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天不予孙
周瑜亲自前来,亦是为了攻略潼关,制造要大举入侵雍州的假象,当然,在破了卢氏之后,他其实也生出了一丝不安,隐隐觉得自己的计划可能已经为郭嘉所看破。 这是一种直觉,又是从蛛丝马迹上来的猜测。周瑜不知道这一次自己是否是对的,但他已经没有可以选择的道路了…… “卢氏被破太早了……可能留下了破绽,但是伯符执意如此,如之奈何!”站在函谷关上,这千古险峻,为秦国一扫天下四野做了多大的贡献,毕竟是一股嗖嗖的寒意,可见当年埋骨关下的亡魂何其多…… 只是,这一次,自己会不会也成为这函谷关下的亡魂?周瑜不知道,但他却要去赌…… 可惜,伯符不听我计,天不予我! 周瑜很想大喊,却也是如今局势给他的沉重压力,仿佛高山,几乎累垮了他的身体…… “公瑾!你在卢氏的做法,却是过了……!”蓦然一阵脚步声走来,曹洪的声音中隐隐夹杂了几分怒气,对着周瑜的背影道。 “命都没了,还谈什么荣耀?河东军设局围困我军,莫非也是公平?要知道兵不厌诈!若以一人名誉,可救回数万将士,挽回你我主公心血,你干是不干!?”周瑜看着曹洪,这几日来许多冷言冷语已经让他烦恼透顶,此刻也仿佛压抑不住自己的怒气,声音高了几分,只是末尾,才变成一声悠然长叹,数不尽的萧瑟,“若我军能够重返故地,日后你们有机会再统御兵马落入现在这般窘境,你便会明白我的苦心……” 周瑜不再搭理曹洪缓缓走下关内,只留下曹洪一人独自吹着狂烈大风,耳中响起周瑜的话不曾消散,“以一人换万人,可甘心?” 曹洪有些迷茫了。 次日,函谷关大军集合,有周瑜,周泰,曹洪调度兵马,可得一万两千人,即刻开奔向潼关而去。 并未出乎周瑜的预料,潼关的防御异常薄弱,有了先前攻克函谷关和卢氏,并且大败马的士气,全军人人奋勇争先,而关卡上的守军显然并不称职,几乎便没组织起什么有力的反击。 不过两次攻城,便有周泰率先登上了城墙,强行占据了城门…… 剩余守城三百兵马,尽数为孙曹联军所俘。 俘敌无用,周瑜冷言下令,三百人,当即斩以祭军旗! 而此时此刻,自从周瑜入了关中后,已经过了一个多月接近两个月了…… 同一时刻,远在郏下的张颌军也再度开拔,收到了来自郭嘉的密函并未北上淅川,而是直接东进过宛城,向轩辕山靠近……整整四万大军的目的,便是在这里设局埋伏。 六月下,弘农兵马增兵潼关,并集合函谷关在内的战力,已经有了一万六千兵马,周瑜再度出兵,以周泰为先锋,领兵八千,出潼关袭取华阴县,而在此前,马收到了郭嘉的军令让他北上赶往武关,并且调度青泥隘口的张济兵马一同北上稳固住渭南阵势,马自知自己是被郭嘉算计了,愤怒下也只能认命而行,赶往渭南。 当周泰偷袭夺取了华阴后,远在渭南的马闻讯,立刻领兵两万万二千余人向华阴攻打而来…… 周泰不曾料到雍州还能集合有上万大军,大惊之下仓促于城下与马一战,但马盛怒,铁心认为许褚耍诈毁其荣誉,加上郭嘉两次三番的调他东奔西跑,火气已经燃烧到了极点,周泰作为个出气筒,几乎是承受马狂风骤雨的攻击,毕竟周泰不敌马,退守城内,并将马出现在渭南的消息禀返于周瑜。 马攻城无果,无奈又领兵退回渭南。 其时,周瑜亦然没有心情再去推敲雍州是否有诈,这个时候,正是徐晃又领兵一万五千兵马攻打弘农。 坐镇弘农的孙策,只得六千人马,孙策年少气盛,不服徐晃盛名,当即领兵出战,两将阵前厮杀,战百余合不分胜负。 次日再战,孙策对阵徐晃亦是百合不分胜负,而后近二百回合时,孙策终究不敌徐晃,败退城中。 孙策终于知道河东大将名不虚传,大赞徐晃武勇,却并不再战,只是守护弘农不出。 徐晃试探攻击几次后不果,果断围困城池,每日叫战,孙策亦不出,只是差人突围昭告周瑜,并且调拨狹县兵马返回增援。 而不过五日后,狹县退兵返回禀报,狹县为河东军梁兴夺取,但其实,狹县乃在周瑜走前便已经言明将要舍弃而敌军必取。 从狹县退回来的兵马并未折损多少,还留有仅仅三千人,合孙策弘农守军,也有接近一万兵马。 孙策意欲出城再战,这个时候周瑜眼看郭嘉亲自将曹阳兵马尽数带往狹县,自觉已经调度对方开始奔走,便开始了第二阶段的行动…… 狹县沿着黄河,乃在弘农西北方向,与弘农护卫犄角,却又远离渑池,洛阳,周瑜先前作为,正是为了调度对方兵马远离自己预定的行军路线,当郭嘉将行营投在狹县时候起,周瑜便知道机会来了…… 当是时,周瑜即刻飞书传令,让在华阴与马对峙的周泰立刻撤兵返回,退向卢氏,包括,潼关,函谷关在内所有已占之地尽数丢弃,大军焚烧辎重直向卢氏而走…… 当周瑜大军一万六千兵马已经抵达卢氏后,孙策也终于开始了撤退。 徐晃毕竟不过只得一万五千兵马,在孙策破釜沉舟的突袭中,并不能挡,付出了一些代价后,孙策终于向南回到卢氏…… 而这个时候,包括弘农,潼关,函谷关,华阴等地几乎都已经虚不设防,所有兵马已经尽数回到卢氏中去。 早前周瑜北上函谷关指挥攻打潼关的时候,便已经暗中命令搜集四野渡船,已得大船二十多艘,小船四五十艘,大军开始沿河东渡直向洛水下游而去。但是船舶运输只能运送一万多人,大多骑兵分出,与船队沿河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