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乱唐在线阅读 - 第五百四十八章:朝廷始招降

第五百四十八章:朝廷始招降

    原本广平王李豫的注意力全在郭子仪的身上,现在忽而听到了一声高呼,便又将目光投落在了这高声惊人的长史身上。

    李萼与郭子仪一先一后,李豫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但也只认为此人应该是郭子仪的幕僚或者亲信,但万想不到竟是神武军长史。

    长史之职,位卑而权重,如神武军中,非有异于常人之所能者才能担任,否则神武军中一应庶务,内外协调,又岂能井井有条,不曾出过一丝一毫的纰漏?李豫自从在团结兵和民营中历练以来,不止一次的和神武军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交道,都对此印象甚深,也早就对这位幕后的能人暗自钦佩久已。

    “竟是李长史?”

    说着,李豫又要长身一揖下拜,李萼则有意无意的侧开了身子,直接道明来意。

    “下吏此来身负军务,奉御史大夫之命,要在民营中选调百人。”

    听说是有公务,李豫当即回过神来,在大庭广众之下自然不是议事的场所,而且现下营中众人情绪兴奋,有秩序崩溃之虞,虽然不会酿成大乱,但在以军纪著称的神武军一系重要人物的眼里,难保不会因此而看清了自己。

    一念及此,李豫当即命人恢复秩序,无干者各就各位。

    “郭将军,李长史,请入正堂说话!”

    看到李豫下达军令干脆利落,郭子仪和李萼微觉诧异。看来广平王并非只是到军中长些资历,确有几分干才在身,亦有有为之心。

    进入正堂,宾主落座之后,李萼开门见山。

    “其实选调的标准很简单,仅有一条,嗓门大即可,越大越好!”

    “嗓门大?”

    李豫大为不解,民营和团结兵是作为神武军的补充力量和后备兵源而存在的,选拔优异者也已经有一整套成熟的标准,可以嗓门大者为合格还是头一次听说。

    与李豫不同,郭子仪在路上就已经和李萼简单的交流过,也大致了解了秦晋的意图,因而对这一条选拔标准并不稀奇,只从容淡定的喝着茶汤。

    “广平王有所不知,御史大夫交办下来的差事,还只能由这嗓门大的人去做!”

    对于此,李豫也被勾起了好奇心,然则无论神武军、团结兵还是民营,都一条规矩,那就是无干者不得擅自干预军令,其中军令细则自然也不是可以随意打听的。

    也许是李萼见广平王面露好奇之色,便道:

    “一会选调完毕,便会送去执行军务,广平王若有兴趣,可到城上一观!”

    李豫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用来掩饰自己的尴尬,被人识破内心的想法,让他有种被动的感觉。

    “若无军务,一定要去看看。”

    很快,嗓门最大的一百人选拔完毕,李萼便领着这些人离开民营,往西门方向而去。

    上了大街,忽有军中佐吏急急而来,见到郭子仪便喘着粗气道:

    “可算寻着郭将军了,大夫有令,今日提前出城演练,并指定了由将军亲自指挥。”

    李萼闻言一笑。

    “是了,今日所为军务,非要郭将军配合不可!”

    午时上下,数千唐.军开出长安西侧的金光门,于叛军营寨五百步外列阵擂鼓。这种作为自那夜一战之后就成了城中守军演练的必有戏码,只不过今日将时间提早了,由日落前的半个时辰改作了午时而已。

    与数千步卒一同出城的还有千余骑兵,与步卒军阵保持着百步距离,遥相呼应。

    恰逢此时,段秀实在崔光远的陪同下参观长安城防,到了金光门上忽闻城外金鼓之声,只见数千**列阵于叛军营寨之外,呐喊叫嚣,不禁面色大变。

    “这,这是作甚?难道……”

    也难怪身经百战的段秀实吃惊的语无伦次,跟随李嗣业由安西返回中土以后,对于安史叛军他也经历了从不屑到正视,再到重视畏惧这种心理过程。

    几次和叛军游骑的交手后,段秀实这才不得不面对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安史叛军的实力绝非西域诸国,乃至大食人可比。围困长安的叛军营寨,绵延数十里,初见时也为之心惊rou跳,直到进入长安以后,见到神武军面貌赳赳,这才心神稍定。

    哪想得到,神武军竟敢以区区数千人,往叛军辕门处叫嚣挑衅,也难怪他惊讶失色了。

    崔光远却一副习以为常的神色,只笑着让段秀实耐心观看。

    尽管城上的人都是一副泰然表情,段秀实还是想不出,城下的数千**凭什么敢如此堂而皇之的向叛军挑衅。

    很快,他就看到数百名手持铁锨军卒于阵前左右频频挖掘,似乎又埋了什么东西下去,大约也就小半个时辰的功夫,便悉数退了回去。

    金鼓声很快消散,随之响起的却是一声高过一声的呼喊,距离虽远段秀实听的竟一清二楚。

    所喊内容,更令段秀实震惊,这一声声,一句句竟都是些劝降的话。

    “难道朝廷有意招降叛军?”

    崔光远点了点头。

    “此事由御史大夫提出,陛下已经允准,现在只看叛贼有多少人愿意投降了!”

    闻言,段秀实默然不语,自从抵达长安以后,许多认知竟在一日间被颠覆,势弱的唐.军竟然像模像样的在劝降势大的叛军。就算叛军断粮,有了人脯作为军粮,与之背水一战也不是不可能。

    初时,段秀实对秦晋有些不以为然,现在更觉得此人离谱,也不知此人是哪里来的自信,搞这些雕虫伎俩。

    此时此刻,段秀实心中的情绪是矛盾的,寄希望朝廷诸事顺利,又想让这个有些不自量力,异想天开的御史大夫得到应有的教训,身负天下重责,怎么能如此轻浮,率性而为呢?

    劝降之举,原也并无不可,可是将数千将士因此而至于万劫不复得险地,是不是也太过儿戏了?念及此处,段秀实的面色愈难看,心中只为城外那数千军卒的命运而担忧,奈何自己位卑言轻,只能突然的紧张着。

    如此呼喊劝降了大约一个时辰,叛军营内终于有了反应,只见辕门大开,铁索吊桥落下,成千上万的叛军蜂拥而出,由北方又有一支数千人规模的铁甲步卒飞奔而至。

    眼看着就是两面将要受到夹攻的局面,段秀实攥紧了拳头,手心里全是冷汗,从表面上看,叛军的人马已经倍于城外的唐.军,现在就算下令撤退,只怕也已经晚了,只要被叛军咬住,就是个死伤惨重的局面。

    他看了一眼依旧老神在在的崔光远,不觉火气上涌,如何朝廷里做主的都是这样一群蠢货?

    “大尹,难道不派兵相援吗?”

    崔光远满不在乎的回答道:

    “莫说崔某没有职权调兵,就算有也不必多此一举,你可知道城下领兵的是何人?”

    段秀实心中一动,问道:

    “何人?”

    “郭子仪!”

    崔光远一字一顿的说出了郭子仪的名字,段秀实则隐隐有失望之感。

    郭子仪的名号他听说过,在朔方军中一直是个声名不显的人物,倘若此人果有将才,在大小战不绝的河西朔方之地又怎么可能不崭露头角呢?此人虽然官职不低,但也可以是熬资历钻营上来的。

    “放心,有同罗部的一千骑兵支援,郭子仪败不了!”

    “同罗部?”

    段秀实又诧异了,据他所知,同罗部早就被安禄山收归麾下,已经成了安史叛军中精锐骑兵,何时又反投了唐朝?

    崔光远也终于觉出了段秀实神色语气中的不善,便不再多言,只关切的注视着城外的进展。

    自从叛军生营啸之后,秦晋的用兵便不再似以往那么保守,每每试探之后,总会有些出人意料的收获。

    只见来自北面的数千人叛军军卒在距离**三百步左右时,忽然力加,这是短兵相接的前奏,只要挨过了之前的数轮弩箭阻击,就算成功了一半。段秀实久经战阵,对于这些战阵套路实在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可唐.军的反应也太过让人诧异,该放箭的时候居然没放箭,现在叛军距离他们已经不足一五十百步,再如此下去就一丁点希望都没有了。

    段秀实咬牙切齿,双拳紧攥,为这些即将无辜送命的军卒惋惜,又恨那些草菅人命的上位者,恨得牙根痒,痛。

    轰!轰!轰!

    陡然间,剧烈的响声如炸雷般此起彼伏,唐.军军阵霎那间就被拢在了浓烈的白烟之中,段秀实只觉得脚下的城墙和大地都在随之颤抖。

    “大地动?”

    段秀实曾在陇右亲眼见过一次大地动,大地就是这般震颤,房屋瞬时倒塌,地面眨眼间裂开数丈的口子,深不见底……

    这时,崔光远有些不阴不阳的声音却传入了他的耳朵里。

    “段将军莫慌,不是大地动,这是神武军的霹雳炮,爆炸一响就可以糜烂一片,看着吧,那些冲在最前边的叛军已经每一个囫囵的……”

    一阵北风猛然刮过,吹散了大半白烟,只见原本白色的雪地上已经血红斑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