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大宋之荣耀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六十九章 张浚离职

第一百六十九章 张浚离职

    非常感谢立立之之书友的连续打赏!

    --------------

    太原之战结束后,已经是四月初,按时节算差不多是暮春初夏了。

    这个季节,南方的天气已经很热,差不多到了准备夏播的时候,处于北方的太原,也已经到了百花正艳的季节,到处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这样的天气非常让人觉得舒服,也是最适合休整、恢复精力的时候。大规模的战事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这段时间,王晨并没决定再进行诸如攻打真定府、太原府这等规模的战役。他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为后续战事做准备上,包括整编训练人马、收集各种战略物资、加固城垣、安抚百姓、恢复收复之地秩序上来。

    这几个月的战打下来,收复的失地非常多,这些地方可以说到处是一片混乱,盗匪很多,官员缺编,百姓依然流离失所。如果不将局势稳定下来,那被收复的这些地方,并不能成为作战时候的依托。

    当然治理地方并不是王晨的强项,甚至可以说,他对如此治理一地没有任何的经验,但他知道,朝中有这样经验的人非常多。因此他也马上上表朝廷,请求朝廷任命各级官员,并让他们尽快到任,以恢复各地方的秩序。

    被金人曾经占领过的州府,遭到的破坏还是挺大,百姓生计都很困难,王晨也替黄河以北的这些州府百姓请命,请求朝廷免除这些地方两到三年的赋税,以让数度遭难的百姓有休养生息的机会。

    同时王晨也再请求朝廷,尽快将他需要的武器、粮食等物资运送到太原及真定府一线,以供后续作战所需。

    朝廷很快批复,同意了王晨所有请求,免除新收复这些地方三年的赋税,并会马上派任各级官员到任。安抚民情,恢复秩序。王晨需要的那些战略物资也已经在运送的路上或者准备启运,诏令中也让王晨放心,朝廷一定尽力满足前方将士所需。朝廷吼对王晨提出了要求,要王晨合理安排各地的镇军,尽快派兵剿灭各地的匪患,还百姓以安宁。

    王晨也将太上皇赵桓已经被金人放回的消息告诉了朝廷,他在向朝廷的呈报中说了,太上皇因为北狩的艰辛,身体极度虚弱。在放归时候又连续奔波了数千里,还受到了极度的惊吓,没办法再坚持行程,因此他将太上皇留在了太原,让赵桓休养好身体后,再护送回京。

    朝廷批复的诏令中也应允了王晨所请,并令王晨对太上皇进行严密的保卫,不得有任何差错生。王晨随后也接到小皇帝的密旨,让王晨尽量拖延太上皇回京的时间。并将金人复立太上皇为帝的消息彻底消除。接到这一系列的回复后,王晨对如此处置面前的事情也更加有信心了,各项事情也有条不紊地安排下去。除了赵桓的事他不让人家插手外,其他大部的事都分由其他人去具体负责。而赵桓的事王晨交由虞允文具体负责。虞允文直接与他联系,其他任何人不得插手。

    金人复立赵桓为帝的消息肯定有传出去,但这事王晨已经做了补救,在某一次召集一群高级将领去拜见赵桓的时候。逼迫赵桓其说了金人放归的目的,也让秦桧亲口告诉众将一些情况。秦桧当然是按王晨吩咐的意思说,他自己叛军的行为是无论如何都不敢说出口的。只是说了一些金人逼迫太上皇做什么事。下什么诏令的情况,并说这一切全是金人逼迫之故,并不是太上皇本人的意思。

    因为军事行动关系,金人放归赵桓,并拥立其为帝的消息并未在民间广泛传播,而王晨也将赵桓所述意思,还有秦桧的那些话传给朝廷,并广布天下。秦桧的事,王晨并未报告朝廷,那份招供书他自己存放,上报朝廷的奏表中并没痛陈秦桧的罪行,只是不痛不痒地将秦桧的污点说了一些。

    秦桧知道这些后,自然感激涕零,王晨吩咐他做什么,他也无条件服从。最终王晨在奏明朝廷后,将秦桧安排在自己身边做事,让他负责管理军中事务,类似行军司马的角色,军中钱粮数额、兵员调配都归其管,这身份,与秦桧被俘有所任御史中丞虽然有些落差,但并没什么人表示在意。

    因为秦桧自己上了份表,表示愿意在军中做事,通过打击金人报仇雪恨。

    秦桧的事有了一个初步的解决方法,王晨也是挺高兴的,他在几次接触中感觉到了秦桧的能力,抛开历史的成见不说,这个人确实是一个能干的人才,做起事来非常有条理,而且行事果断,决不拖泥带水,有其人帮忙做事,王晨觉得许多事他都可以少很多心思。

    王彦也传来好消息,说他率部追击昭合的残部任务已经完成,全歼了昭合了几千残部,生擒其人。

    其实王晨令王彦进太行山剿灭昭合的残部,只不过是对其当日兵败的惩罚。已经失去了大部兵力的昭合,他那几千残部在太行山深处,也不可能生存太久,毕竟金人一直在草原上生活,不习惯太行山这种地形。甚至不需要派出官军围剿,他们就没办法生存下去,何况太行山内还有许多义军。

    接到王彦的报告后,王晨也对其立下的战功称赞了一番,并表示会上表朝廷,替对方求情。但王晨也对王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其部继续转战太行山,争取将太行山内那些义军和盗匪全部收编,要是有不愿意听从朝廷招安的,那就率大军剿灭。

    王彦这些年一直转战在太行山一带,颇有威望,王晨希望能借连胜金军的兵威及王彦的名望,让太行山一带及整个河北、河东的匪患都消除,还百姓以安宁。

    在王彦部好消息传来之时,全歼完颜撒离喝的张浚及折彦质部也先后来到太原,与王晨会师。

    张浚部先于折彦质部三天抵达太原。而比张浚迟到太原三天的折彦质,在见到王晨时候,就说了自己的不满。他对张浚抢了他的功劳颇有微词。毕竟完颜撒离喝部是被他击溃,并一路追击的,但最终却被张浚摘了桃子,最大的功劳被人抢走了。

    “折帅,张浚部是本帅命令其南下,与你部一道夹击金军完颜撒离喝残部,本帅知道此战主要功劳是你部,会如实向朝廷报告,并为你们请功,”不希望部下将领出现争功行为的王晨也只得耐心相劝,“折帅,本帅觉得,国难当头的情况下,这种功劳就不要太看重,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歼灭更多的金军,尽可能快地结束战事,打金人以措手不及。接下来还会有很多的战事,比完颜撒离喝更出名的金军将领会被我们击败,只要你以后作战出色,何愁不再立更大的军功?”

    听王晨这样说,折彦质依然不太服气,但在听到王晨透露了一点消息,说朝廷准备召张浚回朝任职后,也就没了话语。

    张浚是文臣,不是武将,王晨从吴玠和吴璘兄弟嘴里了解到此人在川陕的所作所为后,大概清楚了其能力。张浚能力还是不错,但这是指治理地方的能力上,而不是领军打仗。

    张浚的军事才能可以说不入流,要是令其继续指挥大军作战,遭遇强大金军攻击的时候,说不定会遭遇大败,毕竟以后的战事不再是川陕之地有太多的地形可以利用,大部都是平原,金军的骑兵行进度很快。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以张浚的能力,是不可能做出充分的应对的。在这次攻打太原之战中就可以看出来,张浚在接到赵桓的诏令后,完全不顾形势的变化,不理会可以与王晨一道两军夹攻太原,私自停止了前进。要是这种情况下,金军突然动偷袭,那损失将会非常惨重。

    除了军事,张浚在其他方面能力还是挺不错的,那不如让他回朝去挥他的长处,而不要继续呆在军中。有了如此想法后,王晨也向小皇帝寄了密信,将这意思说清楚。赵谌自然不会不从王晨的意,马上答应。而李纲、宗泽也觉得这样的提议可行,对赵谌的意见没提出反对,因此决定召张浚回朝。

    “折帅,张浚离开太原后,其部人马中的一部,将会归到你帐下,希望你在统领更多人马后,有更不错的战功立下。”听王晨如此说,折彦质再没有什么怨言,在王晨面前保证,在接下来的战事中一定会有更出色的表现,斩获更多的军功。

    也就在张浚部、折彦质部抵达太原的十天后,朝廷宣调张浚回京任职的诏令也送抵军中。

    在朝廷送来的诏令中,皇帝赵谌盛赞了一番张浚这一两年来以为朝廷立下的大功,并说为表其功,宣其回京任职,委其为兵部侍郎,并授其郡公爵位,负责兵部事宜。如今的兵部尚书只是个虚职,并不实际掌管兵部事务,兵部侍郎是兵部的实际管理者,位列宰执。

    原本张浚去长安任职也没打算一直留在那里,至少在他自己的心中有镀金的意思,最终的目的是回京任更高的职务。如今终其所愿,位列朝中宰执位,他也比较满意了。毕竟他现在还年轻,才三十几岁。三十几岁就位列宰执,那入相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