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仙侠小说 - 太平客栈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七十七章 白山黑水

第一百七十七章 白山黑水

    辽东的江湖也曾鼎盛一时,当年道门败于儒门之后,因为内部理念不合而一分为二。失败的一方奉杨朱为祖师,被称为邪道十宗,迁移至当时还不属于中原王朝版图的关外辽东,在此生根发芽,于太白山上修建大荒北宫,以圣君为领袖,以地师为谋主,休养生息,恢复元气。在那时候的中原江湖看来,关外辽东便是邪魔横行之地,等闲不会踏足半步。

    待到后来,因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入则无法家拂士”的缘故,正道各宗内斗加剧,更给了邪道十宗发展壮大的契机,邪道十宗开始渗透中原,甚至谋划着重返中原。

    终于,在大晋年间,爆发了佛道之争,神霄宗祖师通真达灵先生林灵素向大晋皇帝谏言:“释教害道,今虽不可灭,合与改正,将佛刹改为宫观,释迦改为天尊,菩萨改为大士,罗汉改尊者,和尚为德士,皆留发顶冠执简。”皇帝依奏,下诏改佛为道,易服饰,称姓氏,左右街道录院改作道德院,僧录司改作德士司,隶属道德院。不久又改尼姑为女德。皇太子上殿争之,令诸多佛门中人等与林灵素斗法。佛道两家近乎于决裂。

    趁此时机,邪道十宗中的无道宗、阴阳宗、道种宗、皂阁宗、牝女宗离开辽东,重返中原,并且占据西北等地,也就是今日的西北五宗。而留守辽东的补天宗、忘情宗、天乐宗、真传宗、浑天宗便是今日的辽东五宗。

    接下来彻底形成今日江湖格局的关键是金帐大军南下,大晋因此覆亡,引出了皂阁宗独霸天下,以及后来的大魏立国、各宗联手围攻皂阁宗之事。

    时至今日,虽然名义上还是辽东五宗,但天乐宗、真传宗、浑天宗也相继入关,天乐宗将山门定在中州紫仙山,如今归于李玄都麾下,与另外的剑秀山、北邙山、终南山连成一线。真传宗和浑天宗则是跟随谢雉去了帝京,实际上是谢雉的嫡系势力。

    辽东境内只剩下补天宗和忘情宗,于是补天宗得以极大发展,成为与无道宗、清微宗相提并论的大宗。

    秦清成为秦家家主和补天宗之后,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整肃辽东境内的江湖势力,一件是整合辽东境内的士绅世家。这两件事其实是一件事,秦清要一统辽东上下,做到上下一心,令行禁止,集中力量办大事,避免阳奉阴违的局面出现。

    因为辽东在大晋时还不属于中原王朝的势力范畴,所以辽东士绅的根基薄弱,不似江南、中原等地的士绅,动辄数百年传承,势大根深,盘根错节,故而辽东士绅根本不是秦清的对手,很快便被镇压降服。

    不过辽东的江湖却要比辽东的士绅更为难缠,毕竟邪道十宗在此扎根千余年,留下传承无数,导致辽东江湖十分兴盛,各种高人层出不穷。其次便是辽东临近金帐,士绅们因为家产、土地无法离开,可孑然一身的江湖人却没这么多顾忌,穿过深山老林,便去了金帐境内,待到风头过了,再回来就是,实在不行还能去西域、西北等地,对此补天宗也没什么太好办法。

    这也造成了辽东江湖的一个奇景,那就是门派不多帮会多,这些帮会都是因为日渐兴盛的海贸而兴起,类似于漕帮、盐帮,虽然不成气候,但也人多势众,门派少是因为补天宗的强力打压,许多门派要么彻底覆灭,要么成为补天宗的一部分。剩下的极少数也是安分守己,不敢有什么动作。

    再有就是江湖散人极多,这些江湖散人往返于辽东和金帐,亦或是往返于关内和关外,十分活跃。及至后来,秦清的态度有所转变,立下了一条规矩,只要这些江湖散人不干扰商贸、屯田、马政等军政大计,便由得他们去,若是敢坏了规矩,杀无赦。

    之所以辽东境内有这样多的江湖散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计。江湖人也要吃饭,也要赚钱,各大宗门都有生财之道,比如补天宗、清微宗、慈航宗的海贸,太平宗的钱庄生意,无道宗的西域商路等等,而李玄都之所以认为客栈不算是一个宗门,也是因为客栈没有盈利的能力,只出不进。

    与宗门相较,江湖散人们就十分窘迫了,生财之道无非那么几条。要么是偷抢,也就是做江洋大盗,要么是看家护院,沦为权贵的奴仆之流。前者风险太大,容易丢了性命,后者有损尊严,不得自在。如果既不愿意做江洋大盗,也不愿意做权贵客卿,那么辽东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辽东与中原相较,中原已经被开放到了极致,而辽东则开发程度严重不足,越往北走越是如此。到了辽州境内,大片的深山老林几乎占据了半州之地,而在这茂密的森林之中,有各类野兽,也有众多药材,许多江湖散人进入其中,凭借一身本事捕猎采药,然后再将其带回关内贩卖。尤其是人参,关内富贵人家十分信奉人参的药用,无论大病小病,都要用人参,动辄便是一日两钱地长年累月服用,需求极大,一株上等人参能卖到七八百两银子,若是能挖到几株好参,便是上千两银子,以江湖人的大手大脚也足够几年的花销,当真是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