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巾帼志之乱世红颜在线阅读 - 第卌六章 小人之心与君子之腹

第卌六章 小人之心与君子之腹

    “王唯岳在石子河再次大败于尉迟密之手,越王来信求朕出兵相救,众卿以为如何?”

    炮筒子景廉第一个发言:“虽然东都方面至今不承认朝廷正统,但同为大邢官兵,洛阳又为长安门户,户破则堂危。【】如今关中局势已有好转,我行有余力。于情于理,都应出兵相助。”

    高文通表示异议:“臣反对救援东都。如今朝廷所面临之心腹大患,并非瓦岗尉迟密,而是陇西薛岙。薛岙一世枭雄,一直有意窥伺关中。自扶风一战后,采纳其谋主郝瑗之议,生聚教训,积极准备反扑。我若出兵东都,兵少则不足救,兵多则关中空虚,为西秦所趁。洛阳城池坚固,各处兵马增援方便,王尚书攻虽不足,守则有余。故我当务之急,不在东都,而在陇西。”

    景廉又问:“倘若东都有失,如之奈何?”

    袁乔道:“事有轻重缓急,朝廷经营东都十余年,城池坚固,兵精粮足,年初又得到了四个月的休整补充,至少可守一年。尉迟密前蒙朝廷降恩招安,亦会留有余地。甚至重新招安,也并非不可能。东都不必忧也。倒是西秦,虽在扶风战败,但时刻准备卷土重来。我当以解决西秦为首要任务。”

    史重训转向马伦:“内史令?”

    内史令马伦道:“诸位大人皆资深重臣。臣初上位,不敢置喙。但凭陛下与大丞相决断,臣无不从命。”

    景廉瞪了马伦一眼,露出不屑的神色。这个在他手下干了几年的副官,他太了解了,做人滑头得很,谁都不得罪。要不是看在他很能领会上意,弥补自己缺陷的份上,早把他给踢了。现在让他掌内史省,还真不是块料。

    “大丞相,此事该如何决断?”

    段思廉道:“左仆射高大人、尚书令袁大人对局势的分析,真乃洞若观火,入木三分。我当以主要精力集中于陇西,首先解决西秦问题。然而如今关中初定,国力不足,薛岙占据陇西,骑兵不可小觑,剪除此患尚需时日。东都素不服朝廷管辖,若能借此机会,兵临洛阳,观衅伺隙,居中斡旋,庶几可免一场兵灾,我亦得借机收瓦岗及洛阳之众,归于朝廷。则局势豁然开朗。”

    袁乔、高文通、景廉、马伦见段思廉此议,竟是要“浑水摸鱼”,借机来个黑白通吃,比之单纯的救与不救,都高出一筹。不但做法高明,还兼顾各方意见,无不十分佩服,纷纷表示赞同。

    “就依大丞相之言(不依还不行了),以增援为名,出兵东都,居中斡旋,争取越王承认新君,献洛阳归附朝廷。不知何人可以挂帅?”

    段思廉道:“此举事关朝廷战略,非有军政兼通、威望素高之名将不可当也。左行军元帅彭鼎辉慧眼如炬,统兵御将得心应手,又与王唯岳有旧,实为不二人选。可命其率右翊卫大将军田雄、右武卫大将军张方、左骁卫大将军吴信所部兵马六万人,以刘弘毅为长史,担此重任。”

    “准奏,着中书令马伦即刻拟诏,克日发兵。”

    马伦奉诏。

    高文通道:“还有一事,夏王窦融已经攻克冀州,俘虏太守麴稜。幽州总管辖区以南,黄河以北,已悉数收归其囊中。据探报,窦融正在积极备战,准备再攻幽州。幽州总管司马浩杰西拒刘茂忠,北抗突厥,甚为吃力,上表求援,请陛下定夺。”

    段思廉道:“对于司马浩杰和窦融,我的意见还是一个字,和。”

    “大丞相要促成司马浩杰与窦融议和?”

    “正是。”

    景廉道:“对尉迟密和王唯岳要和,对司马浩杰和窦融也要和。丞相所谓拯救社稷之策,莫非就是毫无原则地和稀泥吗?”虽然和段思廉结了亲家,他还是公事公办,从不隐瞒自己的意见。

    段思廉笑道:“如今天下群雄混战,百姓受灾。思廉举义入京,正为天下止息兵戈而来。段氏在河东多年,素有名望,收服天下人心,正以此为本。凡力所能及之处,都要尽力调解,使争战双方免于伤亡,而百姓亦感激朝廷之德,此两全其美之事,何乐而不为哉?至于原则,我以为乱世之际,礼崩乐坏,法令难行,唯当以天下苍生之疾苦为准绳。但凡有利于早日一统宇内,使百姓免受兵火之举,则必用之。对犯上作乱之人,凡愿投诚归顺者,虽有重罪,悉可赦免之。此新朝与旧朝不同之大略也,唯公察之。”

    众人闻段思廉之言,无不颔首赞成,十分佩服。景廉道:“丞相高论,令景廉如醍醐灌顶,心服口服。”

    史重训问道:“大丞相以为,何人可以出使幽州,居中调停?”

    段思廉道:“大丞相府录事参军苏冰心,交游甚广,能言善辩,可以为使。此外,楚王李世明横行江淮,任用贤才,施行仁政,深得民心,臣属意已久。如能加以拉拢,则可解太上皇被困之厄,亦令三大反王全数收为我用,平定天下之大业便成一半。但恨未得其人耳。”

    史重训道:“李世明之事,容后再议。派员前往东都、幽州两处斡旋,争取其倒向朝廷,实为要务。幽州总管司马浩杰抗敌有功,忠诚可靠,就准卿所奏,封为燕国公,拜左武卫大将军。其子司马师都升任幽州车骑将军,司马成都授左武卫中郎将之职,派苏冰心携朕敕书,前往宣抚。”

    “陛下圣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