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大魏霸主在线阅读 - 第1094章一百年发展规划

第1094章一百年发展规划

    第1094章一百年发展规划

    冉明甚至制定了魏国利用百年的时间,完成魏国郡郡铁路工程,这个巨大的工程,总体投资实事上并没有计算出来。冉明估计在物价不膨胀的情况下,魏国需要耗费数十上百亿金才能完成这个战略目标。

    在魏国铁路动脉上马的时候,魏国的水运、高速公路和原有官道修筑工作,也同时进行。不过魏国只是把有限的物力、人力和财力向铁路倾斜而已。

    随着魏国蒸汽机的发明成功,魏国开始正式进入了蒸汽时代,开始了世界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当然,这个工业革命并不是冉明负责推动的,而是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由市场经济进行推动的。

    由于大修铁路、进行庞大规模的内部基础建设,魏国经济内需能力成井喷式增加。钢铁无论生产多少,根本就不用愁卖。魏国的矿产资源,分为三个等级,既原魏国二十一州,大部分都有不向私人开放。属于国有,私人想要开采,投入成本非常高。而偏远州郡的资源,则采取有限度的开放,虽然投资成本相对很低,可是运输成本却非常高。但是对于魏国新设中南三州和安西两州境内的矿产资源,魏国则是采取全面向私人开放。

    冉明以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方式,积极推动新设州郡的资源开发,是由别样的目的。在中国历史就是一个怪圈,没有万世一统的朝代,如果魏国官员渐渐贪污腐败,失掉民心,那么不可避免冉氏皇朝也会被人推翻。真到了那一个地步,新占领地能不能保住就肯定不好说。特别是满清丢掉的领地,光初步估计,其资源价值就超过三百万亿美元,可是这一切与中国无关了。所以趁着魏国现在强大,冉明就是想把安西二州属于中亚部分领地资源和位于中南半岛南部州郡的资源,能开发就开发,用不了,哪怕囤积起来,留给后世子孙也是一笔庞大的财富。

    在这个背景下,魏国对安西二州和中南三州开发速度渐也渐加快,新置五州都拥有着木材、有各种有色金属非常庞大的储藏量,尽管在这个时代科技水平太低,无法大规模开采应用像石油、天然气,但是能开采的就尽力开采,特别是宝石、黄金、铜等不可再生资源,尽一切可能,先捞回来再说。

    魏国兴起的这股淘金热,确实让一大部分人富裕了起来。不患寡而患不均,在魏国普通贫穷的时候,大家都是苦哈哈,谁也不笑话谁,可是一部分人利用魏国政策,率先富裕起来之后,又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冉明措手不及。

    “皇帝纪元四七九六年,全国耕地六百五十三万倾又五十亩。去岁则为耕地五百八十九万倾。今岁又降至五百四十一万倾。臣窃以为,魏国农耕凋弊已成事实,再过十年,微臣以为,大魏将阡陌尽失。常此以往,国将不国!”当内阁首相王简看到这一份奏折的时候,双手都吓得颤抖不止。王简不敢大意,又火束递交给了冉明。

    冉明看了以后,并没有像王简想象中的惊慌,而是非常淡定。要说冉明不了解垦荒数量降低的原因,打死王简王简都不相信。要说冉明看不到问题的要害所在,王简也不相信。只是非常诧异冉明的态度。

    “《论大魏之本调弊之事》,此文虽然文辞朴实无华,然条理清晰,言之有物,乃大才所作!”冉明仔细一看下面的署名居然是房旷。就随问道:“这房旷乃何人?”

    王简道:“房旷房旷度,乃清河郡人士,为关东名士,六年前被王督护举荐,为北海太守。”

    冉明又道:“其考评如何?”

    王简听到冉明这话,心里就嘀咕开了,看来房旷仅凭此文已经进入了冉明的视野。魏国如今二百七十六个郡,太守以官职的人数多达数百。如果说秦始皇置天下三十六郡时,郡太守还是朝廷高官,可是现在魏国,已经仅仅进入中层。事实上对于房旷的考评并不怎么样,否则六年时间早该让他升上一级了,可惜,他仍是原地踏步。不过王简显然不会这样回答:“尚可!”

    “尚可!”听了这话,冉明就对房旷的秉性有些了解了。王简说了尚可,恐怕这是因为感觉到了冉明重视房旷了,身在官场,但说说话都会滴水不漏,更何况王简这个首相?冉明也猜测得到,恐怕房旷得罪的人也不少了。

    “陛下,农耕之事,千万要慎重啊,这可是社稷之本!”王简不由得提醒道。

    冉明道:“农耕减少的问题,都在于人口。魏国人口少,自然没有这么多人去耕地。魏国人口一直在增加,耕地减少的原因,就是人们不愿意种地,宁愿去做工。这其实是好事啊,王简难道不知道,这些减少荒芜的耕地,都是谁的吗?”

    以往历朝历代,农民都是绑在土地上,他们失去田地,就会沦为士族门阀的佃户,这样以来,朝廷可以收税的自耕农就会越来越少,税收越来越低。最终朝廷财政入不足支,渐渐破产。可是现在魏国因为商业兴盛,失去土地的农民可以有了做工的出路。在古代商业都处于家庭作坊式,所以既不用用太多工人,失去土地的农民没有生活来源,要想活下去,只能铤而走险。

    “理是这个理,可是一旦粮食产量太低,全部都去做工,何人来种田,全国臣民何以为食?”王简道:“鲁梁旧事重演,后果不堪设想!”

    “没有那么夸张,朕可以一招解决之疾!”冉明道:“朕原不忍百姓困苦,故下旨定粮价为六百文每石。农民产出收益有限,所以对于种地的热情不高,只要解除这道禁令,粮价以市场经济进行调节,这个问题就会得到极大的缓解。况且魏国无粮可食的局面,永远不会出现。”

    冉明非常自信,在中原粮食是最宝贵的战略物资,可是在南洋和中南半岛,粮食就是最不值钱的东西,所以魏国海外贸易运输船在回程的时候,必须携带一定比例的粮食,否则会被苛以重税。所以南洋的粮食,会源源不断的涌入魏国,虽然这些南洋粮食会冲击魏国的粮食市场,但是在保护价的作用,农民的利益也得到了保障。

    “可是!”王简突然间找不到理由了。

    事实上冉明清楚,王简也清楚,房旷的这份奏折,其实是投石问题,表面上是指出魏国耕地减少的现象,陈述田少国危的事实。逼冉明更改重商兴工的国策。

    冉明自然不会去改变,以农为本在封建时代是一条不错的国策,可是在工业时代,这个政策就过时了。

    进入了蒸汽时代的魏国,半只脚已经进入了工业时代,大规模集成式的工业化生产,会提高数十上百倍的生产效率,在商业兴盛的同时,也给这个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趋利避害是人的秉性,种地产出少,收益跟付出不成比例,但是一旦粮少,价格走高,那么种粮的人肯定会大增。

    春种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中,也只会越来越进步,而不会倒退。除非是人为的原因,这就是逆天而行。冉明秉承着已经规划好的战略,顺其自然。不过为了鼓励百官向中枢提出全理化意见,冉明还是给房旷升职,提升其为农部侍郎,让成直接进入中枢,成为高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