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逆水行周在线阅读 - 第六百一十章 隔绝中外

第六百一十章 隔绝中外

    宫城内,中书省,庭院里,宇文温看着角落电线杆上的一根根电话线,这些电话线,构成了中书省官署的一个“电话内网”,许多非机密的事情,可以通过电话来沟通、处理。

    门下省因为工作需要,已经搬出宫城,三省之中只有中书省留在宫城里,随时为皇帝服务。

    但中书省和皇宫总是有一段距离,所以宇文温想到了一件事:将来,电话技术实现了无损音质,皇帝可以打电话遥控中书省么?

    中书省掌诏敕、政令之立案起草,可以说就是为皇帝拟定公文的秘书团队,皇帝要下诏,只需把大意说一遍,中书省的秘书,就会以此拟定诏书。

    诏书经皇帝确认,正式发往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审核无误,发往尚书省执行。

    皇帝要是想偷懒,直接一个电话打到中书省,口述诏令的概要,让中书舍人拟诏,再拿给皇帝看,虽然省了一段步骤,却没见效率高多少。

    为此还增加了一个风险,那就是接电话的中书省官员,无法确认电话那头的皇帝处于何种状态。

    说话的是皇帝本人?皇帝意识是否清醒?皇帝是不是.....被人挟持着?

    科技进步不是万能的,如何避免有人“隔绝中外”,一直都是皇帝要考虑的问题。

    能实现“隔绝中外”的人,一般而言多为掌机要的近臣,这样的近臣,基本上都在中书省或中书省类型的官署任职。

    中书省,其名始见于汉朝,皇帝为加强皇权,以主管文书的尚书掌握机密要政,因为尚书要频繁出入宫廷,多以宦官担任此职。

    宦官又称“中使”,故而任尚书的宦官得名中尚书,简称中书,其长官,名为中书令,其机构名为中书监或中书省。

    与此同时,士人任尚书,其机构名为尚书台,长官名为尚书令,经过数百年,尚书台演变成尚书省,尚书令成为实际上的丞相。

    基于皇权压制相权的需要,中书省成了压制尚书省的必要机构,能担任中书令或者在中书令掌握实权的人,肯定是皇帝信任的心腹之臣。

    周国当年实行六官制,没有中书省的设置,但是春官府的内史中大夫、下大夫,御正中大夫、下大夫,实际上就等类似于中书省、中书监的正副长官。

    结果,当大象二年皇帝出现意外,恰逢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内史下大夫郑译、御正下大夫刘伪造圣旨,让外戚杨坚执政,掌握禁军。

    无论是这个时代,还是“历史上”,郑译、刘的行为,直接引发一场天崩地裂,由此可见,当皇帝身边掌管机要的近臣出问题,“隔绝中外”后,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宇文温还知道一个例子,同样是皇帝近臣、执掌中书省的心腹“搞事”,导致一个王朝走向末路。

    曹魏时,魏明帝曹睿即将辞世,因为太子曹芳年幼,于是他要设顾命大臣辅佐新君,一开始,曹睿考虑的是全部任用宗室。

    为曹氏江山稳固计,曹睿想起用叔父、燕王曹宇为大将军,以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为辅。

    曹睿要凭借宗亲的力量,使得幼主曹芳有可靠的辅佐,然后宗室间相互牵制。

    曹睿的心腹刘放、孙资,控制着中书省,和曹肇、夏侯献是势同水火的政敌,而刘放、孙资作为皇帝心腹多年,肆意妄为,得罪了许多权贵,眼见着靠山要没了,必须给自己谋后路。

    他们在卧榻不起的曹睿面前不断进言,大赞实为草包的曹爽比燕王曹宇更适合当大将军,百般诋毁曹宇、曹肇、夏侯献,为了实现所谓的制衡,还建议召回正在远征辽东的司马懿为顾命大臣,掣肘曹爽。

    曹睿一开始觉得这样不妥,奈何命不多时、心力憔悴,刘放、孙资隔绝中外,成日在曹睿耳边鼓吹曹爽加司马懿的辅政组合是“最佳搭档”。

    曹睿觉得曹爽好像有些无能,司马懿不是曹爽和儿子能够压制的人,还想着让燕王曹宇做大将军。

    奈何,昔日权倾天下的皇帝,此时不过是个奄奄一息的病人,刘放、孙资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为曹睿拟定诏书,把曹宇、曹肇、夏侯献赶出宫,宣布曹爽和司马懿为顾命大臣。

    后来的历史,无需多言,宇文温每次看到这段历史,又想想大象二年之变,对于中书省的提防可是一日都不敢松懈。

    皇帝的心腹,其效忠对象只限于皇帝本人而已,皇帝在时,为皇帝鹰犬,得罪不少权贵,等皇帝即将辞世,心腹们的靠山就要轰然倒塌,面对权贵的反扑,他们是无助的。

    那么这些人接下来要如何为自己谋福利或者退路,完全看心腹们的道德底线。

    有人选择听天由命,譬如武帝宇文邕信任的王轨、宇文孝伯、宇文神举等人;有人选择利益交换,改换门庭,譬如宣帝宇文的心腹郑译、刘。

    刘放、孙资,还有郑译、刘这两对组合,完全只为自己,于是干扰决策、伪造圣旨,让自己利益最大化,至于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

    宇文温决不允许历史重演,所以即便他知道中书省的官员大多可靠,但不寄希望于对方的忠心,能够经受住权力交替之际的风云激荡。

    他不想哪天,自己躺在榻上奄奄一息,却被人隔绝中外,眼睁睁看着小人们在自己面前伪造圣旨,自己却动弹不得。

    所以,继对尚书省、门下省“动手术”后,宇文温对中书省进行改革。

    设翰林院、枢密院二院,分文、武事制诰决策之权,将中书省的相权碎化。

    翰林院所在官署名为“文渊阁”,设文渊阁大学士、学士若干名;枢密院所在官署名为“武英阁”,设武英阁大学士、学士若干名。

    现有的两位中书令,分领翰林使、枢密使使职,分管翰林院、枢密院,各行文、武事制诰决策之权。

    平日,中书高官官及两院大学士轮流在中书省值班,昼夜轮替,皇帝下诏时,必须有两院大学士参与。

    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博弈,两院大学士可以参与论辩;政事堂会议,两院大学士可以参与,有发言权,无投票权。

    无论是皇帝病重需要官员在宫中值守、侍奉,还是下达重要诏令,譬如传位、设顾命大臣、拟定遗诏等,大学士们都要参与并做作见证,并且在诏书上用印。

    否则,此命为乱命,伪造圣旨之人,天下共讨之。

    宇文温设两院大学士参与制诰、决策,就是要从制度上降低中书省有人“隔绝中外”的可能性,顺便碎化相权,还有....

    他看着眼前新落成的枢密院武英阁,心中充满期待:翰林院和枢密院,可不仅仅是分权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