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乱世枭雄在线阅读 - 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李密的一举三得

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李密的一举三得

    瓦岗山主寨,中原十一郡之主,三十七路贼军总瓢把子李密对于李靖的手段恼火之极,因为李靖的这一手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

    面对气势汹汹打上门的四万远东军,李密和徐世绩等人商议过之后定下的整体战略目的是收缩兵力,引敌深入,然后在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机,找机会调集足足二三十万大军,同时对四万远东军进行围杀。

    李密虽然自傲,但却对王君临有着一种天然的畏惧和深深的忌惮,对于从未败过一次的远东军更是如临大敌,即使远东军只来了四万人。

    没办法,李密虽然是当世最顶尖的枭雄人物,但却在王君临手上吃过好几次大亏。

    四年前跟着杨素造反是一次。

    偷偷摸摸和宇文化及勾结,贼军和官兵聚集了二十多万围杀王君临带领的五千人马又是一次。

    哪一次不是以多打少?

    哪一次不是王君临的人以少胜多?

    所以王君临虽然只派来了四万人马,但是李密不敢有半点轻视。

    因为不提这四万暴熊营如何,光是王君临敢派这四万人过来,这本身就说明了王君临对这四万人很有信心。

    对于王君临的过往历史,李密早就研究过,他甚至派了大量人手,去西北王君临待过的地方,最开始出现的地方,还有在长安的时候,特别是在范阳郡所为。

    他收集了大量的信息,深入仔细的研究,发现王君临的过往堪称是个奇迹,有着太多说不通的地方,有着太多不可思议和难以置信的地方,这些方面综合起来,王君临便给了李密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至于王君临身边的人,他不是没有调查研究过,比如王君临那位神秘无比的师妹聂小雨,他调查的结果是不以为然,这与他天生轻视女人有关,所以他认为聂小雨只不过是王君临一个得力助手而已,蛇岛上的一切,那什么集训营,还有很多据说是由这个女人弄出来的事情,都是王君临授意其所为。

    总之,李靖小小的一个手段,便破了李密和徐世绩等人商议多日的战略计划,逼着他们不得不重新商定计划。

    反倒是徐世绩虽然对王君临的凶名如雷贯耳,但是从未与王君临交过手,也没有与远东军交过手,对自己和自己训练出来的瓦岗寨本寨人马非常有信心,天天向李密请战,由他带领本寨五万人马去会会暴熊营四万人马。

    对于徐世绩的请战,李密坚决反对,这反而更加激起了徐世绩的不服之心,特意是战意一天天的发酵,让这位原本历史上大唐军中仅次于李靖的第二人憋足了劲。

    这自然是李密乐意看到的,事实上也是老谋深算的李密一系列谋划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为李密很清楚,自己虽然擅长谋略和笼络人心,对治理百姓自认为也擅长,可是练兵打仗这一块他知道自己只不过是半瓶水,至少比起徐世绩差了很多,所以他对徐世绩依仗很多,特别是此次对付四万远东军,能否将对方歼灭,或者赶出中原,主要就看徐世绩和其一手训练打造出来的八万瓦岗寨内营了。

    不过考虑到八万瓦岗军内营是瓦岗寨真正的依仗,是将来逐鹿天下的资本,李密也不想灭了暴熊营,让内营损失太过惨重。

    所以,他的计划是要让依附于瓦岗寨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山寨军去消耗远东军,为此他特意召集各个贼首开了会,统一了思想,还给各个山寨补了粮草和军械装备,可惜被李靖小小一个手段便给粉碎了。

    事到如今,外营各山寨大军战心已无,只能改变计划了。

    “密公,远东军虽然厉害,但我瓦岗内营也不差,我就不信由我带着八万内营打不过远东军四万人马,请密公下令,我亲自带着八万内营与远东军四万人马对战。”徐世绩见李密之前制定的计划失败,便又跑来请命。

    李密却毫不犹豫的摇头道:“远东军野战天下无敌,据说两年前突厥大军在雁门城围困杨广时,王君临只带了一万骑兵过去,便在野战中击溃了两万突厥骑兵,最后突厥人惨败北逃时,据说远东军一路追杀,耗光了突厥可汗四万狼骑,所以茂公还是不要轻举妄动,否则即使打赢了远东军,瓦岗内营损失惨重,到时候外营各山寨军恐怕会生出异心,会动摇我瓦岗基础的。”

    徐世绩还想说什么,李密却已经不容置疑的说道:“我打算给各军下令,无论远东军的如何挑拨,都不要出山迎战,而他们若是想要攻打山寨,便让他们攻打,我就不信他们会没有消耗。”

    徐世绩叹气道:“密公,这样会不会太长他人之气。”

    李密感慨道:“茂公,你没有与王君临的军队打过仗,王君临这个人和他麾下的军队都绝不能以常理度之,我们必须利用外营的山寨军,先消耗远东军,否则我们赢了也是输了,再说如今我们外营足足有三十多万人马,良莠不齐,战力低下,我想要将军队统一编制,统一交给你练兵,这些蠢货也不同意,这一次刚好借远东军敲打一下他们,等他们被远东军打痛之时,茂公再带领内营一举将疲于攻打山寨,且有一定消耗的远东军击败,正好可以突显内营的厉害,下一步我便可以借此整合外营,也算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