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七章 工业革命的发端
布局江南经济,就是以城独一无二的商品为前导,银行随后跟进。 控制了货币发行权,就等于控制了经济,大明人士是很难看到这一点的。 城的商品将以城的货币作为唯一结算单位,这个是强制性的,否则商家无法购进城的货物。 这个政策在城和天津港已经在实施,商家必须先将银两兑换成城的银圆卷,之后再用银圆卷购买商品,理由就是银两成色不一。 银子兑换银圆卷要扣百分之五火耗,虽然有点坑爹,但城的商品利润大,无形中贵了百分之五,这还真不是事。 用不完的银圆卷是可以兑换回银两的,但那百分之五可就没了,也可以兑换成城银币。但大宗交易只能用银元卷,银币兑换银圆卷又要损失百分之二的火耗,如何选择就是商家的事了。 城在各大城市设专卖店,只认银圆卷交易,发给员工的薪水也是银圆卷。商家损失的那百分之五火耗,将来很有可能要从买家那里找回来,卖出的商品欢迎使用银圆卷。到那时候,离银圆卷的普及还远吗? 王越也会推进这一进程,他要大量招工,因为有大量的厂子要建,仅上海县这边的建设工人就是个庞大的基数。 游历完了上海县城,王越刚回到潘园,潘家家主潘时仁就前来求见。 王越来潘园时,这个潘时仁也是见过面的,仅仅是礼貌地打过招呼。 “老朽见过王大人。”潘时仁向王越施礼道。 王越道:“不知潘员外所来何事?” 如今潘家主要经营棉田,潘家已经只是地主之家,好些年都没有出过做官的人了。 “王大人有所不知。”潘时仁恭敬地道,“您今早出门之后,来了许多慕名之人前来拜访,老朽不敢做主,特来请示大人。” 巡抚大人能够下榻他们潘家,潘时仁确实与有荣焉。 “哦,都是些什么人?”王越好奇地道。 “华亭徐家、上海徐家、上海顾家、崇明沈家……!”潘时仁如报菜名似得,报出了一长溜的名号,接着拿出一堆拜帖道:“王大人,这是他们的拜帖。” 王越接过拜帖,看着上面的名谓,几乎都不认识,只有上海徐家家主徐骥,王越猜测应该是徐光启那位独子。 向潘时仁打听之后,王越才知道,华亭徐家就是张居正的老师徐阶,曾经做过首辅的那位。如今这徐家还是大家族,占了松江府丝绸和棉布的半壁江山。 那位徐骥正是徐光启的儿子,徐家主要经营农田。 上海顾家算是上海首富,这位家主顾昌祚号称“顾半城”,在上海县有财有势,而且女儿嫁给了徐骥的儿子徐尔觉,所以他们是亲家。 崇明县沈家是个豪富的海运世家,崇明岛因为地理环境的关系。造船业和航运业十分发达。特别是长江和沿海航运业,所以沈家拥有大量的船只,而且也有造船厂。 江南素称为水乡泽国,不仅湖泊池沼遍地,江河交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