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重生三国之江东孙三郎在线阅读 - 第三十六回 庐江悲诸侯前来

第三十六回 庐江悲诸侯前来

    陆康走了,走的很安详,没有遗憾。自己效忠的主公快马加鞭,一日千里的赶回送行;出色的儿子和侄子在身旁伺候;要好的同僚答应了自己的遗愿;再加上当世神童给自己所作的悼诗;陆康很满足,他嘴角上一直挂着的那抹微笑,已经足够证明这一点了。

    因为陆康是列侯的爵位,故而必须向朝廷报丧。孙策命人前往许都通报,自己则率领一干人等帮助陆家两兄弟陆绩和陆逊料理丧事。陆逊还好些,毕竟年纪已经十三岁了,虚岁十四,是能结婚的年纪,算半个成年人了。但是橘郎陆绩就不行了,两年前丧母,今年又丧父,连番的打击让这个刚满九岁的孩子难以支撑,几次都哭昏过去。孙翊只得请张机留守陆府,随时照看。而让华佗回“仁心堂”坐诊,毕竟“仁心堂”还是要运转的。

    孙翊和孙策商量了一下,请孙策和张昭回太守府主持日常事务,自己则和二陆的老师董昭留下,帮助陆家治丧。孙策赶路而来,加上这几日忙活,身子也有些吃不消,便同意了孙翊的建议,和张昭离开了。

    七日后,也就是陆康的“头七”之典,为大祭。朝廷对于陆康的谥封也下来了。皇帝感念陆康之功,特追谥陆康为“忠侯”,着其子陆绩袭爵;另加封陆逊为关内侯,武威中郎将,足见皇帝对陆康的重视。而孙翊的那首《别陆公》,更是让许都众人赞叹不已。以至于曹cao私下对众人言道,“吾百年后,尔等当将那《沁园春雪》隽于吾墓碑之上,以为墓志铭。”

    在陆康“头七”之日,天下众诸侯们都派人前来吊唁,再加上一些与陆氏家族久有联系的世家,也纷纷派人具礼问候。一时间,庐江俨然成为了天下关注的焦点。

    这一天,陆府门前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庐江上下一干人等,在孙策的带领下,陪同陆逊、陆绩迎接前来吊唁的宾客。

    只听得门口司礼大声道,“陛下特使,钦差大臣,国舅董承,代陛下前来吊唁!”

    众人忙起身前往院中跪迎。

    董承缓步而来,与众人稍微见礼,便于堂前台阶之上,把皇帝对陆康追谥封赏的圣旨宣读出来。等宣读完毕,又亲自去陆康灵位前上香祭奠。陆逊、陆绩也忙不迭的谢恩回礼。一切弄完,孙策命董昭陪同董承往偏殿稍歇,因为两人都是长安旧识,倒也相近。

    司礼又道,“大将军袁绍特使,袁三公子袁尚,前来吊唁!”

    孙翊一听,心中有些疑惑,不过很快就明白了。这袁绍看来也是要拉拢孙氏这边,另有图谋。想到这里,他对孙策眨了眨眼睛,摇了摇头。孙策明白他的意思,坐着没有动。而孙翊则起身前往迎接。

    来到袁尚面前,孙翊拱手道,“江东孙三郎,代陆氏一门谢大将军及袁三公子厚爱。”

    那袁尚看见孙翊到来,脸上神色稍有不悦,不屑道,“当世神童前来迎接,某倒是托大了啊。”袁尚本来的想法,是孙策会亲自前来迎接的,但没想到却是孙翊。心里不免有些别扭。

    孙翊哪能看不出他的想法,呵呵一笑道,“大将军乃当世英雄,三公子亦为当世英杰也。三郎能得见尊颜,喜不自胜。然今日乃陆公`头七`之礼,若有怠慢之处,还请三公子莫要见怪。”

    孙翊这话说的柔中带刚,既给足了袁尚面子,又告诉袁尚不要失礼,毕竟袁绍是让他来给人家陆家吊唁的。

    袁尚脸色一凛,讪讪道,“多谢指教。”言罢,自去祭奠不提。

    孙翊心中暗自冷笑,正要回返座位,却听得司礼大声道,“司空曹cao特使,关内侯曹昂,携军师中郎将郭嘉,前来吊唁。”

    孙翊听到这句话,心里咯噔一下,但他很快就恢复了过来,朝着孙策做了一个非常隐蔽的动作。孙策明白自己的老弟是想让他过去,便起身来到孙翊身旁。孙翊也转过身,看到了自己的结义大哥曹昂,其身边还有一个形容风/流的人,眼睛中透露出异样的神采。此人当是郭嘉无疑。

    孙翊先拱手对曹昂道,“义兄前来吊唁,小弟不胜感激。伯言此时正在具礼,不好迎接,还望义兄勿怪。”

    曹昂托住孙翊的手道,“三郎说哪里话来,我们兄弟之间何来如此见外?”

    孙翊也不矫情,转而对孙策道,“大哥,这便是我义兄,司空曹世伯的大公子,曹昂曹子修。”

    孙策抱拳道,“曹世兄亲自前来,某代庐江上下恭迎。”说罢直视着曹昂。

    曹昂也看着孙策,道,“伯符兄小霸王之名已天下皆知,今日一见,果名不虚传也。”

    两人眼光中都出现了炽热的精芒,无形的展开了一番激斗。

    没办法,曹昂和孙策都是非常骄傲的人,而且能力也都非常出众。曹昂只是因为在曹cao的阴影之下,所以并不如孙策显眼。可现在看着孙策,曹昂也不自觉的的想要和他一较长短。

    孙翊本欲想办法调解,却有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传来,“哼~”。

    回头看时,却是袁尚。他看到孙策此时亲迎曹昂,觉得自己面子被折了,故而冷哼一声。

    此时,曹昂身旁的郭嘉小声道,“大公子,我等应先拜祭陆公。”

    曹昂听闻,点了点头,道,“奉孝先生所言甚善,倒是曹昂失礼了。”说罢,朝孙策和孙翊拱了一下手,然后带着郭嘉前去祭奠。

    待郭嘉与孙翊擦肩而过时,孙翊冷不丁的轻声说了一句,“鬼才!”

    郭嘉闻言身子一震,然后便陪着曹昂过去了。

    孙翊之所以对郭嘉如此,并不仅仅因为郭嘉的才能让他忌惮。更因为历史上,郭嘉也算是间接害死孙策的凶手之一。孙翊本想在戏忠来庐江治病时,抢先一步去颍川把郭嘉弄走。但因为事情赶在了一起,所以没有成功。等他抽出空的时候,曹cao已经攻取了颍川,并因荀彧的推荐,把郭嘉招致麾下。孙翊很后悔,他是知道历史的,也清楚在戏忠戏志才去世后,曹cao急需一个谋主,荀彧就推荐了郭嘉。

    可现在事情的发展并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很多时候是无法左右的。

    不说孙翊的心里多么不甘,仪式还得继续进行。司礼大声道,“后将军袁术特使,从事韩胤,前来吊唁。”韩胤是庐江的老熟人,进来后自有品阶相同的人员过来迎接。

    “徐州刺史,温侯吕布特使,徐州陈群,前来吊唁。”司礼道。

    “嗯?”孙翊听到陈群来访的消息,有些迷惑。不过,他还是冲着张昭使了个眼色。张昭本就是徐州之人,和陈群也算有些交往,见状立刻起身相迎。陈群也与张昭寒暄一番,祭奠完毕后,和张昭进入偏厅详谈。

    “豫州刺史,宜城亭侯刘备特使,北海孙乾,前来吊唁。”

    “啊?”孙翊这下有些懵了,刘备什么时候成了豫州刺史了?他仔细的回想了一下,终于记起,在陶谦还没死的时候,刘备援助陶谦抗曹,被陶谦表奏为豫州刺史。孙翊这才明白,为什么曹cao当时不愿意让曹昂担任豫州刺史一职,只是自己暂领豫州牧,原来是因为豫州本来就有主的。

    “晕,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孙翊这个恨啊,感情曹cao早就为此事埋下伏笔了。只要一道圣旨,曹cao就能扶植刘备统领豫州,从而在许昌和庐江之间,形成一个屏障。

    孙翊朝鲁肃使了个眼色,鲁肃便上前去迎接孙乾了。

    “江东虞氏代表虞翻,朱氏代表朱桓,顾氏代表顾雍,魏氏代表魏腾,前来吊唁!”司礼又大声道。

    孙翊对这几个人可是神交已久,这四姓,加上陆氏、张氏,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东吴六大族。《三国志》有吴郡四姓之说“陆、朱、张、顾”,还有个会稽四大望族之说,“虞、魏、顾、陆”。这两个说法其实并不矛盾。东吴政权是江北与江南的大族结合在一起的模式,又分成了三个不同的时期。第一个就是孙坚时期,孙坚是吴郡人,可以说是江东的代表。然而,孙坚三个手下心腹中的两个却是江北之人。程普,河北人;韩当,辽西人;只有黄盖是湖南人。孙策当权后,大量的启用江南士族,但却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江北避祸江南的。张昭,徐州人;张纮;徐州广陵人;周瑜,庐江人;步骘,江苏人等等。这样就形成了江北流亡士族和江南本地士族共同执政的局面。历史上的孙策之所以被刺杀,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更多的偏向于江北士族,从而对江南士族多加严苛,甚至屠杀,才导致了自己被许贡的门客所伤,继而英年早逝。之后的孙权,更是费心费力的在两者之间尽量的找平衡。不得不说孙权的政治能力,要比孙策强的多,他算是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个矛盾。从而使得东吴政权,能比蜀汉政权多存在了十几年。

    孙翊此时对于这些江东的大族代表,谈不上好感,也说不上好恶。世家大族的问题在中国存在了一千年之多,从秦末开始直至宋初。这种封建社会的特有产物,不是一时片刻就能解决的。按说他们都是孙策部下,不能擅离职守的。但现在却是代表家族到此祭奠陆康,孙策也不好说什么。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世家大族的力量。但是孙翊有办法对付这些世家大族,因为他明白这些人所能依仗的东西是什么,而且他现在正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削弱他们的影响力,当然这是后话。

    目前的孙翊最感兴趣的人,不是虞翻、朱桓、顾雍三个,而是那个魏腾。《三国志》注引《会稽典录》记载:魏腾,字周林,会稽功曹。性格直率,刚直不阿,办事坚持原则,不惧权贵。一次得罪了孙策,孙策欲杀之。因为魏腾的不近人情,所以没人为他说好话。但孙策之母吴夫人听闻此事,劝谏孙策,并站到了井边要自杀。孙策这才放弃了要杀魏腾的念头,复对其礼遇有加。此要比长孙皇后正服劝谏李世民勿杀魏征之事,早了八百年。孙翊现在正缺这么一个刚正不阿的人,没想到魏腾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