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我们的航路(四十八)
移民全球正文卷第五百九十二章:我们的航路比如,生成于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就是这种叠加效应的代表。 只不过,喇叭口朝向东南的H州湾,需要借力的是东南季风。 在不确定鹿耳门水道,是否能真的通行大船的情况下,这些许的潮差也许就是致命的。 不过郑C功最终还是选择了,在西南季风骤起的4月攻岛。 这是因为,明郑方面判断,西南季风将大大延缓,巴达维亚收到消息的时间。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逆风航行对于熟练的荷兰水手来说,已经完全不是问题了。 仅仅用了54天,于1662年6月24日,热兰遮城派出的通讯船就抵达巴达维亚。 要知道,即使是顺风航行,走完这段3600公里的航程,也需要超过1个月的时间。 收到消息的荷兰东印渡公司高层,几乎立即作出了增援决定,并组织远征舰队启航。 这意味着,热兰遮城实际只需坚守三个月,便能够得到有力的外援。 当然,这个消息对于久攻不下,且正面临粮食危机的进攻方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从收到消息到舰队出发,荷兰人仅仅花费了十天时间。 驰援大员的舰队总计有十艘船,其中大半为战舰,士兵数量则为700余人。 虽然这个兵力,只达到其在东印渡群岛战略机动力量的一半,但仓促之间能做到这点已属不易。 至于能不能救援成功,谁也没有把握。 只不过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丢失大员这个战略要点的责任,是谁也不愿意承担的。 俗语说“麻杆打狼两头怕”,明郑方面同样担心荷兰方面的增援,否则也就不会选择,在西南季风开启之季攻台了。 当8月12日,荷兰舰队出现在明郑军队视线中时,他们对明郑大军造成的心理压力。 并不亚于104天前,睡眼惺忪的荷兰人,看到郑C功兵临城下时的心情。 对于明郑方面来说,一个不利的因素在于,他们的大部分兵力,当下正在T南各地屯垦,以解决粮食问题。 真正部署于大员、鹿耳门水道一线的军队,只有2000余人,驻守于赤嵌城的兵力亦不过300余人。 在热兰遮城守备坚固的情况下,明郑分别屯垦的做法,在战略上并没有错误。 毕竟在一场持久战中,笑到最后的总是更能解决后勤压力的一方。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外援的话,热兰遮城就算再坚固,也有出城投降的一天。 问题是,荷兰人的外援迅速的到达了。 如果荷兰人的援军,能够象当日郑C功那么有效率。 抢在明郑大军从各处回援之前,拿下赤嵌城并且控制两条关键水道。 那么形势战争的胜负天平,势必向荷兰方面倾斜。 然而大员水道糟糕的航道状况,大大阻碍了荷兰舰队的行动。 这条在低潮期只有一米多深的水道,无法帮助远道而来的荷兰舰队,快速进入台江内海。 以至于用来补给热兰遮城的火药和粮食,都只能先用小船转运至大员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