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大宋有种在线阅读 - 第179章 ??翰林骑士,随朕出城看金贼去!(再求月票!求订阅!)

第179章 ??翰林骑士,随朕出城看金贼去!(再求月票!求订阅!)

    才三十个?

    听到赵楷报出的取士数量,下面一群举子就都露出失望的表情了!

    三年一次大比,一次才取三十个进士......虽然中了进士能直接入翰林学士院,成为天子近臣,看上去前途光明。

    但是数量实在太少了,这个中签率也太低了,全天下那么多的士子,怎么够分?

    “官家,一科取士三十人也太少了吧?”

    “是啊,我等苦读不易,您就多给几个......几百个额度吧!”

    “官家,老拙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如今终于学问有成,如果还和以前一样,老拙至少有个特奏名进士可以中啊!”

    “官家,天下间的读书人如此之多,便是一科取三千都僧多粥少,三十如何够分?”

    “对啊,天下那么多的官等人去做,一科三十个进士哪里够用?”

    “请官家无论如何再多给些名额吧!”

    等一群陕西士子回过味儿来,也不举手了,都张开喉咙嚷嚷了起来——今儿不是言者无罪吗?那就得放开了发言啊!

    得据理力争啊!

    要不然一科三十士的额度敲定,大家伙儿还怎么当官?

    什么?还有明法、明算、明工、明医、明农、明匠等实科可以考?那也得会啊!

    宋朝早期,还有更早的五代隋唐时,科举考试倒是不唯进士,而是有一大堆的杂科和进士科一块儿考的。可是从北宋中后期开始,科举考试开始出现“诸科皆下品、唯有进士高”的局面。

    一方面进士科的取士人数越来越多,在官场上的前途越来越好;一方面杂科越来越受歧视,地位比武官和宦官都不如。

    靠技术当官的,在宋朝叫伎术官......花魁娘子叫伎女,都是一个“伎”啊!

    而且杂科也不容易学啊,律法、算数、营造、医学、农牧、匠作......哪一门都不比《四书五经》容易,学这些又难又没用的,还不如好好读书去考进士呢!

    考得人少了,朝廷也不重视,所以到了后来干脆就不开杂科了,就是文武两科进士让人来考。

    而且文武两科主要都是考作文......只是文进士的题目从《四书五经》中找,武进士的题目从《武经七书》中找。

    另外,武进士需要考一下拉弓——不能算考射箭,因为不需要中靶,能拉弓就算通过。

    所以有两把子气力的读书人,只要把作文写好了,再把《武经七书》背一遍,就算兼修文武了。

    如果没有力气,也考不上文进士,那么只需要多过几场发解试,混个免解的资格,就能往特奏名进士发展了。

    从性价比而言,学写作文是最划算的!

    可怎么一来,不仅砍人的活儿干不好,连科学技术也会停滞不前啊!

    原因很简单,朝廷不重用,下面的知识分子就不去钻研,也许有那么几个读书人会在作文写烦了的时候研究一下杂学,但终究是极少数......而科学技术这事儿不能光靠不认字的文盲手艺人去搞啊!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啊!

    而且,赵楷还是有一肚子的“第一生产力”等着传授呢!

    而在传授之前,他不得先踅摸一批懂点科学技术的读书人?不得靠他们把各式各样的学堂给支撑起来?

    所以进士科的数量一定得大大的压缩,同时......进士还得精品化!

    进士必须比杂科入仕和立功当官更难,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热情才会从《四书五经》转向杂科实学,转向从军立功啊!

    而精品化后的进士,因为都是允文允武的人才,既可以从军打仗,也能发去前线地区当地方官,可以大用的比例自然就高了。

    不过赵楷所推行的这套新科举政策,肯定会招致读书人的反弹......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这也是赵楷把这次科举会试的地点摆到开封府的原因!

    对于现在的群情激愤,他也早有准备!

    “咚咚咚咚......”

    就在紫宸殿前的举子们“畅所欲言”的时候,一阵急促而沉闷的鼓声忽然响了起来!

    而且越来越响,越来越急!

    现在开封府可是一座前线堡垒啊!

    这鼓声是什么意思?

    是预警吗?

    金贼来袭?

    还是黄河大坝......

    想到如潮而来的金贼和比金贼还可怕的洪水......绕是陕西士子,也都有点发不出声儿了,刚刚还闹哄哄一片的紫宸殿前,就渐渐安静了下来。

    就在这时,天策御帐军的统制董金刚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飞快的到了赵楷的御座前面,叉手行礼,然后大声奏道:“官家,金贼大军已经到了开封府城东南30里开外的陈留了!”

    “金贼的大军?”赵楷面色如常,“有多大?”

    “不下三万!”董金刚道,“另外,滑州方向上的金贼亦有异动......若金贼两路而来,开封府就有可能被围,宗留守请官家尽快离开开封府城去广武山坐镇。”

    董金刚是个大嗓门,他又故意高声嚷嚷,所以紫宸殿外就没有人不知道了。

    两三千道目光都往赵楷这里看,仿佛在说:金贼来了,官家快跑!

    跑......当然是不可能的!

    赵楷那么大一个天选的官家,简直就是再世的李世民和提前降临的朱元璋,怎么可能害怕区区三万金贼?

    迎着众人的目光,赵楷已经大笑了起来,然后大声道:“来的正好!金贼不来,朕还想去应天府(宋州)寻他们呢!”

    什么意思?

    要出战?

    会试还考吗?

    赵楷很快就给了他们答案,“董金刚......点齐御帐卫士,随朕出城一探敌营!”说完,他又目光炯炯的看着紫宸殿外广场上的举子,“尔等一旦高中,便是翰林,乱世翰林,当能下马写文章,上马杀贼虏!

    若无胆随朕出城,那边不必考什么进士了,回家乡去过安稳日子吧!

    若还想在这乱世之中,成就一番功业的,就请到朕的跟前来......朕带你们出城去见识一下金贼!”

    出城见金贼?

    这个官家......真的有点疯啊!

    所有的举子都傻眼了!

    赵楷则笑吟吟的看着他们,“怎么?不敢啊?想当官,就别怕见金贼......这事儿可躲不过去!”

    的确躲不过去......赵楷上辈子就没躲过去!被金贼逮去当了绿帽子王,还到了金贼的老家,不得金贼天天见?

    倒是这辈子他莽出了一个官家,金贼倒是难得才能见上一回了。

    这个时候,那吕秀才忽然大声嚷了起来:“我辈书生,当以驱逐金贼、恢复山河为己任!若连金贼都不敢一见,将来还如何承担大任?”

    赵楷点点头,对左右道:“给吕秀才一匹马,一领锁子甲!”他回过头,问吕秀才道,“吕秀才,能骑马吗?”

    吕秀才点点头,吸了口凉气,“能!”

    “好!”赵楷笑道,“翰林学士是要随朕临朕讨贼的,必须文武双全,不会骑马可不行啊!”

    吕秀才心想:我到底是当翰林学士呢,还是当翰林骑士呢?

    他正想着,又有不少愿意当翰林骑士的读书人挺身而出了。

    “官家!学生亦能骑马射箭!愿随官家出城!”

    “官家,学生不怕金贼,也能骑马!”

    “官家,臣愿随出城......”

    还别说,陕西、河东一带的士子,虽然作文写得不好,但是能骑马会射箭的人才还是有一大把的。

    这个时候都想明白了.......三十个“翰林骑士”的额度虽然少了一点,但是谁要挤进去了,那前途就不是原来一届五六百的文进士(不包括武进士和特奏名)可比的了。

    特别是这第一届“翰林骑士”,十年后必有一批封疆大吏或宰制重臣啊!

    看着有一二百陕西士子站了出来,赵楷已经相当满意了——他知道这些人的作文是不会太差的,道德是不会太好的,现在敢冒险出城看金贼,就说明不是怂蛋。

    这就行了,可以栽培了!

    赵楷盘算着:先从中挑三十个当翰林骑士,余下的推荐他们去一帮兄弟手下当幕职吧——入幕为官,其实是乱世文人的上升通道。赵楷压缩进士名额,其实也是为了给这批被将领和其他文职高官征辟的幕僚们提供立功上升的通道。

    否则军功路子上来的武官不如进士出身的文官,军功路子上来的文官也不如进士官,这也太打击功臣的积极性了。

    “好!”盘算好了的赵楷喝了一声,“还有人愿意跟随朕出城吗?如果没有了......那么,朕就要带着我大宋真正的好男儿出城了!”

    说着话,他就大步流星,向着紫宸殿一侧的一扇大门走去。董金刚也快步跟了上去,凑到赵楷身边,低声道:“官家......真的有金贼大军到了陈留啊!”

    原来赵楷之前安排了董金刚和自己一块儿演一场金贼来袭的戏给人看来着......

    “真的?”赵楷眉头一皱,“来了多少?”

    “不下三万,”董金刚道,“水陆并进,声势不小啊!”

    “哼!”赵楷哼笑一声,“李宝在吗?”

    “在,”董金刚道,“他的战船队就在金明池,随时可以护送官家离开。”

    “离开?”赵楷笑道,“朕也水陆并进,先去陈留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