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四章 代王求助
两天后,史重训派黄门王德前往城外段思廉大营宣诏,正式答复段思廉:“自古未有为臣者兵临城下而迫朝廷议和者。卿若悉罢作乱之兵,率众将入城谢罪,则尚可获赦。否则,朝廷大兵一到,鸡犬不留。” 段思廉受诏毕,屏退左右。王德从发髻中偷偷将监国的密信交给段思廉,然后告辞离去。段思廉私下拆封看时,已经了解了城内的情况。 原来,杜君雁走后,史重训曾分别听取了六位首席大臣的意见。袁乔、高文通、郭崇三人都认为只有同段思廉和谈,并予以重用,才是挽救危亡的道路。景廉虽然认为不能屈服,但为全城百姓和朝廷存亡考虑,认为应当在高姿态、掌握主动权的条件下才能与其和谈。而骨仪、阴世师则自恃城防坚固,认为段思廉没有能力打下大兴城,坚决主张固守。史重训为人和善,加上杜君雁一席话给他带来了很多感触和震动,内心也非常希望段思廉真的如她所说,迎段思廉入朝重用,为朝廷重新平定天下。可是如今的京师城防完全控制在阴世师、骨仪两个强硬派手里,他虽然想放段思廉入城,奈何这两只拦路虎毫不妥协,阴世师还利用手中的军权把皇宫都控制了起来。这时,民部尚书郭崇悄悄为他献上一条计策:派人答复段思廉拒绝和议要求,暗中将朝廷里不同派别的意见和他个人的倾向透露给段思廉,说明自己的处境。 段思廉略一沉吟,知道他埋伏在城内的那颗棋子该动了。于是命段婉曦率部夜袭龙首原,占据大兴城东北外围阵地。段婉曦准备多日,厚积薄发,龙首原守军又因连日的停战状态松懈了功夫,段婉曦没费多少工夫就拿下了龙首原,并举火为号。接着,段婉曦率三千弓弩手,并用缴获的二十多部牛角弓,将写好的无数没头帖子射入城中,晓谕全城军民。 “大邢汤国公、大将军段思廉,仰示大兴城,布告天下: 当今天子穷奢极欲,苛政害民,招致天下反叛,生灵涂炭。代王仁厚,深得民心,乃中兴之主也。本公为天下万民请命,首倡义兵,入京勤王,罢黜昏君,拥立代王,以拯大邢江山于累卵,救生灵于倒悬。左翊卫大将军阴世师、刑部尚书骨仪助纣为虐,把持朝纲,禁锢代王,抗逆义兵。本公特奉监国密诏,讨伐二贼,将于后日将挥师攻城。念矢石无眼,兵戈无情,诚恐误伤。特晓谕全城百姓,攻城之日,慎勿离家出门,免遭池鱼之殃。如有志士能助义兵破城者,自当重加赏劳,加官进爵;能擒斩二贼者,赏千金,封千户侯。负隅顽抗者,天兵到日,无分良贱,一个不留。特此布告。大业十四年六月甲子。” 布告已经发出,很快一传十十传百,满城都知道了段思廉要攻城讨逆,纷纷扰扰,如同煮沸的一锅汤。有的见段思廉提前示警,让百姓回避,觉得汤国公仁义爱民;有的是前线将士的家属,听说义兵所到之处,济贫安民,多行德政,秋毫无犯,早已心向往之;有的早就对史元爽不满,又知道监国仁厚,废帝立贤正迎合他们的意思;还有的听说阴、骨二人阻挠和议,禁锢代王,带来兵灾,恨极了二人;有的则纯粹冲着那千金千户的封赏……各种心理的人都有,纷纷在城里扰乱起来,或要求释放代王,与义军议和;叫回被征召的家人,不要为坏人卖命;或暗中串连,准备袭击府衙、大将军府,里应外合。阴世师、骨仪二人忙前忙后,调集力量东压西扑,一直折腾到天黑,才让大兴城总体恢复平静。 就在阴、骨二人忙着扑灭城中各处民乱的时候,被控制了京师、皇宫防务的监国代王史重训正在一座偏殿里会见一位神秘人物。是骨仪之子骨安,以监国贵客的名义带她入宫的。阴世师虽然控制了全城的武装力量和办事渠道,但并没有把监国监控起来,加上骨仪的儿子带路,于路没有人敢盘查,也不敢多问。
“孤现在的处境越来越不利,甚至有被绑架的感觉。你能不能想个办法,救救孤家,救救大兴一城百姓?” “监国殿下莫慌,汤公已经有了办法。”说着贴耳对史重训低言几句。 史重训一听,大惊道:“什么,你们要……” 神秘人挥手止住他,低声道:“要让大兴城免遭兵火之灾,让监国顺利登基,只能用这个办法。如果舍不得一个人,就要牺牲更多将士的生命!”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如果阴世师不这么丧心病狂的话,或许会有。可是……” 监国沉默了。好一会儿,他似乎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也只能如此了。可是宫中的卫士都被骨仪所掌控,孤无法调动,如何才能……” “殿下,我观那骨仪虽然屈从阴世师的yin威,也不过是要阻止您和汤公议和,他是可以拉拢过来为我所用的。至于人手,三公子生前在宫中,还有一批好弟兄,分别是守卫景风门的程名振和守卫玄福门秦武通。监国殿下,请你下一道手谕,如此如此,这样就有足够的兵力。你再给我个信物,好调动骨仪。其他的事,就都包在我们身上了。殿下登基之日,也就在这几天了。” 史重训沉重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