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少将
美国方面的动作倒是不慢,几天后战就有十几架“复仇者”号鱼雷机在拉包尔机场降落。 从飞机上下来的是一名叫哈里斯的上校。 按常理,他们原本都要到王麻子那报道的,毕竟王麻子才是拉包尔上的最高指挥官。 但一来是王麻子根本就不想管这些事,其实是王麻子根本就管不来,以王麻子的知识水平和战斗经验,管陆上的部队还马马虎虎,如果让他去管海军甚至是航空大队,那就是一窍不通了。 另一方面,是王麻子根本就听不懂英语无法与美国士兵交流。 所以,按王麻子的话说:“这事啊,反正也都是听跟你说,然后听你的意见,俺就像是多余的,所以干脆全权交给你负责,有什么情况跟俺说一声就成,俺信得过你!” 听着王麻子这话,张弛心下不由一阵感动。因为如果换一个人,此时的张弛就会碰到典型的“功高震主”的情况……这说的不只是张弛会英语能与美国人交流,更是张弛在战斗中一次又一次表现出来的天赋以及所立下的战功,所以相比起来,尽管张弛还是团长而王麻子是师长,但美国方面显然更器重张弛。 这在国民党军队里是很忌讳的,再加上王麻子无论军衔还是军职都要比张弛高,所以更常见的应该是打压甚至是陷害张弛,但王麻子却没有这么做,反而毫无保留的给予张弛权力和信任。 “上校!”哈里斯在张弛面前挺身敬了个礼。 虽然哈里斯与张弛一样,都是上校军衔,但这并不影响哈里斯对张弛的尊敬。 哈里斯在国内时就听说过关于张弛在战场上的事迹……拿下瓜岛机场在瓜岛战役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后又指挥着仙人掌航空队创下击沉、击伤日军航母的奇迹,现在甚至还拿下了拉包尔并缴获包括日式战机及航母在内的大批装备,如果不是哈尔西将军亲口所述,哈里斯根本就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几分钟前,哈里斯还在想着能立下这么多骄人战绩的中国人会是个什么样的,他原本以为这个中国人至少应该是个中老年性格稳重的老兵。但当他站在张弛面前发现张弛不过就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时,不由愣了下。 “哈里斯上校!”张弛站起身来与哈里斯握了握手:“欢迎您来到拉包尔!很抱歉,就像您看到的,这里一团糟。” “可以理解!”哈里斯回答道:“这里刚经历一场战争,我听说是你打下这里的!” “谢谢!”张弛说:“不过我不同意你的话,不是我打下这里,而是我和我的士兵们!” “当然!”哈里斯点头道:“上校,你和你的士兵挽救了很多美国人的生命,所以我想表达下对你的敬意!还有……那真是个好办法,而且很英勇,我说的是你们伪装成日本人混进拉包尔!” “谢谢!”张弛客气的回答道:“美国人也同样挽救了许多中国人的生命,在打败日本人这点上,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由于有一个好的开头,所以接下来的事就很容易解决了。 哈里斯及他的十几个手下是来担任飞行教官的,因为他们必须得教会即将到来的中国飞行员怎么开日本飞机,所以先来熟悉下日式战机,否则到时他们连自己都不会驾驶日式战机,那就会在中国飞行员面前闹笑话了。 因为可预期的飞行员的培训要困难得多耗时也更长,所以第一批两百余名中国飞行员很快就送来了。 在中国飞行员到达拉包尔的那一天,整个拉包尔都欢腾起来……港口上拉出一个红色的条幅,上面用繁体字写着:“热烈欢迎祖国飞行员!” 然后也不知道战士们是从哪弄来的锣鼓,在港口处又敲又打的,热闹非常。 后来张弛才知道,这些锣鼓都是战士们自制的,锣比较简单,从美国佬的机械师那弄几块铁片,用锤子敲打一番锣也就成了。鼓就比较麻烦一些,得用上风干的牛皮,这让战士们准备了好上的一段时间。 皮特看到这番情景就有些不可思议的问:“他们这是在做什么?弄出这些难听的噪音出来?” 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皮特了,这些锣鼓声的确是难听了点,不过那也是因为战士们敲起来的节奏不对而且也很单调,这要是让经过训练的鼓手来,那就很有气势尤其很适合鼓舞军人的士气。 这时一个全身崭新的军装,身前身后跟着一大堆的警卫员、勤务兵、通讯兵的中年军官走上前来。 “来了!”王麻子小声的对张弛说了声,然后就迎了上去。 “徐将军!”王麻子陪着笑脸:“一路辛苦了,这边请!” 那个被称为徐将军的中年军官名叫徐政凯,军衔少将,是国内派来指挥这支参训的飞行大队的。 徐政凯显然在运输船上受了不少苦,脸色苍白的皱着眉头,见王麻子伸出手理也不理,只问了声:“车呢?” “哦!”王麻子有些尴尬的缩回了手,恭敬的摆了个请的姿势引着徐政凯往吉普车的方向走。 见此张弛有些不悦的皱了皱眉,原本以为国内派来的人应该是对新一师或是王麻子表现出应有的尊敬,毕竟这可是一支在国外打出名声立下赫赫战功的部队,不管怎么说也得嘉奖或是犒劳一番吧,他娘的一上来就像欠他似的摆着这么大的架子。 张弛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国民党讲的可不是立战功会打仗,会打仗的确也有点用,毕竟蒋校长还要用兵,还要有人替他卖命,还要挡住日本鬼子的进攻。 但在做官或是嘉奖上,那就更讲究派系或是朝中是否有人了。 而新一师却是由工兵团发展而来的,那自然是什么派系也不是,朝中就更别想有人了。所以就算是打了什么胜仗,人家一样不会把新一师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