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擎宋在线阅读 - 第686章:陈凌元的告诫

第686章:陈凌元的告诫

    听为话间,乐天心咯噔一下,转过头却见陈凌元正在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

    “老师,这开封府尹明明是个烫手货,白时、胡师往我手里扔也罢了,您怎么也跟着起哄!”见是陈凌元,乐天的胆子不禁大了起来,开口埋怨道。

    听乐天埋怨,陈凌元淡淡言道:“本朝为执宰者,有几人没有充任过地方官,如今你官居三品,若要外放必为一路经略,以你之才虽担此重任游刃有余,然以你之年龄却必定使人轻视,朝廷又如何肯任你外放,既然有开封尹这个空缺,倒是非常适合于你!”

    不得不承认,若是在平时陈凌元这话说的是非常有理,但是在眼下来看是绝对的不合时适。

    自己这个启蒙老师怕是书读的多了,真读成了书呆子,乐天不禁言说道:“汴都周围土地皆为公田所占,来汴都谋生的失地流民日益增多,便是使用重典也未必能将这乱相改善多少。”

    杨戬所开办的公田所虽然折腾的厉害,但杨戬也是聪明之人,大都是在远离汴都之地的京东西路与淮西北路折腾,而汴都依旧看起来是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在汴都的御史们自然是不清楚杨戬西城所的做为。

    京东西路是现在的江苏北部,山东的西部,河南东部、安徽一带,这些地方被杨戬所置办的公田所压榨的忍无可忍,宋江等人终于举起了造反大旗,用后世的话来说这些地方是可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京东西路也成了宋江起义所波及的地方。

    没想到会是这样,不过陈凌元将话头一转,言道:“且不说这个,你近来先是封侯,今又做了开封尹,本官与宇虚兄还有几位同僚要请你吃茶庆贺,己经定好了时间,今晚酉时天香楼。”

    “定然欣然前往!”乐天忙言道,陈凌元与宇虚等人请自己吃茶,自己当然要去,奈何乐天蹿红太快,在朝没有多少人脉,与朝的高品级臣更是没有什么关系,相交好的也是一众年纪与自己相差不大的低品级官员。

    见乐天答应,陈凌元轻叹了一声言道:“事事无常,昔岁本官举你入县学,未想到你会有今日之成,连我也沾了你的光官升一级!”

    未待乐天回话,却听陈凌元问道:“近来可曾读过汉书?”

    “劳于兵军,未曾!”乐天回答的非常简单。

    这时陈凌元的语气忽然变的意味深长起来:“本官劝劝你看看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想必会与你大有禆益。”

    厮混官场良久,炎衣在陈凌元手下当过衙小吏,自然熟悉陈凌元说话做衙的风格,乐天明为听出陈凌元意有所指,有意问道:“两汉四百年,人物史志甚多,一时间又如何看的清楚,不如请老师与学生细说重点看哪几个人物。”

    陈凌元笑道:“读汉史不可不细读的三个人物,韩信、王莽、曹孟德。”

    听陈凌元的话,乐天立时感觉出陈凌元话音的意味深长,这话明显是说给自己听的,韩信之死是因为功高盖主,而王莽与曹孟德则更加意味深长起来。

    “这三人,陈某倒是推荐你细读下王莽,班固对此人的评价很是有意思!”陈凌元接着说道:“汉书有云:当年王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宗族称孝,师友归仁。及其居位辅政,成、哀之际,勤劳国家,直道而行,动见称述。岂所谓‘在家必闻,在国必闻’,‘色取仁而行违’者邪?

    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历世之权,遭汉微,国统三绝,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jian慝,以成篡盗之祸。推是言之,亦天时,非人力之致矣。及其窃位南面,处非所据,颠覆之势险于桀、纣,而莽晏然自以黄、虞复出也……”

    说到这里,陈凌元悠然住了口,意味深长的看着乐天。

    乐天倒吸了口冷气,听陈凌元的语气,分明是将自己当做王莽了,立时间冒出一层冷汗出来。

    “且莫忘了今晚酉时!”看到乐天额头泛起一层细密的汗珠,陈凌元不由的一笑,随即整个飘然离去,留乐天一个人立在宣德门外。

    ……

    看到陈凌元离去,武松、尺七、屠四三人忙奔了过来。

    将轻裘披在乐天的紫色官袍外,尺七眉开眼笑道:“恭喜老爷,升任开封府尹!”

    屠四也跟着说道:“老爷,陈大人与您聊了这么久,小的二人在远处立了很久,见陈大人离去方才敢过来!”

    “外面天寒,官人还是先且回家暖暖身子罢!”武松言道。

    从陈凌元的话音醒转过来,乐天点了点头并未说话了牛车。

    一路回行,乐天一边在思虑陈凌元的话,历史虽然王莽篡汉,但班固在汉书也坦言,西汉灭亡是西汉当时各种社会矛盾爆发的时候,西汉之灭亡可以说是顺势使然,非人力所能致使的,被王莽窃取国位,也是顺势而使然。

    由西汉乐天联想起了当下,在大宋表面盛世太平之下,正涌动着与西汉一样的波澜,这样长期发殿下去,要么被异族所灭,要么如西汉一般被王莽所篡,很显然按历史原本的轨迹,大宋是为金人所灭。

    乐天终于意识到自己错了,陈凌元并不是自己印像里的书呆子,而是颇有见地之人,用王莽来告诫自己,分明将当下的大宋看看真真切切,也面临着如同当年西汉一般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