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战国之风云剑影在线阅读 - 第40章 风陵渡

第40章 风陵渡

    风陵渡口跟潼关隔河而望。可谓“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

    风陵渡自古以来就是河东、河南、关中咽喉要道,向为兵家必争之地。黄河河水从壶口瀑布泻下后,出龙门继续向南流,到潼关附近,因受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其中一条支脉华山所阻,折向东流。

    关于风陵渡有两个传说。

    其一,相传轩辕黄帝和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黄帝部落的将士顿时东西不辨,迷失四方,因视野不清而无法作战。此时,多亏黄帝的贤臣风后及时赶来,献上他亲自制作的伟大发明——指南车,为黄帝的大军指明了方向,摆脱了困境。黄帝的军队也因此士气大振,最终战胜蚩尤。

    可惜风后却没能看到胜利来临,他在这场战争中不幸被杀,埋葬在此。

    其二,女娲的陵墓在此,女娲是风姓,其陵墓称为风陵。

    战国初期,名将吴起训练出强大的魏武卒,经风陵渡渡过黄河不断经略秦国的河西之地,若不是魏武侯不信任吴起,逼迫吴起去了楚国,再给吴起十年时间,说不定秦国便被魏国吞并了。

    然而,历史没有假设,风陵渡依然然还是那个渡口。

    奔流翻涌的黄河水在风陵渡这里平缓了下来,渺渺晨雾中隐隐传来船夫之间交谈的声音,岸边茅亭下,等待渡河的旅人或站或坐,三三两两聊着各自不同的人生。

    风无尘立在岸边,呆望着对岸。

    脚下河水缓缓地拍打着岸边的泥土,一丛芦苇在水中荡漾着。一轮红日涌出水天相接处,浩淼的水面在火红的天幕下金波粼粼。

    远处,马蹄哒哒。尘土轻飏,一团雪白在林木草丛中时隐时现。

    无尘循声望去,只见一袭白衫的澹台明月骑一匹雪白骏马,流云一般飘然而来。及至近前,白马长嘶一声人立在侧,澹台明月飘然下马,疾步奔至无尘面前。

    白衫上沾染了凡尘,青丝散乱,酥胸起伏不定。

    “你来了!”无尘轻声细语,春风般轻抚着澹台明月风尘仆仆的俏脸。

    却不料澹台明月薄怒轻嗔道:“接连受伤却还匆忙赶路,为何这么不爱惜自己!公孙渊不是说了,无心一月内无虞吗?你若受伤反复,无心该多伤心!”

    澹台明月眼眶微红,有句话她没有说出口,“你知不知道,当公孙羽衣告诉我你受伤后,我的心像是碎成了千块万块!若非城门已关,我恨不得立即赶到你的身边!”

    无尘默然无语。

    澹台明月心下不忍,轻声道:“我看看你的伤口!”

    “没什么大碍了。”

    “我看看!”澹台明月星眸含怒。

    无尘苦笑着露出肩头。掀开公孙羽衣的亵衣布条,伤口已经开始结痂,恢复的不错。

    澹台明月瞪了无尘一眼,从怀里掏出一个药瓶,在伤口上撒了一些药粉,取下布条,换成新的重新包扎了一下。

    旧布条揉成一团扔给了无尘。

    无尘有些讪讪,不敢与澹台明月对视。

    “开船喽!”岸边响起了船夫的号子。

    “走吧!”澹台明月低语一声。

    船比较小,这一波就只有无尘和澹台明月二人。二人轻跳上船,船身竟只微微荡漾,吓得头发灰白的船夫匆忙颤颤巍巍地划桨,手脚都不利索了。

    船夫在船尾,无尘和澹台明月坐在船头,两人各自想着心事,水波荡漾,荡漾着年轻的心。

    澹台明月正在为刚才没来由的发火而感到羞愧,准备找机会跟无尘道歉。

    就在这时,远处一道黑影闪现,向着渡口奔来。来人黑衣蒙面,不时回头张望,好似被人追杀。

    此时无尘他们这条小船才刚刚划离岸边,就看见黑衣人远远地挥手示意,同时一道苍老而又急切的声音传来:“船家慢行,慢行!”

    船家本来就被无尘和澹台明月的武技吓得不轻,此时又看见一个黑衣蒙面人要上船,登时吓得魂不附体。看看无尘和澹台明月,哆嗦着说不上话。这要是仇家追杀,上得来船一番打杀,小老儿可就命丧今日了。

    无尘和澹台明月也在犹豫,此人来历不明,若是为他们而来,一旦让其上船,船家必然遭殃,二人不通风陵渡水势,一旦延误,必然被此人同党包围。若不是为他们而来,必然是仇家追杀,一旦仇家追上来,他们必然被连累。

    无尘和澹台明月不想多事,怕万一延误去大梁救治无心那就追悔莫及了。

    但是黑衣人没有给他们犹豫的机会,奔到岸边之际,脚下发力,猛地一跃,直朝小船飞来。

    船上三人俱都骇然,船家已然瘫倒船尾。无尘和澹台明月则是难以置信,世间竟有如此轻功,一跃竟能穿越十丈之外。

    只见黑衣人飞至八九丈远时就落向水面,脚底刚踩到水面时,一个鸳鸯连环,借着水面张力竟又弹飞起来,两丈距离转瞬即至,在二人的震惊中,轻飘飘立在了船尾,衣袂飘飘,俨然世外高人模样。

    黑衣人徐徐走到船中央,似是要捋捋胡须,却发现还蒙着面,尴尬一下,说道:“好险,好险!幸亏老夫轻功了得,否则今日就栽在秦国了,呵呵。”

    声音苍老沙哑,似乎受伤了。

    这时,远处又出现两个身影,看样子是追兵到了。只是两人见无法追上小船,站在岸边望了一会,似是有些懊恼,回身退去了,转眼消失不见。

    无尘和澹台明月对视一眼,微微点头,他们认出了追兵中的其中一人似乎是公孙渊。他们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了震惊,能同时被公孙渊和另外一人追杀,此人必是探得了秦国的秘密,准备逃离秦国。

    黑衣人看看无尘和澹台明月,眼底闪过一抹笑意。手臂一甩,露出了极度苍老的面容,满脸沟壑翻涌,须发如雪,嘴角溢出丝鲜血,的确是受伤了。

    无尘和澹台明月并不认识此人,内心十分忌惮和警惕。

    “吕鲲和公孙渊两人贵为一派宗主,竟然联手追杀老夫,何其无耻!”

    乍一听到吕鲲的名字,澹台明月登时面色煞白!在鬼谷时,师父就经常提起此人,北冥剑阁宗主,武技深不可测,当世能匹敌者唯师父一人。

    这个人竟然能从吕鲲和公孙渊的追杀中逃出生天,看来世间之大,非人力能揣测,师父也有失算的时候。

    “小女娃,看样子你是知道这两个人了?”黑衣老者意味深长地问澹台明月。

    然而,澹台明月并没有回答老者的问题,她反问老者:“敢问前辈因何被二人追杀呢?”

    黑衣老者刚要说话,却是突然间像是被扼住了喉咙,脸色潮红,猝不及防喷出大口鲜血,染红了水面和甲板,脚下一个踉跄,跌坐在甲板。

    船夫甫一见血立即两眼一翻,昏死过去。

    “咳咳咳,年轻人先划船到对岸,老夫有要事托付!”

    无尘做起了临时船夫,小船慢悠悠荡向大河东岸。

    老者继续说道:“这世上知道吕鲲的人极少,更不用说像娃娃你这样年纪轻轻之人,如老夫所料不差,娃娃你是鬼谷中人吧?”

    澹台明月感觉此生至今都没有像今日这般被屡次震惊,此人连自己的身份都能推测出来。

    然而更大的震惊再度来袭,只听老者缓缓道:“你一个女娃娃家出来行走江湖想必是奉了师命吧,老夫再推测一下,你师父是鬼谷宗主师陌吧?”

    澹台明月愣怔地望着老者半晌,没有承认,但也没有否认,她拱手道:“敢问前辈是谁?”

    “呵呵,看来我是猜对了,你们二人都是大有来头。”老者面色开始苍白起来,头上冷汗涔涔,看来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

    “天意啊!”老者突然仰天长叹。

    “二位,实不相瞒,我乃大周太师颜率。年轻人你呢?”颜率问划船的无尘。

    “家师轩辕志。”

    “哈哈哈,鬼谷、墨家,好!不虚此行!咳咳咳!”颜率突然又面泛红光。

    “我支撑不了多久了,老了啊。若是十年前,老夫休息个一年半载就行了。”颜率眼神充满了不甘与感伤。

    “十二年前,秦武王到我大周耍横,当时我为了讨好秦王,唉,实话实说吧,当时我也是存了歹心,谁让他那般蛮横呢?”

    颜率捋捋胡须讲起了这段秘辛。

    “我向武王进献了一柄名剑,剑名胜邪!”

    看到澹台明月和无尘没有反应,颜率摇摇头继续说了下去:“这是一柄不祥之剑,持剑者往往不得善终。当时在场之人均不识得此剑,武王本是好剑之人,见物心喜,便收下了,确实也没有太难为我大周君臣。可是第二天,武王突然提出举鼎比试,接着便发生了意外,绝膑而亡。”

    澹台明月问道:“太师之意,武王之死,与胜邪剑有关?”

    颜率摇摇头,“不能确认,不过这等事也难说没有。但是胜邪自此就入了秦宫,十二年了,每每想到此事,老夫总是心下惴惴,今年以来老夫自感时日无多,便打算潜入王宫盗回胜邪,以绝后患。”

    无尘和澹台明月倒吸一口凉气,这老太师果真艺高人胆大,秦王宫都敢潜入。

    “没想到运气不错,三次潜入秦宫,终于让我找到了胜邪。”

    三次...

    澹台明月和无尘:“...”

    “本来我打算回洛阳了,恰逢魏冉被封了丞相,老夫便想去凑凑热闹。”

    “昨夜我潜入丞相府后花园,刚好撞见魏冉单独宴请吕鲲、白起、公孙渊以及吕鲲之子吕礼,并且听到了他们之间的谈话,没想到魏冉谋略如此之深沉。”

    “简而言之,魏冉欲先联结齐国,谋韩魏,其后与齐国共分天下,最后搅乱齐国,助吕鲲夺取齐王之位。老夫只听到这里便被吕鲲发现了,但老夫想来,魏冉说的帮北冥剑阁夺取齐王之位怕是为了利用北冥剑阁的势力罢了。”

    “咳咳咳!”颜率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又是一口鲜血喷射。

    “挨了老匹夫一掌,又连夜逃命,伤势已然无解,老夫就要去了。”

    颜率私撕下一块衣袍,在船上划破手指,写下了一封血书,叠起来,放在船上,然后又从怀中拿出一把短剑,道:“这封信,如果二位愿意,烦请走一趟洛阳交给白柳飞白将军。这柄剑便是胜邪,二位可以带走,就当是二位送信的报酬了。不过老夫劝诫二位,此剑不祥,慎之慎之!”

    “老夫一生为大周cao劳,却不想大周衰落至此,奈何!奈何!”

    无尘和澹台明月看向颜率,只见老人端坐低首,已然猝去。

    二人心中一时间泛起无限惆怅。迷雾散去,旭日东升,却照不进二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