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传奇农夫在线阅读 - 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丰盛科研的布局 中

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丰盛科研的布局 中

    李玉出身西北农大,今年不过四十岁出头,从毕业到留校,在一步步从助教到教授,他的每一步都走的很踏实。

    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动手能力和经验,他都不输给任何人。

    他和丰盛农业科技研究院之间的关系是客席教授,他的单位还是西北农大的。

    不过丰盛农业科技研究院和西北农大之间的合作很深,最少已经合作了十几个科研项目,一直以来都合作的非常愉快。

    而且丰盛农业在西北农大每年都会招聘一批毕业生。

    所以把李玉请来当番茄新品种研发小组的组长,那也是丰盛农业科技研究院和西北农大之间经过多次的协商,付出了不少代价的结果。

    李玉不仅仅在教书育人方面有能力,在科研的知识上也很扎实,他针对蔬菜品种研发上,之前就取得不少的成绩。

    比如他曾经参与过华农十二号高产量茄子品种的研发,他也发表过一些论文,是关于蔬菜新品种研发方面的观点。

    最后邀请他来当番茄新品种研发小组的组长,更多的是因为他曾经和东农合作研发过一款全新的番茄品种。

    要说华国番茄品种研发上,就不得不说起东农的李教授,那是被号称华国番茄大王的人,也是一个用了五十年让华国在番茄种植脱离的大部分洋番茄品种的功臣。

    李教授几年已经快六十岁了,他如今还是东大农学院的教授,也是在新番茄品种研发上的领军人。

    事实上即使到现在为止,华国的番茄品种很多还是进口的,在这方面的落后,不得不去承认。

    所以丰盛在这方面也投入甚大。

    李玉这个科研小组,单单是今年,就已经用了快一千多万的资金了,但是研发成果方面,却依旧不尽如意的。

    新品种虽然不少,但是成熟能够推动普种的新品种迟迟不能出来。

    毕竟任何新品种如果不能大规模推动种植,那就没有任何意义,番茄是属于蔬菜品种,主要还是为了让农民的收入增加,必须在种植成本上能减少,然后在产量和口感,质量上都能超越现在市场上的番茄,才能算得上是成功的新品种。

    耗费了这么多研发资金,却没有成果,李玉也很惭愧,如今宋山亲自来考察这个项目,他顿时有些忐忑起来了。

    做科研的最怕是什么。

    是突然被放弃。

    是资金链上的断裂。

    半途而废的科研项目太多太多了,当初西农就已经放弃了好几个有可能研发成功的项目,可这也没办法,毕竟研发上的投入太大,成本之高,并非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住的。

    丰盛农业科技研究院一直都对他们都非常好,对他们的投入也非常大,不然丰盛七号番茄品种的研发项目不会从立项到现在,短短一年的时间之内,连续突破好几个技术关卡。

    不过丰七号也经过两次项目评估的失败了。

    第一次是在抗病性失败。

    第二次是在产量评估上失败。

    这两次的失败,让整个项目在推动大规模普种上,最少晚了半年的时间,也导致了他们项目组在整个丰盛农业科技研究员蔬菜品种研发部之中抬不起头。

    “老板,这一次我们很有信心能成功!”

    李玉斟酌了一下,他对宋山还是有些了解了,宋山在最重要的关头都没有放弃他的研究,对于丰七号品种还是很信任的。

    正因为这一份信任,让他感觉到自己的责任沉甸甸的。

    他低沉的说道:“无土栽培已经进入最后的试验阶段了,只要再给我们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就能完成最后的种植试验,没有问题就能让丰七号投入种植!”

    “无土栽培的成本如何?”

    “相对于普通种植模式而言,无土栽培的成本的确能减少很多,另外无土栽培在抗病性上提高很多,更会在产量上的不断的提升!”

    李玉开口说道:“还有,我们丰七号可不是之前只是吸收了东农704,东农706,和华杂九号这些品种的优势,更因为我们和BAT农业科技研发部的合作研究之上,集中了BAT农业的好几个新品种的优势,在产量上,最少比我们预计的,多百分之二十以上!”

    “BAT农业在蔬菜品种的发展上,可是有很大的优势的!”宋山笑了笑,轻声的道:“人家现在集中在做蔬菜种子的市场,如果不能在品种上的技压群雄,也做不了荷兰的蔬菜种子批发第一的位置,所以你们能偷师了,还是要好好偷一偷,另外步伐可以放大一点,不必忌惮太多东西,现在从某种意义而言,丰盛和BAT农业算是一家人!”

    当初他这么辛苦的收购BAT农业,然后还不惜和梦成非直接掀起了一场欧洲农产品贸易的金融大战,也要保住BAT农业,他可不仅仅是因为贪图BAT农业在荷兰的地位。

    他的核心是丰盛。

    他要的就是丰盛能通过BAT农业这一块跳板,更多的积累农业科研技术的底蕴,毕竟在很多方面,华国的科研研究都是比较落后的。

    单单说番茄品种的研发。

    国外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就已经开始尽心研发了,欧洲,美洲,那些新品种的优势完全能碾压国内。

    而国内最少晚了半个世纪的研发时间,差距自然不少。

    想要弥补好这种差距,就要迅速的把技术上的劣势给拉回来,这也是宋山当初为什么不惜代价的进军国外,在虎口夺食的危险之中,吃下BAT农业。

    事实上证明,这一步棋,宋山还是走的很好的,BAT农业的科研技术支持之下,丰盛在这方面的积累,迅速的跨越了好几个层次。

    还是那句话,若是单株种植研究,宋山开挂,天下无敌,但是如果是农产品,想要完成新品种研发,大规模种植,追求质量产量。

    那么科研技术,就必须要积累,积累的更多,迅速的追上国际的水平,才能让国内的农业发展全面的进步。

    “我对你们丰七号的品种,还是比较信任的,不过李教授,无土栽培在国内,运用在蔬菜品种种植上,可是头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