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飞眼三国在线阅读 - 品茶论英雄

品茶论英雄

    艳阳下,有几片乌云从西北方向飘来。

    “使君,来,品尝一下小青柑。这是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清冽而不失厚重,汤色如金,比那妃子笑还要珍贵些。”

    “好茶!何为妃子笑

    刘备尴尬地问道,好在小亭的阴影隐盖了他尴尬的笑容。

    “妃子笑是岭南水果荔枝的一个名贵品种,不易保存。

    所以运到这里,必须用冰盒装好,然后用轻骑快马,通过驿站时换人换马货不停,顺风送达。”

    “这水果果皮糙厚,果rou少,果核大,只是一兜儿甜水。所以珍贵,只是因为运输的过程太过麻烦。

    这水果百姓是吃不到的,甚至没听说过。只有某个特定的妃子,才能享受到这种待遇。”

    “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刘备磨叨一句,仿佛自言自语。

    “说得好!就像有人喜欢包包,价值数十百万,难能可贵那种。

    好端端的一个女子,不惜千方百计,绞尽脑汁,宁可卖身就地取财也志在必得一个昂贵却百无一用的包包。

    简直是‘包倾天’啊!”

    “看看我们自己的水果,秦冠、花牛、富士苹果,磨盘柿子,还有被新西兰人偷去借种的猕猴桃,哪个不是风味十足,rou厚汁甜,可以大快朵颐?

    相比之下这荔枝,真没优点!

    有好事者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舔狗啊!”

    “老子曰,不贵难得之物,使民不为盗。

    小盗唯物,大盗窃国。

    荔枝这种水果,是亡国物,有烽火戏诸侯同样的效果。”

    曹cao说:“谈到治国,非英雄不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刘备问:“谁能做到呢?”

    曹cao指了指刘备,又指了指自己,说:“当今天下英雄,就咱俩行!”

    刘备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

    刘备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曹cao笑道:“丈夫亦畏雷乎?”

    刘备说“如果是青梅煮酒或可提神壮胆,茶不具此功能。”

    曹cao抚手大笑,信刘备不过尔尔。

    “也是,当年云长温酒斩华雄,豪气冲天,一战成名。若真的以茶代酒,则无法成为美谈了。”

    三国时期的茶,跟现在的茶相同也有不同。

    相同的地方是,都是用茶树的叶子制成。不同的是,三国时期饮茶的方法。

    先把茶用糯米粘合制成茶饼,有点儿像现在的普洱茶。

    喝的时候先在瓷器里碾碎,再用热水冲泡,实际上是一种连沫子一起喝下去的汤汁。

    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会在冲茶的时候加上葱、姜、薄荷一类的刺激性佐料,不知是喜欢那个那种风味还是为了治病。

    想想那个味道,令人心里发冷又浑身冒汗,真的令我们现代人无法接受。

    茶,起源于上古,神农的时候就有了茶,神农尝百草,茶也是百草之一。

    经过了多少年代的变迁,饮茶的方法也变化。最早的茶是用来做菜的,是用来治病的。可以蒸着吃,煮着吃,也就是煎茶。

    《荈赋》是晋代杜育的赋作,对茶和茶道之解成为唯美。

    荈,老茶,秋茶也。

    《荈赋》详述了自茶树生长至茶叶饮用的全部过程。

    从“灵山惟岳”到“受甘霖之霄降”是写茶叶的生长环境、态势及条件。

    自“月惟初秋”至“是采是求”描写了尽管在初秋季节,茶农也不辞辛劳地结伴采茶的情景。

    写到烹茶所用之水当为“清流”,所用茶具,无论精粗,都采用“东隅”(东南地带)所产的陶瓷。

    如法炮制,烹出的茶汤有“焕如积雪,晔若春敷”的艺术美感。

    饮茶后会得到“调神和内,倦解慵除”的奇妙功效。

    茶圣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隐于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经》三卷,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种植、采制、烹饮、器具等皆有论述,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荈赋》,成于晋。

    “灵山惟岳”指的是秦岭。

    “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提示所用之水取自岷江流域。

    这充分说明,三国时期饮茶在蜀汉之地已非常流行了。

    末世吴主孙皓喜欢大宴群臣,宾客们至少都要饮七升酒。大臣韦曜的酒量只有二升,孙皓对他破例,担心他因不胜酒力而出洋相,就偷偷赐给他茶来代替酒。

    以茶代酒的根源找到了,现在酒场上不流行以茶代酒,因为那理由不是“开车了”就是“吃头孢了”,双方都无聊。

    前面说过,茶,起源于上古,神农的时候就有了茶。

    神农尝百草中毒,茶解之。

    那时候,五谷和杂草,药物和百花混杂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能治病,哪些会要命,谁也不知道。

    神农氏不惜自身安危,亲尝各种木,以辨其味,以明其效。

    一日,他尝到一种草叶,口干舌麻,头晕目眩,全身乏力。

    于是他放下草药袋,背靠一棵大树斜躺,稍事休憩。

    一阵风过,他似乎闻到有一种清鲜香气,抬头一看,只见树上有几片翠绿的叶子冉冉落下,树叶青嫩可爱,气味芳芬。

    始于习惯,他就信手拾起一片放入口中慢慢咀嚼品尝。此物味虽苦涩,但有清香回甘之味。

    食后气味清香,舌底生律,精神振奋,且头晕目眩减轻,口干舌麻渐消。神农氏由此断定此物有解渴生津、提神醒脑、解毒的功效,于是茶被发现了。

    蜀汉时期最牛的茶人是诸葛亮,称“茶祖”。这肯定是后来卖茶者讲故事加持的,因为茶圣称号已经被几百年后的陆羽占用了。

    将诸葛亮奉为茶祖的,主要是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

    孟获第七次反叛了,诸葛亮要做的只有一件事,七擒孟获。

    离开西洱河,沿哀牢山南进途,由桃花江畔的桃叶渡口过江。

    天有不测风云,江中瘴气凸起,士兵们纷纷中毒晕倒,生命垂危。

    诸葛亮苦思冥想,眼前闪现出一部书《神农本草经》,“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遇荼而解之。”

    终于找到了瘴气的解药——茶叶。

    诸葛亮让人将茶叶烹煮后,将茶汤给晕倒的士兵喝下。士兵连喝两天,恢复了过来,精神比以前更加饱满。

    诸葛亮看到茶叶如此神效,即命王平、吕凯率军士以当地蛮濮人为向导,到哀牢山中采购。赵云、魏延率兵过江后,分兵两路围歼蛮兵,于盘蛇谷第七次擒住孟获,终于平定南中。

    另有说法,诸葛亮率兵到云南勐海的南糯山,士兵们因水土不服,很多都得了眼疾。

    诸葛亮便把一根拐杖插到山上,变成了一棵茶树,他教士兵们采茶叶煮水喝,然后眼疾就好了。

    诸葛亮学把种茶之法传授给当地人,人们开始食茶、饮茶,以茶生计,生活得到了改善。

    为了纪念诸葛亮,当地人把他奉为“茶祖”,把南糯山称为“孔明山”,把茶树称作“孔明树”。

    人民太热爱诸葛亮了,因为他品格高尚。

    因为爱他,以他命名茶山、茶树,这样茶会更好卖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