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争论
接下来的几日,吕璟兴致不高,一直留在铺子中读书和照看生意,外出的事情大多交给了吕方去做。 深沉的夜色将整个郴州城渐渐吞没,东西街和乌石矶最先点起灯火,连绵不绝,如一条条灯火巨龙,将整个城市盘绕。 吕家豆腐铺内也是烛光明亮,今日里闲来无事,吕璟就邀请了刘赟前来吃饭。 亲自下厨炒了几道小菜,搭配上几两黄酒,两人接连推杯换盏,宋朝黄酒的度数虽说不高,这么一会也头脑昏障起来。 吕方在一旁照料生意,正想劝少爷少喝一点,忽然看见店门外有一老一少两个身影徐徐而来,已经进入到吕记豆腐铺内。 老的那个五十上下,容颜俊美,一身衣衫朴素,却整洁无比,沧桑而又高洁的气质显露无疑,看起来甚是不凡。 小的那个不过十七八,眉眼通透,却是个有些傲气的少年郎。 “店家,我和老父来这郴州城中听说这青方后慕名而来,可不要让我们太失望。” 吕方微微一笑,一边请两位客人坐下,一边回应道:“莫要说在郴州,就是出了这里我们吕记豆腐铺也是鼎鼎大名,断不会让两位白来,还请稍待。” 说完吕方就自去后院忙活,那少年人应了一声,和老父在一侧落座后静静等待。 这边吕璟和刘赟两人却卯上了劲,就着炒菜将几罐黄酒统统下肚,话匣子也就打开了。 “大郎,不是当哥哥的说你,琴筝姑娘既然爱上了你的临江仙,为何要拒绝人家好意?” “此词本就不是小弟所作,何必唐突琴筝姑娘,倒是子善兄......”吕璟刚想解释,发现刘赟不知何时已经趴在了桌面上,鼾声如雷。 无奈的摇了摇头,起身呼喊了吕方将刘赟挪去后院休息,吕璟正收拾碗筷,忽然听得那此前到来的少年人开口道:“你可就是他们互相称颂的少年才子,青山君?” 吕璟愈发尴尬,当日里他明明言明了临江仙非自己所做,谁知后来这事情传出去就变了味,也不知道是谁刻意散布,硬是将其安在了自己头上,还得了个青山君的名号。 当下只好告罪一声,向那客人大致解释了始末,少年人听说后微微一笑不再发问,那老人却忽然开了口。 “少年郎,老夫有些好奇,你们家这烛火为何不用修剪仍旧能够明亮燃烧?” 吕璟当下便笑着为老人解释了番,也不是什么大秘密,古代的烛火大多用一根棉线作芯,这样便很容易歪斜扭曲,需要不时用剪子修剪,便有了剪烛一说。 吕璟重生后嫌麻烦,便将后世的办法学来,以三根棉线交错缠绕,这样烛芯便能更加稳定。 “肯用心,有些意思。”老者听后满意点了点头,随后继续开口。 “老夫观你所读之物为《管子》,为何不习孔孟之道?” 吕璟犹豫了一下,吕方在这时恰好也将热腾腾的青方盛上,便顺手一指,回应道:“各有所爱罢了,就好比我家店中的这青方,有人嫌其初始气味难闻,但也有人爱之如命,每个人的喜好都是不同的,小子觉得管仲之术更加有用罢了。” “有用?四书五经皆是圣人之言,其中自有大道,怎生到了你这里竟还比不得这等杂乱之书?”老者还未开口,一旁的少年人竟不知怎地来了脾气,开口语气不善。 吕璟面色一阵变幻,《管子》本就是自己最钟爱的古代书籍,其内奢靡和治国两篇更是率先阐述了经济战的雏形,如今却被这少年人说成杂乱之书,当下心中也来了火气。 “若是照公子所言,我大宋朝不乏鸿学大儒,为何屡屡被西夏、辽国等蛮夷欺辱成这般模样?” 刚刚回返的吕方一听这话,冷汗顿时就留了出来,上回少爷因为那标点符号和一个老书生争论了起来,其后可没少被人说闲话,这次直接上升到对儒家的质问上来了,这可是会招祸事的! 当下便准备出言阻止,谁知那少年郎竟冷哼了一声,开口道:“荒唐!孔孟之道方是治国之要,辽国、西夏不过皮芥之藓,只要正本清源,恪守祖宗法度,一切自可迎刃而解!” 吕方叹息了声,这下想拦也拦不住了,还是想想怎么善后吧…… 果然,听了那少年人的话语,吕璟心中当下便是怒火沸腾!他虽然对于大宋朝的几次变法也有很多质疑,但不可否认,如今的大宋已经到了不可不变的时候,不变,便是亡国灭种之机! “祖宗法度?若是恪守祖宗法度,我等如今都应该茹毛饮血,衣不蔽体!没有创新,大宋的夜间不会如此繁华,我等如今依旧要手捧竹简而读,这烛火便依旧要不胜其烦的去剪,这样的祖宗法度,守之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