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得胜而归,锣鼓喧天!
民以食为天! 这句话,没有一丁点的夸大! 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儒家推崇的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之风,早已深入人心。 在绝大多数的时候,只要能吃得饱穿的暖,国人们几乎都是温顺的,平和的! 在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战乱,都会连同着饥荒出现! 也就是说,只要老百姓们有足够的粮食,能吃饱肚子,其实他们都不愿意去闹事! 近几十年来,军阀割据,混战不休,很大的原因,也是因为吃不饱肚子! 小鬼子趁虚而入的打进来,根源上,还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吃不饱肚子! 连饭都吃不饱,人们哪里有精力去开拓,去创造?当人们失去了开拓创造的精神,国家又如何不贫弱? 可以说,粮食不足,就是造成目前这一切的根源所在! 对于战争,粮食的作用也同样重要! 决定战争胜败的两大关键因素,装备,后勤! 但后勤在战争中的作用,却要远远的大于装备的因素! 有著名的将军总结说,外行人打仗看军队,内行人打仗看后勤,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而后勤保障中最重要的部分,那就是粮食! 只有让老百姓们有足够的粮食去吃饱肚子,他们才有力气有精力从各个方面去支持这场战争,战士们也得吃饱了肚子,才能有力气上阵杀敌! 而现在,决定战争成败的两大关键因素之一的粮食问题,自己这边眼瞅着就要能解决一部分了,张然岂会不欣喜若狂? 更何况,有了能造化肥的硫酸,那么能制造硝化炸药的高品质硫酸,还会远吗? “老赵,老郑,你们这回,可立了大功了啊!” 张然一高兴,连对赵万林郑天明的称呼都变了,不再用往常比较生分的赵老爷郑老爷了,而是亲昵的称呼二人为老赵老郑道:“等咱们的大部队过来了,我一定向首长们给你们几位请功,你们简直就是拥护我八路军的典范啊……” “张队长你太客气了……” 赵万林郑天明等人听到张然要为他们请功的话,顿时眉飞色舞,假装谦卑道:“咱们以前虽然是地主,但经过张队长你的教诲,我们早已将自己当成了根据地的一份子,也想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中国人,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啊……” “说的好,咱们根据地有你们这样的好地主,真是我支队之福啊!” 张然从善如流,狠狠的夸了几人一顿,然后大声号召所有人向几人学习。 赵万林等人便得意的扬起了下巴,瞅到平时跟张然走的最近的马成邦之时,更是哼哼不已。 “有什么呀?不就是搞到了母酸么?老子下回,一定要搞到更好的东西带回来,哼!” 马成邦看到几人嘚瑟的表情,牙根子都叫一个痒痒,回头看到马有田肖麻子等几人,便是气不打一处来,几脚便踹了过去,心说特娘的,姓赵的他们去找母酸都能找回来,你们几个拿着老子给的钱去找母酸,是屁都没找到一个回来,害的老子在张队长面前丢脸——回去看老子扣你们工钱! 马有田肖麻子将脑袋夹在裤裆里一声不敢吭——谁让自己真的没将事办成呢? 几个地主间的明争暗斗,张然是毫不关心,事实上,这也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积极性,往往都来源于竞争嘛! 张然巴不得他们之间的竞争越激烈越好,支队才能从中渔翁得利! 就拿母酸来说,要不是这些地主,靠他自己,想直接搞到母酸,那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让邓方按照自己的法子去试制的话不是不行,可天知道啥时候才能试制成功? 根据地内。 现在庄稼都已经种下去了,平时的照料就花不了太多的功夫,老百姓们终于有机会腾出手来干点别的。 以前就算是闲下来了,老百姓最多也就干些零碎事情打发时间。 但现在可不一样了! 铜矿上开矿背矿都需要人,炼铜厂需要人,炼焦厂需要人,从外地背煤回来,那也需要人…… 现在只要是能动的老百姓们,那每天的日子过的都跟打仗一样! 很辛苦,很忙,很累! 但每个人,无论男女,那都忙的开心,累的高兴! 背矿背煤等各种给支队干活,虽然没有直接的钱拿,但每天能管一顿饭,往往还带着点油星的——在这边吃一顿,家里就少吃一顿! 更别说挣到的工分将来还能换化肥,能从窑厂那边换各种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