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梦大航海在线阅读 -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八章

    王文乐喝着茶继续侃侃而谈道:“这大航海被火只皇帝禁了以后,商人们的走私贸易日盛,当然也赚了很多钱,但对于大日月帝国就没有什么益处了,商人们连税都省了,交走私税那不是寿星公上吊明摆着找死嘛!至于大臣们的反对大航海的原因主要是集中在糜费上,也确实是糜费,皇帝赚了钱都进了内库而相应的支出却是在国库,从账面上看就有了国库亏损的问题了,而内库充盈的情况皇帝没必要向大臣们汇报吧,谁敢查皇帝的账呢。

    对于皇帝来说国库、内库都是帝国的不分你我,但对于大臣来说国库是帝国的,内库是皇帝的各是各的要分开算,这就有了大臣们反对的第一个理由:入不敷出;本来按规矩储备货物已足的情况下停止征发劳役,但皇帝把海上贸易垄断了,所需货物数量极大,由此就造成了劳役过重,这也是大臣们反对的第二个理由:与民休息;替皇帝做生意的是宦官,这是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之争,得不到大航海主导权就停了它,这是大臣们反对的第三个理由:权利之争;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大臣们反对大航海,而木隶皇帝并不采纳大臣们的意见,很显然皇帝太强势了,由此引发了皇权与文官集团之争,这是大臣们反对的第四个理由:庙堂之争;虽然替皇上做生意的宦官表示不参与皇帝的立储之事,但并不表示可以脱身事外,凡是太子不支持的二皇子都支持,而支持太子的也是文官集团,这是大臣们反对的第五个理由:立储之争;这海外贸易虽是宦官主导,但所用皆是武人,文官集团的光荣传统是大臣们反对的第六个理由:扬文抑武;在大日月帝国之前,海外贸易是民间为主,唯有帝国是皇家垄断禁止民间贸易,沿海豪族给断了财路,试问庙堂之上有几个文臣敢说背后没有与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大臣们反对的第七个理由:利益之争。

    这其中诸多矛盾七七八八分析的也差不多了,所以这大臣们反对也就是理所当然了。木隶皇帝顶住了压力,强推大航海直至其驾崩,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国力,使帝国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为帝国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并打下一个坚实的根基和繁荣的帝国。可惜,这个方向被继任者和大臣们给扭转了。大道理就不说了,事实证明帝国最后就是穷死的,国穷而士大夫、乡绅、商人则富甲天下,当帝国即将灭亡的时候,这帮士绅商绝大多数人都在盘算着怎么箪食壶浆争着去做带路党,如何改头换面效忠新皇帝呢。

    尤其是这亡国之臣怎么有脸活在这世上,怎么有脸再提笔写这帝国的历史,怎么有脸提笔去评价这亡国之君,至少这帝国的亡国之君没有投降而是选择了自尽,这帝国的亡国之君自尽时只有太监跟随,那时候大臣们都到哪里去了,不是圣贤书上说的君辱臣死吗?帝国的皇帝即将自尽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一个大臣随君而去?这种人写出的大日月帝国史又有几分可信之处?这帮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粉饰自己和颠倒历史地黑白。有时候本公子在读圣贤书的时候便想,这士绅商也都是读了圣贤书的人,若是出了少数几个不忠不义之人也情有可原,可事实恰恰反过来。这帝国在平稳的时候士绅商们想着办法合起伙来赚帝国钱,挖帝国的墙角,等这帝国风雨飘摇大厦将倾之时,这士绅商们却把生意发展到了帝国的敌人那里去了。连山野村夫也知的忠义,他们怎么可能不懂,本公子认为他们是懂得太多了,已经到了将圣贤书玩弄于掌股之中的境界了,他们读圣贤书却学而不用,却要学演戏做影帝,学权术玩阴谋诡计,在这庙堂之上不思上报国家,下安黎民,整日里却明争暗斗、争权夺利,直至搞到帝国灭亡方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