慕武也瞟了一眼投票结果,前十二位上榜的大人物中,光是军阀、政客和官员就占了八个【1】。

    其余的四人中,除了第十二位的胡适,还有名列第六位的北大校长蔡元培,第八位的大实业家张謇,以及第十位的宗教届人士余日章。

    陈慕武原本以为,这个投票和自己毫无关系,打算继续在单位里晨钟暮鼓地混日子。

    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很快就会和上述人物中的几位产生联系。

    ……

    一月十号,陈慕武终于在打字机上敲完了德语论文的最后一个句点。

    检查无误之后,他带着两枚封好的西式信封,在上班前走到离单位最近的中华邮政仩海总局火车北站支局,在柜台办妥了寄信业务。

    两封信依然照旧,一封寄英国的《哲学杂志》,一封寄德国的《物理学年鉴》。

    显然陈慕武还不知道《哲学杂志》编辑部发生的那件狗屁倒灶的龌龊事,不然他绝对不会给这个狗眼看人低的白狗子期刊再投任何一篇稿件。

    有人或许会问,为什么他不向后世两大顶级物理期刊《现代物理评论》和《物理评论快报》投稿?

    拜托,在如今这个年月里,前者根本就还没有创刊,而后者的前身《物理评论》虽然已经发行了将近三十年,可眼下还仅仅是一本花旗丑国小期刊而已。

    世界物理中心仍在欧洲,美国想要在理论物理方面没有话语权,还要等到德国大范围迫害犹太人,以及小胡子闪击波兰,让欧洲大陆的战火重燃。

    两封信的邮资,加上寄挂号和快信的费用,一共花了陈慕武大洋一块八角。

    要知道就在今年,鲁迅在天子脚下,首善之地的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买了一座六间房的小院,也才花了八百块银圆而已。

    2022年寄一封国际挂号信的开销为:邮费六元,挂号费十六元,加在一起一封信拢共二十二元,九百封也才不到两万块钱。

    这点儿钱别说是邶京市中心,就是在房价最便宜的密云平谷,甚至是燕郊,连一平米都买不起。

    民囯时期大洋的购买力真是复杂,要不是亲眼所见,陈慕武一个后世人怎么也想不出,寄九百封国际信件的开销,居然和买一座院子的价钱等值。

    他离开邮局,拿着今天的报纸刚走进办公室坐下,茶叶水还没来得及泡上一杯,单位的门房就拿着一封电报闯了进来:“陈工程师,有你的一封信。”

    这个门房早就把铁路管理局内的每一名职员的名字和长相记在心中,为的就是能在平日里给各位帮个忙跑个腿儿,赚些体己钱买酒喝。

    陈慕武也深谙其中的门道,因而他从从外衣口袋里摸出刚刚寄信时,柜台找回的两枚一角银毫,想了想又悄悄放回去一枚,放到了门房手上:“多谢你了,这个你拿着。”

    “这怎么好意思!”

    “覅客气!收下吧。”

    “那就,谢谢陈工程师了!”

    *****

    【1】笔者注:我也不知道这些人里哪个是可说哪个是不可说,因而省去了具体名单,有兴趣的读者大大可以去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