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袁术
袁术这几天有点心烦,刘澜要打孙策的消息传的满城风雨,而袁术的态度却让寿春上下大为不满,一致认为就算不保孙策,也一定要爆柴桑,为此不仅儿子袁耀来向他施加压力出兵帮助孙策,就连张勋和阎象都以递辞呈的方式来逼他就范。 不得已,袁术在诸将的逼迫之下终于松了口,最少不在似以前那般强硬表态,要看刘澜给孙策好看,可现在袁术在内部的胁迫下不得不改变初衷,就像他对杨弘说的那样,他妥协,完全是因为根基在淮南,而他们又怎么可能容忍刘澜取得柴桑的控制权,这个时候他就算想继续坚持下去都不行,不然淮南世家群情激奋起来,那可是要动摇根基的。在丹阳和徐州之战后,袁术必须要考虑淮南氏族的不满情绪。 当然,就像他对杨弘所说那样,虽然点头答应了各方面会出兵帮助孙策,可他却并不甘心,柴桑不能丢,但并不等于孙策一定要去管,为此他特别向杨弘寻求办法,而后者则干脆提议一旦刘澜对孙策起进攻,可以提出一个坐山观虎斗的办法,待两虎相争过后,再一举驱刘澜与淮南,并除孙策这一大患,或逼其再归寿春。 袁术对如此提议大为赞赏,而与杨弘在定下如此基调之后,也就不在担忧刘澜可能对柴桑的威胁了,至于刘澜什么时候攻打柴桑更不去理会。 第二日,议事厅中,众人集结,所有人都以为袁术是要商议支援孙策之事,却没想到袁术提也没提,反而一开场就由杨弘提出了关羽刘澜进入濡须河建立坞堡这一事情,张勋等人还没开口表反对意见,袁术便已经拍板决定,就此原本要商议支援孙策的议题便变成了如何处置濡须坞的一事,最少在商讨不出应对之策前,孙策这事也就没什么希望了。 议事厅内,数十火盆被点燃,温暖如春,数十人分作两边,每个人席前都是一张木枰,桌上摆着温酒和炖rou,但一个个却挺直着腰板,神情肃穆,却没有一人端起酒樽,更没人去吃rou,一个个都关心着柴桑的局势,谁还有这个心情? 可在主位之上的袁术,却不同,有吃有喝,一点也不急,直到吃饱喝足之后,才对众人缓缓道:“前几日得到消息,刘澜派出吕布降将张辽,加上张颌率领的大半徐州精兵,大约三万人,从秣陵出,向濡须水而来,当时杨弘长史就怀疑刘澜的真实意图就是在濡须坞驻军,现在已经可以确定了,杨长史的猜测得到了证实,张颌正在濡须坞修建坞堡,看样子是打算长期逗留了,如果让他们站稳脚跟,那对我淮南将是一大威胁,在此危难关头,大家畅所欲言吧,现在到底该怎么办?与刘澜再次撕破面皮,将张颌等人驱逐出淮南,还是隐忍,坐视不管?” 大家前几日都听说了张颌率军抵达濡须水的消息,当时就一直怀疑这是刘澜为将来夺取淮南做准备,只是因为刚刚结束的徐州之战,心有余悸才放任不管,侥幸着张颌这次抵达濡须水只是巧合,并非是要在此驻扎,可现在从消息来看,彻底证实了他们的想法,张颌何止是要驻扎,而且是要长期驻扎,那么刘澜的战略已经很明确了,下面就是看怎么应对了。 看着一众人在下面嘀咕,商议的对策,袁术一脸志得意满的样子道:“我呢,这里有上中下三条应对之策,大家看看,到底该如何抉择。上策,先放任不管,暂时不与刘澜撕破面皮,待坞堡坚持,派一奇兵奇袭之,使其耗费人力物力后空手而回,如此一来,很可能招致我军与刘澜的再次战争,不得不慎。至于中策,放任不管,坐视刘澜在濡须坞建立坞堡,避敌锋芒,待刘澜无法分身之际,大举进攻,驱逐刘澜在濡须水之军!下策则是则是现在便即出兵,攻打张颌,如此一来同样可能招致我军与刘澜的再次战争。 袁术告诉众人的三个选项,下策最不可选,与其选择下策,还不如选择上策,而如果在上策和中策做出抉择,选出一个选项就有些难了,或者说各有各的想法,可其实呢,这两策又可视作一策,只是保守一些之人,或者说在徐州之战时被刘澜的徐州军杀怕了,现在好不容易谈和了,实在不想再与刘澜撕破面皮了,而军旅之人则与这些淮南世家看法不同,人家都欺负上门来了,如果还坐视不理,那等人家进了家门,就更别指望能将人家撵出去了。 大家都明白,张勋等人的说法是对的,趁对方坞堡没有建成,没有太强的抵御能力时,一举将其赶出淮南才是正理。 所以袁术的三条建议,其实就是想知道大家是要选择第一条,让刘澜的人先忙活着,在坞堡建成之前给他破坏就是了,要么就选择第二条,不出一兵一卒,再刘澜与其他势力起冲突时,突然袭击,这一条是最没有魄力的选项,但也是目下最为稳妥的选项。 这时,主簿阎象起身道:“主公,请听卑职一言。” 袁术点点头:“阎主簿但说无妨!” “阎象乃袁术后将军府主簿,向来最清楚他的真实打算,可在这件事情上,他却没有提前听到一点消息,反而看起来杨弘一早就知晓了内情,那么从中判断,尤其是以他对袁术的了解,虽然他现在对刘澜有些余悸,但如此丢脸的事情,他怎么可能容忍,这事一旦被世人所知晓,袁术居然放任刘澜大将张颌在眼皮子底下立起了一座坞堡而坐视不理,这是何等打脸的事情啊,所以八成袁术现在就盼着有人能提个上策的建议,而从他选择两条本来相似的选项上来看,也是明显偏向上策的,不然也不会把他列为上策,揣摩透了袁术想法的阎柔走到大厅中央,看了一眼众人,才向着袁术施了一礼,道:“主公, 袁术这几天有点心烦,刘澜要打孙策的消息传的满城风雨,而袁术的态度却让寿春上下大为不满,一致认为就算不保孙策,也一定要爆柴桑,为此不仅儿子袁耀来向他施加压力出兵帮助孙策,就连张勋和阎象都以递辞呈的方式来逼他就范。 不得已,袁术在诸将的逼迫之下终于松了口,最少不在似以前那般强硬表态,要看刘澜给孙策好看,可现在袁术在内部的胁迫下不得不改变初衷,就像他对杨弘说的那样,他妥协,完全是因为根基在淮南,而他们又怎么可能容忍刘澜取得柴桑的控制权,这个时候他就算想继续坚持下去都不行,不然淮南世家群情激奋起来,那可是要动摇根基的。在丹阳和徐州之战后,袁术必须要考虑淮南氏族的不满情绪。 当然,就像他对杨弘所说那样,虽然点头答应了各方面会出兵帮助孙策,可他却并不甘心,柴桑不能丢,但并不等于孙策一定要去管,为此他特别向杨弘寻求办法,而后者则干脆提议一旦刘澜对孙策起进攻,可以提出一个坐山观虎斗的办法,待两虎相争过后,再一举驱刘澜与淮南,并除孙策这一大患,或逼其再归寿春。 袁术对如此提议大为赞赏,而与杨弘在定下如此基调之后,也就不在担忧刘澜可能对柴桑的威胁了,至于刘澜什么时候攻打柴桑更不去理会。 第二日,议事厅中,众人集结,所有人都以为袁术是要商议支援孙策之事,却没想到袁术提也没提,反而一开场就由杨弘提出了关羽刘澜进入濡须河建立坞堡这一事情,张勋等人还没开口表反对意见,袁术便已经拍板决定,就此原本要商议支援孙策的议题便变成了如何处置濡须坞的一事,最少在商讨不出应对之策前,孙策这事也就没什么希望了。 议事厅内,数十火盆被点燃,温暖如春,数十人分作两边,每个人席前都是一张木枰,桌上摆着温酒和炖rou,但一个个却挺直着腰板,神情肃穆,却没有一人端起酒樽,更没人去吃rou,一个个都关心着柴桑的局势,谁还有这个心情? 可在主位之上的袁术,却不同,有吃有喝,一点也不急,直到吃饱喝足之后,才对众人缓缓道:“前几日得到消息,刘澜派出吕布降将张辽,加上张颌率领的大半徐州精兵,大约三万人,从秣陵出,向濡须水而来,当时杨弘长史就怀疑刘澜的真实意图就是在濡须坞驻军,现在已经可以确定了,杨长史的猜测得到了证实,张颌正在濡须坞修建坞堡,看样子是打算长期逗留了,如果让他们站稳脚跟,那对我淮南将是一大威胁,在此危难关头,大家畅所欲言吧,现在到底该怎么办?与刘澜再次撕破面皮,将张颌等人驱逐出淮南,还是隐忍,坐视不管?” 大家前几日都听说了张颌率军抵达濡须水的消息,当时就一直怀疑这是刘澜为将来夺取淮南做准备,只是因为刚刚结束的徐州之战,心有余悸才放任不管,侥幸着张颌这次抵达濡须水只是巧合,并非是要在此驻扎,可现在从消息来看,彻底证实了他们的想法,张颌何止是要驻扎,而且是要长期驻扎,那么刘澜的战略已经很明确了,下面就是看怎么应对了。 看着一众人在下面嘀咕,商议的对策,袁术一脸志得意满的样子道:“我呢,这里有上中下三条应对之策,大家看看,到底该如何抉择。上策,先放任不管,暂时不与刘澜撕破面皮,待坞堡坚持,派一奇兵奇袭之,使其耗费人力物力后空手而回,如此一来,很可能招致我军与刘澜的再次战争,不得不慎。至于中策,放任不管,坐视刘澜在濡须坞建立坞堡,避敌锋芒,待刘澜无法分身之际,大举进攻,驱逐刘澜在濡须水之军!下策则是则是现在便即出兵,攻打张颌,如此一来同样可能招致我军与刘澜的再次战争。 袁术告诉众人的三个选项,下策最不可选,与其选择下策,还不如选择上策,而如果在上策和中策做出抉择,选出一个选项就有些难了,或者说各有各的想法,可其实呢,这两策又可视作一策,只是保守一些之人,或者说在徐州之战时被刘澜的徐州军杀怕了,现在好不容易谈和了,实在不想再与刘澜撕破面皮了,而军旅之人则与这些淮南世家看法不同,人家都欺负上门来了,如果还坐视不理,那等人家进了家门,就更别指望能将人家撵出去了。 大家都明白,张勋等人的说法是对的,趁对方坞堡没有建成,没有太强的抵御能力时,一举将其赶出淮南才是正理。 所以袁术的三条建议,其实就是想知道大家是要选择第一条,让刘澜的人先忙活着,在坞堡建成之前给他破坏就是了,要么就选择第二条,不出一兵一卒,再刘澜与其他势力起冲突时,突然袭击,这一条是最没有魄力的选项,但也是目下最为稳妥的选项。 这时,主簿阎象起身道:“主公,请听卑职一言。” 袁术点点头:“阎主簿但说无妨!” “阎象乃袁术后将军府主簿,向来最清楚他的真实打算,可在这件事情上,他却没有提前听到一点消息,反而看起来杨弘一早就知晓了内情,那么从中判断,尤其是以他对袁术的了解,虽然他现在对刘澜有些余悸,但如此丢脸的事情,他怎么可能容忍,这事一旦被世人所知晓,袁术居然放任刘澜大将张颌在眼皮子底下立起了一座坞堡而坐视不理,这是何等打脸的事情啊,所以八成袁术现在就盼着有人能提个上策的建议,而从他选择两条本来相似的选项上来看,也是明显偏向上策的,不然也不会把他列为上策,揣摩透了袁术想法的阎柔走到大厅中央,看了一眼众人,才向着袁术施了一礼,道:“主公,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