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父皇,您造那么多宝船做什么?(求订阅,求月票)
“大郎,英国公的身体怎么样?可好些了?” “回禀父皇,因为天气转暖,英国公的身体已经好些了,昨日儿臣去探病的时候,他还从病榻上起来,到了二门外迎接。儿臣看他的气色不错,也不怎么咳嗽了。” “好好,这就好......他的病耐不得寒,冬天的关过了问题就不大,不过顺天府这里终究是太冷了。陈理,要不就趁今年天暖的时候,给你爹挪个暖和一些的地儿?” 朝堂之上,大宋官家赵楷向儿子赵论问起了昨儿去英国公陈记的别院忆庄探望病人的事儿。言语之中,对陈记的病情显得非常关心,还和陈理说起了给陈记换个养病之处的事儿。 陈记得的是肺病,具体是病毒引起的还是细菌引起的也不好说,但肯定不是肺癌,因为他得病有些年头了。每到天凉的时候就发病,天一暖就缓解。 前些日子天凉的时候大发了一次,差一点就风光大葬了,但还是挺过来了。 听见赵楷的问题,今儿也在朝堂上的知顺天府事陈理心头就是一暖,但同时也有点担心。 虽然赵楷不禁止诸王和大臣结交,甚至还有点鼓励这事儿。但是陈记这个级别的重臣,除非和某位大王有亲,否则还是会诸王,特别是赵王、秦王保持一点距离的。 譬如岳飞,他儿子岳云和赵评关系那么好,但他却绝足不登秦府之门,秦王赵评也从没有到访中山王府......哪怕秦王府和中山王府就在一条街上。 所以陈理也不知道赵论登门探病之后,赵楷会有什么反应?毕竟赵楷这个“疯官家”的路子,别人是很难看明白的。 “官家,”陈理连忙出班上奏,试探着说,“臣正有此意,所以臣想告个假,陪着臣父南下养病......” “告什么假?”赵楷摆摆手,笑道,“给你换个官就是了......你去当福建路安抚使兼知泉州事吧!” 陈理心里那个高兴啊! 升官发财啦! 福建路安抚使可比知顺天府事大,知泉州事也比知顺天府事肥......现在的泉州可是南方海贸的中心! 当然了,陈理也不是想去泉州捞多少钱,真正让他感到高兴的是赵楷的态度。 赵楷的态度决定一切啊! 陈理正准备拜谢皇恩的时候,赵楷又开口说话了:“陈理,朕让你去福建可不全是为了让英国公能有个暖和的去处养病。朕知道你有才干,又愿意做事,所以想让你去福建把泉州宝船厂的事情管好。” 赵楷说的宝船厂当然是建造宝船的厂了。而所谓的宝船,虽然用了明朝下西洋的宝船的名号,但却没有那么大(没有大号宝船大),仅仅是2000料的大号福船。大小和之前的神舟系列海船差不多,但是质量却好了许多,选用了产自东北的柞木(橡木)、产自天南宣化府(后世的暹罗一代)的胭脂木(柚木)以及产自两广的铁力木。 另外,宝船的船型也在神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改进——神舟采用了隔舱板的设计。而宝船则采用了船肋骨的设计,不仅更加坚固,而且储物空间也更大。 而且宝船还重新设计了炮甲板,还选用了最新式的5斤和10斤青铜炮作为舰载火器,战斗力也更加强大了。 最重要的改进,则在于生产方面......神舟系列的大帆船虽然也有比较固定的船型,但是却没有采用标准化和批量化的生产方式。所以产量很低,质量也参差不齐。 而标准化和批量化的问题,在宝船生产时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从洪武二十年开始,赵楷就命人在辽东的复州,山东的胶州,东南的南京、上海、泉州、广州等处开办宝船厂,专门用来建造用于远航的宝船。 其中位于复州、南京、上海的三座宝船厂是由海军都统制司直接负责的。 而位于胶州、泉州、广州的三座宝船厂,则是由山东、福建和两广的安抚使司负责的。 经过10年发展,3家隶属于海军的宝船厂已经比较上轨道了,都各自拥有了20个干船坞。年产量都达到了二十条以上。 但是广州、泉州、胶州的3家宝船厂搞得不怎么好,干船坞的数量虽然也不少,但是产能和质量都不能和海军船厂相比。 陈理听了赵楷的“最高指示”,连忙揖拜一礼:“臣必不辱命!” 赵楷点点头,又对赵王赵论道:“大郎,胶州的宝船厂也不太好。要不你去当山东路安抚使,兼知胶州事,把胶州宝船厂好好整顿一番。” 胶州就是后世的青岛一带,原本分属于密州和莱州,在当地还有一个板桥镇商港,是北方的第一大港。 在两宋归一和黄淮分流后(黄河由海州入海,因此造成了海州湾的泥沙淤积),板桥镇的发展极快,所以赵楷就在板桥镇周遭的胶州湾设立了胶州,作为山东路安抚使司的驻地。 在洪武二十年时,赵楷又命人在胶州湾建立了黄岛宝船厂,由山东抚司管辖。 不过胶州船厂和泉州船厂还有广州船厂,因为是由抚司而不是海军管辖,所以在造船技术、质量管控上都比较差——海军有专门的造船学堂,培养的造船军官都有相当于“高二”的数理化,又学会了军队的那一套管理方法,他们造出的宝船虽然成本比较高,但是质量都是很有保证的。而且还能进行标准化(相对)的生产,是三个地方船厂不能相比的。 “父皇,”赵论其实不大想离开顺天府去山东任职,现在可是储位之争的关键时刻啊,“海军的3个宝船厂已经够用了,3厂合计的年产量已经可以达到60条了,再有一两年,就能年产120条船了......已经够用了。” 这可是一年生产120条宝船啊! 如果胶州、广州、泉州船厂的年产量也能达到120条,那总产量就是一年240条,海军根本不需要那么多船! “够用吗?”赵楷笑吟吟看着儿子赵论,“大郎,你知道朕要那么多宝船是做什么用的?” 赵论笑道:“当然是为了远征罗马所用了。” 赵楷点点头,笑道:“南帝赵谌日前上奏说,“他已经和天竺的拜上帝教会信徒所据有的海港城邦奎隆谈妥了,奎隆方面将会负责为咱们的西洋远征军提供补给。有了奎隆的补给,朕就能发起一场千舟西征了! 朕要集中宝船千条,载陆师20万,借到大食,远征罗马,一举铲除金贼之余孽!大郎,你可愿意为朕统领这支大军?” 赵论当然不愿意了......赵楷的这个远征计划怎么看都有点疯狂啊! 1000条宝船上的水手起码有10万,再加上20万陆师,那可就是30万大军! 那么多军队要跨越南洋、西洋,还要借道大食国去打罗马......这得花多少钱啊? 而且打下了罗马以后呢? 好像也占不住啊! 再说了,罗马有啥好的?连擦屁股纸都没有......而且地盘也不大,也不算富。你去征服罗马,还不如过大东洋去东洲大陆占点地盘呢!哪里好歹盛产黄金,好像还有白银和铜,食物也特别丰富,地上跑的是“牛肉”,天上飞的是“烤旅鸽”,水里游的是各种“鱼脍”。 土地据说也特别的肥沃,随便种种都能丰收......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里的“法兰克土著”和“英吉利土著”都特别的弱,除了黄金之外就不会炼别的金属了,也不会制作弓箭,只会投掷黑曜石短矛,也没有马。面对用神臂弓、瘊子甲和骆驼炮武装起来的大宋远征军,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 放着好好的东洲大陆不去征服,打什么罗马呀? 不过赵论也不敢忤逆赵楷的意思......他还等着当太子呢! “父皇,儿臣愿意为您踏平君堡,生擒斜保!” 精神可嘉啊! 赵楷满意的点点头,刚想说两句赞许的话,一旁的秦王赵评也站出来说话了:“父皇,儿臣也愿意为您远征罗马!请父皇给儿子5万大军,儿臣走陆路打过去,和大哥来个海陆并进!” 赵楷瞄了眼自己的这个次子,这孩子虽然也高高壮壮的,但是却长得十分儒雅,看上去没有他大哥那么凶。不过他也不是什么好人......他不仅是个陆军军头,而且还风流成性!在东北那旮旯征战的时候,不知道用什么手段把耶律大石的闺女耶律普速完给睡成了郡君(小老婆)。 “评儿,”赵楷沉着脸对赵评说,“你还是琢磨一下怎么平定漠北草原吧!你那大舅哥死得早,留下一个烂摊子,你和普速完不去收拾,谁能去收拾?”他顿了顿,“朕给你两年时间,你替朕平了漠北!” “儿臣领旨!”赵评只好拱手接旨。 赵楷接着又对赵论道:“论王,也给你两年,帮朕整顿好胶州的船厂......另外,所以建好的宝船,都会集中到胶州湾进行训练,宝船都统制也给你来当,两年之内,替朕练出一支可以远航的船队来,朕一定不会亏待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