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带你meimei入宫
书迷正在阅读:武侠:我会的武功有点多、重生柳树,打造万古最强部落、从特利伽开始穿越诸天、三界共主成长计划、人在华娱,开局带资进组、汉逆、诡异世界挂机求生、废土:超级制造工厂、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四合院之我真没想穿越啊
正德二年的夏天似乎比往年要炙热一些,又或者只是人们心理上觉得更加喧闹,总归是三天两头就有什么事情发生。 好许多人拿到了田产,这一口清凉之水灌下去,就连大明朝屁股下的火都弱了大半。 当然,这并不包括威宁伯王烜。 他这一趟差事干得才叫一个窝囊,县里的乡绅胥吏联合起来把他一骗,结果好好的一桩退出民牧的事宜给办成了一场以平叛为主题的军事活动。 即便民乱传得越来越真的分田的‘谣言’下成为了根浮萍,但威宁伯那孱弱得令人不得不震惊的办事能力还是凸显疑。 脑袋能不能保住的关键时候,男人的尊严被他放到了脑后,虽然皇帝也曾说过不要靠着旁人,但脑子再笨也知道皇帝最意的是把事情办好。 所以他依然接受了meimei王止的‘援助’,可以说后来五个县的退出民牧之事,他都只是‘代行’而已。 而他正常了以后,太仆寺卿王禀也不觉得难受了,一下子便顺利许多。就是王烜这个人,前面讲话,后面会改,前一天是一个想法,第二天又变了,反复如此,让王禀自然确信幕后有人。 他给皇帝的奏疏中也是这样讲的。 正德二年五月,威宁伯王烜回宫交差,连带着还把家中三千五百亩的田产交了出来,他甚至都没有去大明南洋公司换干股。 这让朱厚照都有些替他着急:明明出力干活了,最后为了保命还要把自己给搭上去。 不过转念一想,这威宁伯活儿干得不怎么样,但需要保命的时候总是会出奇招,这就说明所谓的幕后之人心思非常之活,而且这般作态基本是把‘我什么都不会,但我比忠心’这话贴了脸上。 再考虑到王越,所以真的拿民乱之事来收拾他……就是朱厚照也下不了这个决心。 最后只得奈的承认,人家给他安排的这个套儿,他得钻。 于是乎他忽然对王越那个聪明的孙女儿升起了兴趣。 ‘啪、啪、啪’,奏疏被他拿手上有节奏的轻拍另一只手掌,几番踱步之后,他开口:“威宁伯,” “臣。”王烜身子骨一抖。 皇帝哭笑不得,“你先起来。不必这样害怕,虽说你……这个,能力差了点儿,但毕竟忠心,勋臣能占着个忠字,朕怎样还是会优待的。” 王烜非得这样安慰这才心安,叩头说:“臣谢过陛下宽恕之恩。” “嗯,起来起来。”朱厚照招手,随后说:“天下人、百样多,有人能做、有人能说,还有些人,便似你这样,虽然不能做也不能说,但到底长着双眼睛不是?只要忠心,那你这双眼睛就是替朕看,这般去想,你也大有用处。” 威宁伯一听更加欢喜,连连点头,“是了,微臣对陛下忠心耿耿,不论看到什么就只顾诉陛下,旁得……微臣脑袋愚笨,也编不出来,嘿嘿。” 皇帝带着笑意和边上同样含笑的刘瑾对视了眼。 刘瑾笑眯眯说:“威宁伯是个贴心人。” “朕正需要这样的贴心人,你啊,也不要朝中或是军中担任什么职务了,朕看出来了,这是为难你,也是为难朕自己。正巧,眼下北直隶顺天府、保定府、河间府等各府州县都分田,但病久难医,田是不是真的分下去了,民生之困苦是否真的得到缓解,这都是两说之事。 便如你自己所说发生固安县的那些懊糟事,乡绅、县官、胥吏联合,上能欺官,下能虐民,就是朕这个皇帝有时候也被蒙鼓里。天下事朕不是全知,天下事朕也不敢不知,威宁伯,于这个意义上而言,朕可就要仰赖你的那双眼睛了。 当初,你的祖父王越是能率军纵横千里的大将,你比不得尔祖,但确属忠良之后,只要不忘记这四个字,威宁伯府便衰不了,这话乃朕所说,你记心里。” 威宁伯连日来因为引起民乱的忧惧终于此刻消散殆尽,不仅如此,皇帝此番言语,更有引其为心腹之意,所以心中难掩激动,朗声叩曰:“陛下教诲,微臣必当铭记于心!一刻不敢稍忘!” “好了,不要动不动就跪了。”皇帝稍显叹息,“要是保国公也能有你这样的心意,朕又何苦为难于他。威宁伯,你也是勋臣之后,你怎么看保国公?” 保国公朱晖这次风起云涌的分田之势中死报着自己那些‘来历不明’的田产,一直到给下去清查的人给参奏了,也还是死心不改。 就像当年被朱元章狠辣对待的那些开国功臣们一样,他们自诩有功,应当享国,皇帝对其严厉的时候,不仅不思己过,反而还觉得这是皇帝卸磨杀驴。 保国公真的来乾清宫哭过。 这件事,威宁伯也知道。 “微臣以为,保国公不能体会圣意,已属可救药之人。” “其父朱永当年是何等的勇武,北御蒙古、东征女真,世人都知其治军严肃,征伐所及之处,多有奏功。英宗、宪宗、孝宗三帝都对其颇为尊崇。弘治九年,他病逝于京,先帝还为其辍朝一日,不想才十余年功夫,竟成了这样……” “陛下,微臣虽然愚钝,但自小也被教过有功则赏,有过则罚的道理。上任保国公自然是军功赫赫,但宪宗皇帝将其抚宁伯之爵进为抚宁侯,成化十五年又进其保国公,成化十七年,准世袭公爵,弘治四年,孝宗皇帝封其为太师,位望尊崇,人能比,这些赏赐足以慰其之功。再观今日,保国公不能感受陛下之忧,要以私心凌驾于公心,陛下正应罚其过错。” 朱厚照点点头,“你这番话也有几番道理。这样吧,你下去以后写一篇署名的文章放到《明报》之上,文章要漂亮,要把这些道理讲清楚。上任保国公弘治九年刚刚去世,朝廷要追其功、赠其死后之美名,大明的名将传上得有这么一号人物,但是父亲英雄儿子狗熊,这也是常有的事。” 皇帝用狗熊一词,也可见对保国公的厌恶了。 其实弘治年间,朱厚照就不喜欢他。 弘治十四年,保国公抵御火筛时,畏怯不前,反而回军治军不严,导致扰民过甚,这不是窝里横么? 所以廷臣御史交相弹劾,只是孝宗皇帝不予追问,蒙古后来反正也退兵了,此事就过去了。那是他命好,万一出什么大疏漏,当时还是太子的朱厚照就是拼着违逆孝宗皇帝的意思,也要治他一治。 等到了正德二年的眼下,他要是老实待着,朱厚照也不会去管他,毕竟一个勋臣、还是国公,如果只是一心求个富贵翁当当,皇帝是不能够轻易就治他罪的,不然也显得过于刻薄寡恩了,但他大势之中,明显自诩身份功劳、非得和皇帝闹上一场。 相当于有一种,你皇帝也要顾及顾及影响、不能就这样草率处置我一个公爵的放纵姿态。那朱厚照定然是饶不了他。
威宁伯没有多余的想法,他现是认准了皇帝怎么说他怎么说,双方之间的情感和信任铺垫到这个程度也不容易,所以他不会轻易破坏。 “是,微臣遵旨。” “对了,查看各地分田情况之事,你不要忘了。” “陛下放心,微臣晓得的。” “好。”朱厚照摸了摸下巴,他心中还想着另外一件事,“下次进宫,记得带上你那个meimei一起来。” 王烜一愣,刚要说什么,却见皇帝已经转身去了偏殿,而声音也是自远及近传来, “放心,朕只是好奇而已。” “臣,领旨。” 王烜就这样退出去了。 至于那三千五百亩的土地,皇帝什么表示也没有。 朱厚照是不会收的,威宁伯自然有自己的考虑,想要彰显自己的忠心,但白白收下,就会显得皇帝以势压人,逼着人家交出自己的家财。 这实是没必要。 威宁伯府,王烜把入宫的细节诉了meimei王止。 其中最叫王止意的,不是什么田产,而是皇帝要其入宫,忽然听闻此事,她的心也乱了一下。 “……也总归是有这么一天,今上聪慧过人,二哥要瞒也是瞒不住的。” “那这田……” 王止做主了,“献出去的东西没有再拿回来的道理,否则岂不是显得很假?但圣上不要显然是不想为了这一点而丢了名声。既然如此,府里还是照常租给佃户耕种,不过原先归属我们的粮食便不进府库了,拿到京师来,送到南城的私塾去吧,那里穷苦的孩子多。” 王烜倒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办法,“这样陛下必定喜欢。不过咱们府中的用度就得减减了。” 王止丝毫不担心,“二哥也该越发了解陛下了。若真有一天,大明的威宁伯过得拮据了,最先来接济的反而是陛下。” “还会这样?” “会的。你瞧朝中那些不争财的大臣,陛下反而想方设法,还立了个特别俸禄的名义给他们银子。” “meimei果真是比我这个当二哥的聪明。也难怪陛下想要见你。” 王止捏着手,她再怎么镇定,可那毕竟是皇帝,其实心里还是有些紧张。其实她也想象过当今天子的模样,这些年来更是一直看他做这些事… 她心中,这一位即便不如汉武唐宗,那也是汉宣帝、唐宪宗那样的君主。她自小史书,对于这样英明的帝王其实是心向往之的,如果不是女儿身,她定会争这威宁伯的爵位,到时辅左这般帝王,那真是可以青史留名了。 可惜。 “二哥……” 阁楼上,望着远处的倩影背对着里面的人发声。 “啊?” “入宫的事,既有圣意就不能拖得久,否则会让陛下觉得是我不想见他。” 王烜摇头,紫禁城可真是个讲究地儿,弯弯绕绕也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