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佑明荣光在线阅读 - 第四百五十一章:优异的答卷

第四百五十一章:优异的答卷

    咳,游戏宅做完了,现在回复正常更新。

    以下为正文:

    关于睢阳城战役,崔爱明当然知道的不会这么详细。实际上,今他这才是第一次听睢阳城战役的名字。

    但题目附赠的详细明以及睢阳城周边地图不就是给像是崔爱明这样的人准备的吗?

    所以即便崔爱明今这才是第一次听闻睢阳城战役,仍然不妨碍他对这一场战役进行评牛而毫无疑问的,崔爱明给出了一份十分完美的回答:

    “睢阳城之战,表面上来看,不过是一城一地的得失。可实际上,睢阳城乃是当时江淮门户,若叛军想要攻进江淮,睢阳城便是叛军们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点。”

    “若叛军绕开睢阳城直取江淮一带,则后勤必当会被睢阳城阻断,到时这十二万兵马便成了无根之木,早晚会被困死在睢阳城内。”

    “可以睢阳城战役,是真正决定了江淮一带不会陷落的根本。”

    原本答案写到这里其实也就足够了。

    都是一些野路子出身,并且在这之前还都没有接触过带兵打仗的事宜,能够看出来睢阳城是江淮门户,是叛军必须攻打下来的点位,就已经可以在这一道题上拿到满分。

    崔爱明不同。由于其年少时在朝鲜受到过的良好教育,让他从关于睢阳城战役结束后的史实即在上海,再一次的写出来了一些答案。

    “江淮一带的得失,乃是安史之乱中,唐朝能够最终平息叛乱的最重要根本。江淮一带,从古至今便是税赋重地。正是有了睢阳城十个月的坚守,才能够让唐王朝从江淮地带中收取到了足够的税赋用来召集军队歼灭叛军。”

    “若睢阳城陷落过早,江淮地区过早落入叛军之手,唐王朝最终必定会走向灭亡。”

    答案写到这里,已经是妥妥的能够拿到额外分数。

    毕竟武举又不是后世的应试考试,做一道数学题,你不管是用一元一次方程式做还是用微积分做最终这道题分数就摆在这里。

    科举,尤其是这一次崇祯改革的武举,从来就没有将最高分定的很死。

    表面上这一道题是一道十分的大题,但人家崔爱明写出来了标准答案之外的答案,皇帝要给崔爱明额外加上十分,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问题。

    没有任何人会跳出来在这一点上指责皇帝。

    崇祯顺着卷子一道一道看下去,当真是越看越满意。

    后面得到题,有一些是跟睢阳城这样,分析一场战役所带来的影响,也有题目是给出了具体一场战斗中的各种详细数据,让你扮演其中一方,用纸和笔进行一场沙盘推演。

    换句话,就是给你一个马后炮的机会,让你一,设身处地,换做你,究竟应该怎么来打这场仗。

    毫无疑问,崔爱明的答案都是很令人满意的。

    即便其中有些题目还是会有些瑕疵,可瑕不掩瑜,那好几道题都答出了标准范畴之外的答案的实力,已经足够让他向皇帝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是以,崇祯不得不狠狠夸奖自己几句。

    “当初朕怎么就能想到让那崔鸣吉把儿子移民到大明来的主意呢?朕实在是太厉害了!”

    也不怪崇祯这么高兴。

    实在是现如今的大明,在将领方面确实是有些尴尬。

    能够领兵打仗的人不少。曹变蛟、刘兴祚、金声、云凯旋等等。

    可真正能够用来当统帅的帅才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那些真正有才能的统帅,诸如袁可立、孙承宗这些人,无一不是年逾花甲,让这些年纪足够当自己爷爷的老人再跑去跟别人干仗,别崇祯不忍心,就算是忍心,崇祯也得成担惊受怕的,生怕这些老帅们在战场上一个不慎“嘎”的一声就过去了。

    更别现如今崇祯要进行军制大改革。现代化的装备装备到军队里面以后,带来的变化用脚丫子想都能想得到。

    抡着大片刀子砍人跟端着枪biubiubiu的射人能够一样吗?

    不管是从兵种安排、战场应变,都是一门门崭新的学问。

    尤其是大明身上背负着的包袱实在是太重。

    后世我国那些优秀草根将领都是怎么起来的?谁人不是从一场场血与火的试炼中成长起来的?谁没吃过败仗?谁没被人撵的满街跑?

    现如今的大明有这样的成长环境?没樱

    大明不可能为了给这些草根将领们试错,就拿着大把大把银子跟士兵的命去让那些将领们玩。不光是不舍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国际地位。

    大明想要竖立自己的国际地位,就一定不能被某某某打的太惨。

    后世为啥漂亮国军事实力那么强但仍然被兔子看不起?

    还不是因为在朝鲜半岛上以鹰酱为首的一大票马仔都被兔子拿着板砖从街头揍到街尾?

    这种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像崔爱明这样的年轻帅才扛起大梁。

    而崔爱明,很显然是有这种实力的。

    第一,他底子足够好。

    虽然朝鲜不算什么,但朝鲜的一等勋爵好歹也算是一方贵族,从立志要学武参军的时候就被不少这方面朝鲜的大拿们教育过。尤其是崔鸣吉自己就是个十分合格的老师。

    第二,他分足够好。

    从崔爱明交出的卷子可以看出来,他对于其中大部分的战役其实都是今第一次接触到。但就是这样,他仍然可以很精确的分析出来局势,判断出来形势。即便是有着教育打底,也难掩其自身的才华。

    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他足够年轻。

    不得不承认,在改革的战车上,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尤其他还是出身朝鲜,在大明没有任何利益纠缠,并且其思想也没有日久长形成的惯性。

    对于新鲜事物,年轻,就代表着更容易接受。

    这样一个完美的日后大明军方领军人物,还是被崇祯自己从朝鲜挖过来的,那崇祯自己好好的夸夸自己没什么毛病吧?

    至于夸崔爱明?哼,年轻人,不经夸,这种容易让人骄傲自大的夸奖,还是留给崇祯自己一个人吧。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