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重生的红小鬼在线阅读 - 民国社会学家关于三轮车夫的调查

民国社会学家关于三轮车夫的调查

    上世纪二十年代,徐志摩自海外归国后,在北平发起成立了著名的新月社。一时间,许多文化名流响应。其中有胡适、林语堂、丁西林等一大批人物,而沈性仁和林微因也是其中的活跃者。沈性仁与徐志摩共同翻译了《玛丽玛丽》等文学作品,这引起文化界广泛的注意,特别受到林徽因的赞赏。沈性仁先后共翻译作品17部,其中戏剧9部,小说3部,散文诗1部,非文学作品4部。1925年她翻译房龙的《人类的故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经久不衰的“房龙热”。直到近些年,房龙的作品仍旧是一些出版社的畅销书。著名作家曹聚仁就因读《人类的故事》而受益匪浅。也就在这一时期,沈性仁与胡适、朱自清、梁思成、金岳霖等文人学者,相识相交并成为要好的朋友。陶孟和,与沈性仁便是“客厅”中的主要座上宾。

    无疑,这是一段安逸的生活。陶孟和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期间,受韦伯教授夫妇和哈蒲浩士教授的影响很深。同时最喜欢肖伯纳和威尔斯这两位作家。他们都是费边社社员,在英国从事社会改良主义运动。

    20世纪30年代,社会学家陶孟和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我们小民的希望》,文章中他向当权者提出了三个要求,尊重生命、尊重财产、尊重人格,这三个要求条件并不高,很容易做到,但在当时却很难实现,因此他希望“在最近的将来”能有一个这样的地方。

    《北京人力车夫之生活情形》为一篇旧文,是陶孟和先生“从事社会调查,应该先从乡村生活农民生活方面着手”这一宏愿的最早贯彻。1914—1915年,基督教“北京社会实进会”服务团,曾对北京各区人力车夫职业与生活的情形做了一些调查,陶先生受该会之托,将调查资料编写成报告。陶先生在文末说:“吾之撰此文,希望吾人尽其所能,多少改进为吾人交通上辛苦之同胞,俾其日有进步。”

    人力车夫,即竭其一己身体之力量,载运客人(极例外时亦载运货物)以为生活者也。今若将人力车夫与其他从事于较进步之运输业者相比较,则可见以下诸点:

    (一)人力车夫之劳动极费力且不经济,盖彼竭其全身体之力每次所运者不过一人。

    (二)人力车夫之工作不合卫生。盖其伛偻驰驱之态防阻胸部之发展。其急迫之呼吸,所吸又为通衢上污浊之尘芥,实有害于肺部之健康。而其身体终日着汗垢所渍之衣服,尤易染受各种疾病。

    (三)以其所费之体力与其所得之酬报相比较,则收入可渭极微。然吾人于讨论收入时有应注意者,即金钱之价值与生活之程度两方面是也。不恃机巧之劳动,即纯依筋rou力之劳动,无论在何处,所得之报酬皆为最低。

    (四)人力车夫之劳动殆完全用筋rou力,所需之智慧极低微。

    吾人若以马车或公用电车代人力车,则价廉而速度高,自社会之方面观之亦更为经济。吾人有轻便良善之运输法,如马车电车之类,而不能用,乃必使一般人终日绞血汗以从事不卫生不经济之人力车业,实社会之一大消耗也。设人力车业果能尽行废止,人力车夫皆能改cao新式之运输业,则其工作较为简易,更可以其余之精力,从事于劳动以上简单物质生活以上之事业(如消遣、娱乐、文化之教育等),岂不善哉?故无论从个人或社会之立足点观之,人力车业之在现代实劳动力之大消耗也。

    更自消费者方面观察,人力车亦未尝可称为经济的运输器。今日北京每日乘人力车行四英里之路程,则所费与在伦敦、纽约或巴黎每日之车费大概相同,有时或且过之。如在柏林或纽约等都市,车费不论远近概行划一,伦敦与巴黎则常按路程之远近而定价,但无论其规定如何,一般人每月所需之车费亦不过中洋十元左右。吾昔在伦敦近郊居住时,距学校在八英里以上,所购季票(适用三月)价只英金二磅余(即二十余元),而每日往返无论若干次皆得适用焉。今若在北京每日行如此远之距离,其速度与安适姑勿沦,即车费一项每月必须超过十元以上。吾人之车费虽高,而吾人一般之收入与生活程度视诸西洋又远不及。以吾人生活程度之低陋,而所出之运输费反如此其贵;以欧美大都市之人生活程度之高,而其所出之运输费反如彼其廉。人力车之不经济灼然可见,尚待其他辩证哉?

    人力车之问题不仅为个人或国民经济之问题,实为极重要之社会问题。此种职业乃剥削国民之精力,防害人民之健康,甚且遗害及于后代。此恶不除,全社会之生活被其影响,至于无穷,非过言也。吾人今就调查所得,分析研究,即可知此问题之重要。

    二、调查中之问题

    此次调查所发出之调查纸分为甲、乙两种。甲种设问题21条,乙种设问题14条。两种调查纸中之问题大部分相同。甲种问题中较为重要可以特别注意者余以为为原籍、吸烟与教育三项。

    调查表中所填人力车夫之姓名与居所,除为认识调查表不至将同一人之调查计算两次外,于统计上无大关系,故本文不论述之。人力车夫所自述其家庭之情形,余亦未据以为准。凶车夫眼光中之所渭洁净、卫生、安静等语,未必与吾人所有之观念确相合也。又如关于人力车夫曾有疾病否,知有医院或施医处否诸问题填入答语者甚少。而其填入答词者则又皆言无病,或不往病院诊治。因此使人疑及人力车夫虽罹疾病,未必果确知其有疾病或已有疾病之危险、,愚者或且惯居于产生疾病状况之下,或抱病经年,而仍生存滋息,亦非不可能之情形。必待医生诊察,告以有病,人力车夫始知其有病也。(人力车夫所常患之疾病,余闻医者言,为腿痛、冬日之冻手、冻脚、喉疾、盲肠炎及花柳病等.如各地方之病院对于人力车夫之来求治者有详细之记载,当可为有益之发明。)

    此次调查包括内外城各处。所调查之总数共302人。依北京警察厅之报告(民国四年),北京内外城之人力车夫共20,859人,所调查之数与之相较,诚甚低微,不过当六十九分之一而已。兹将所调查之结果,分别论述如下。

    (一)年龄

    查所调查之302人力车夫中,20至30岁者不及半数,30至40岁者不及三分之一,40岁至50岁者占六分之一,20岁以下者不过寥寥数人。自20岁至40岁诚为人生筋rou工作最佳之时期,而人之发育与长成亦即在此时期。以人力车为业者,乃以人生最佳之时期完全耗费于身体之劳动,殊为可惜。按诸理想,人当壮年宜从事于有益于其身心之工作,俾得为社会上有效率之分子,若专劳碌其身体,甚且戕害其身体,以过度之身体劳动,摧残或抑损其身心之发展,其害为如何者?人力车业去吾人理想之职业远矣。年龄统汁上犹有可注意者,则40岁以上者犹占六分之一是也。人当40以后,身体之发展已停顿,体力已有渐衰之倾向,若仍任其担负极辛苦极易疲劳之工作,实深可怜悯。故地方政府似须特别规定年龄以恤老年。日本劳动状况向来虽远不及欧美诸产业国家,现亦已对于年龄老之人力车夫加以取缔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