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穿越三国当枭雄在线阅读 - 第两百七十九章 佐非王才

第两百七十九章 佐非王才

    从公司辞退,有点迷茫,但愿不会让主线故事迷茫……

    ……

    正午时分,军营炊火烧得正红旺的时候,一轻骑扬鞭而入,一路举着令牌,畅通无阻,来到袁绍的营帐面前。

    帐内袁绍在军中闭目养神,郭图侍奉在旁,双手不停的来回搓捏着,满脸喜出望外的样子。

    “报!”

    持令牌的探子刚刚掀开帐帘,往帐内稍移几步,郭图已经急不可耐的走下台阶,来到探子身前,急忙发问:“如何?吕布可曾与云襄发生大规模的冲突?”

    探子跪在地上,徐徐抬起头,回答道:“启禀郭大人,吕布与部将高顺入云军军营不到一炷香的时辰,就气冲冲的离开。”

    “什么?”郭图瞪大眼珠,沉声道:“你的意思是他们并未交锋?”

    “看样子,应该是……”尽管事实如此,但探子担心郭图会迁怒自己,回答上采用保守的方式,吞吐道。

    “可恨!”郭图一拧眉,接受了现实,“难道连吕布都不是他帐下的那群市井之徒的对手?”

    因为郭图自言自语,探子并未作死的搭话,垂下头静静等候自己上司的吩咐。

    “你下去吧,”果然,过了不一会儿,堂上的袁绍忽然摆了摆手,吩咐道。

    “主公……”探子刚离开,郭图自知袁绍这是要单独训话,忙自责道:“是卑职失策,没想到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吕布,居然会怕云襄那帮毛头小子……”

    “好了!”袁绍睁开眼睛,截断他的话,肃然道:“公则,你是怎么我保证的?”

    “主公息怒!”郭图闻言,俨然跪倒在地上,“卑职无能,请主公息怒,卑职的身份丁原他们绝对查不到,即便吕布日后盘问,也只会记得是郭嘉上门挑衅,绝不会牵连主公。”

    袁绍凝目瞪了郭图一眼,后者瞥见凌厉的目光,仓促低下头,“摆了摆了,你所出计策皆为我谋,总不能因一时不成就重罚于你,这样岂不是显得我毫无气度,起来说吧。”

    “多谢主公大人大量,”郭图站起身来,感恩戴德的连送殷勤,“主公胸襟宽阔,卑职相信成大业指日可待。”

    “是吗……”袁绍看了他一眼,表情旋即露出几分忧虑,“曹阿瞒,那边可有何动作?”

    郭图听出袁绍所忧,前日帐下谋士曾有人提及日后最大的敌手是昔日的玩伴,袁绍还半信半疑,可经过深思熟虑的两夜后,他愈发觉得曹cao背后有许昌曹氏,在朝又有不少宦官势力,与自己同得大将军信赖,的的确确比不知哪里冒出来的云襄更具有威胁。

    “主公在担心曹孟德?”郭图躬身一揖,“主公真是深谋远虑,曹孟德确实也是日后一旅劲敌,且此人跟云襄私交甚密,前日大将军军令刚送出,我军就有安插在他身边的细作回营告知,他后脚立刻派人去提醒云襄提防小人。”

    “提防小人?”袁绍不由得一惊,坐正身躯,厉声道:“他是何意?难道是指本校尉?”

    “只怕就是冲着主公……”郭图垂眸低声道,“可见此人心怀叵测,枉主公与他同窗之谊。”

    听到这里,袁绍俨然站起身来,脸色阴沉,显然胸中怒气已满。

    “主公息怒,”郭图急忙安抚道:“眼下还不是与曹孟德撕破嘴脸的时刻,待日后主公成就霸业之际,在让他后悔也不迟。”

    “主公,大喜大喜呀!”

    郭图话音刚落,帐外一道黑影遁入帐内,向堂上的袁绍拱了拱,刚转眼就瞄到郭图也在帐内,不由得微微一怔,旋即了然,“公则也在呀,不前日不是出营去了,我还以为你回洛阳了。”

    郭图心头一惊,深怕来人追问自己的去向,暴露了自己冒名去丁原营帐使坏之事,哂笑道:“主公在这里,身为下臣的我岂能自行离去?”

    袁绍也意识到自己与郭图适才所谋之事,不能在一向刚正不阿的下属逄纪提及,忙接过话茬,问道:“元图何喜之有?”

    “禀主公,前方探马回报,董卓已抵达街亭,不日就能抵达汉阳城,与孙坚部回师,届时叛军想要攻克汉阳城,翻过大散关将困难重重,这于我军于朝廷难道不是喜事?”

    袁绍蹙着眉头,表情僵硬,应付的点了点头,“那还真是喜事啊。汉阳城有孙坚与云襄,如今又有马腾、董卓,想必我等也用不着过大散关,不如打道回府吧。”

    “主公……”逄纪愣愣地看着袁绍缓缓转身背对着自己,吃吃道。

    “好了,我还有事与公则商量,没什么事你就先去忙军中事务吧。”

    逄纪表情发沉,并不知晓袁绍因何不悦,轮换着看看两人后,目光落在身旁的郭图身上,表情随之更铁,凛然道:“属下告退。”

    ……

    ……

    正午的洛阳街,不似正午前的热闹,熙熙攘攘的人潮逐渐退去,一阵凉秋的急风卷起青石板路面上的落叶,蜷缩的叶片在半空中翻旋,被无形的气流带到另外一条街,翻过府邸围墙,淡入荀府后院一地的落叶群里。

    这大概就是人们口中的滥竽充数,可荀府后院种植的楠木落叶,自然有别于街上随处可见的枫叶,rou眼可辨,若是天下忠jian也如此好分辨,哪里还有乱世。

    哪里还有乱世……这个想法荀彧并不是第一次萌生而出,过府大臣中不乏股肱之臣,不过当时只当是话外之音,缓和气氛之谈。可近日来过府的大臣纷纷旧语重提,朝堂两党争议日演愈烈,众人也愈发深有所感。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许多人都觉得这句话用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随着朝局紧张,大臣们下朝后各自结党而聚,过府的人越来越少,他们谁也不会想到此刻的荀府不同于往日。

    严格的来说,是府里的人。

    照往常这个时候,府里上下应该少有人影,但是今日却大有不同。进进出出的家丁出入于书房内外,每个人表情严肃,眼神坚毅。

    书房内,荀彧表情还算如初,淡然儒雅,眼手如疾,在桌案前埋头奋笔,家丁站在一旁,待荀彧回直身板,立刻将所写之物抽离桌面,折放入圆竹筒中,未经荀彧片语交代,就离开书房,朝大门而去。

    前前后后一共七十封竹筒书信被家丁送出,分别给了洛阳几家名门望族,朝中元老大臣,以及大将军一党的官吏,至于内容也是午后从外面回来的戏志才追问后,他才娓娓道来。

    “不过是一首诗,领悟多少全凭他们自己。”荀彧在凉亭里端着茶杯,打趣般地对戏志才调侃道。

    “你呀你,难怪蔡邕府上的许劭兄说你,童心难泯,佐才非王才。”戏志才瞟了他一眼,故意讽道。

    荀彧点了点,不以为然道:“许劭兄所言极是,改日我当面向他道声谢谢,为我证声。”

    “你?”戏志才提到嗓子眼的反驳,阒然化作一声苦笑,“文若你还真是丝毫不介意别人对你的评价哈?”

    对于戏志才的提问,荀彧静静听着,先是低眉瞧了瞧空杯,又抬眉望了会戏志才,再用手指敲了敲桌面,吆喝道:“你这茶要是再不给我斟满,怕是都要凉透浪费掉了。”

    戏志才微微发愣,眼睛眨也不眨地看了荀彧老半天,失笑道:“行行行,我这就给荀大公子斟满热茶,免得怠慢了主人家,显得我宣宾夺主。”

    “你还知道宣兵夺主嘛?”荀彧凝视着戏志才提壶的动作,“此番党争你我本在局外,若是硬挤在当中,不但帮不了公子解决后顾之忧,反而会令洛阳更乱。”

    听到这话里有话的回答,戏志才提壶的手猝然一滞,抬眼认真的看着表情依旧闲逸的荀彧,笑道:“总算是说到事情的点上了。”

    “难道我说得就不在点上?”

    “你说呢?”戏志才继续斟茶,低着头应道。

    荀彧淡淡一笑,道:“如今大将军并未在城中,论势力军力他们未必斗得过宦官阉党们,不如暂时隐忍,待大将军等人班师回朝,再一举击溃阉党们,岂不省事?”

    “所以你才给了他们每人一首手抄诗经?”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难道还不足以点醒他们?”荀彧仰头饮尽,表情突然变得严谨,慎重道:“看来明日,我得再写得别的给各府大人送去,免得他们曲解了我的意思。”

    戏志才放下茶壶,眸色似雪,直压荀彧的眉睫:“这办法真的行得通吗?万一大将军一党之中有阉党细作,暴露出谋划策之人就是你我,你荀家如何,你我又当如何?”

    荀彧心知他的顾虑不假,缓缓站起身来,双手后背,“司马迁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才之兄这觉悟做得不够到位呀。”

    戏志才被逗得连声干咳,忙捧起茶杯往嘴里送了几口茶,润喉片刻后,方驳道:“大丈夫,自然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生逢乱世我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岂非贪生怕死之辈。”

    荀彧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仰天大笑道:“哈哈哈,若是朝中那帮自称为了江山社稷肝脑涂地的大臣们,都有此觉悟,何愁乱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