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刘家酒楼
17-刘家酒楼 初春拂晓寒意依旧,尤其是他们坐上牛车后,沈伯谦深切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风像刀割一样吹在脸上。= 幸好,杨大爷有经验,早给他和杨风各准备了一件旧衣,好让他们包住头脸。 沈伯谦本来还担心有损形象,不打算这么干,但寒风一吹,他在心里对自己说:温度要紧,风度先放一放。 旧衣一包,果然瞬间舒服多了。 车上七八个人都是包的只露出鼻眼,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儿。 沈伯谦充分表现出一个秀才的良好素养,彬彬有礼的回答着每一个提问。 天大亮的时候,他们终于到了元宝镇。 太阳公公爬上天空,散发出和煦温暖的光芒,沈伯谦终于可以照顾下风度君的感受了。 元宝镇据说原来叫猪蹄镇,名字来自镇子旁边那座猪蹄山。 山倒是名副其实,远远看去像极了一个倒着的猪蹄,两座小山峰正是蹄尖儿。 后来有乡绅说猪蹄镇太难听,而人们又常把猪蹄和元宝混在一起说,倒不如改叫元宝镇。 镇子的名字由此而来。 这些都是乡间野话,未必真实,但听着却很有意思。 元宝镇是李家坪和陈家坳这几个村子去清水县城的必经之路,每逢初一、十五是大集,四里八乡的人都会来,热闹的很; 初五、二十则是小集,也会有人来逛逛。 今天是三月初五,逢小集。 今天这车人,除了沈伯谦之外都是来赶集的,到了镇上大家就各自散开了。 李孝正也有正事儿要办,略寒暄了几句,就驾车匆匆离去。 沈伯谦问清了去县城的路,准备跟杨风一起开拔。 “是谦儿吗?”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远处传来,远远的还能看到一个人跑了过来。 只是,他手里为什么拿着把刀..... 沈伯谦定睛一看,马大姨父?对了,大姨家也在镇子上呢。 可这拿刀喊人,略惊悚了点儿吧,难道是职业病? “谦儿,你怎么来了?赶集?走,家去,你大姨知道你来了,肯定高兴!”说话间马大姨父就到了跟前儿。 沈伯谦拱手行礼应道:“大姨父,今天可不行,我打算去趟县里,买点儿东西去刘家道谢,人家帮了我们这么大忙,这么久了,不去一趟实在不合适。” 听他这么一说,马大姨父连连点头:“应该的,这应该的,该好好谢谢人家,你们俩走路来的?” “不,我们搭里正家车来的,刚分开,这儿离县城也不算远了,我跟杨风走着中午就能到。” 马大姨父一听急了,“那哪儿行啊,中午能到是不假,可这晚上你们怎么回来? 忘了你上次去县里的事儿了?这样吧,我跟你一起,反正今天小集,人不多,铺子有你表哥他们就行。” “那怎么行,大姨父你——” “好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就这么办。你先家去坐会儿,我去借辆车。 还是别了,你大姨那个性子,你一进家门,今天就别想出来,算了,你就在这儿等我,别走远啊。” “哎,好,那就麻烦大姨父了。”沈伯谦并不想拒绝马大姨父的好意。 亲戚嘛,以后总是要来往的,没必要分的这么清。 马大姨父一脸欣慰,在他肩膀重重的拍了两下,风风火火的跑开了。 大姨父在他认识的人里面算是见多识广的,有他一起应该能省不少事儿。 只是,我去县城还要逛酒楼,这怎么说好呢? 沈伯谦还在烦恼,马大姨父赶着个牛车回来了。 有了敞篷牛车,他们只用了大半个时辰就到了县城,只是还依旧没想好怎么说。 交了六文进城的人头费,沈伯谦一狠心。 算了,这事儿也不能一直瞒着,说就说呗。 “大姨父,这次来虽是为了去刘家道谢,但我要先找些东西才行。” “我知道,你说了嘛,买东西。走吧,县里的铺子我还知道几个。” “不,大姨父,是这样的,要找东西我们就必须先去县城最好的酒楼试一下才行。” “去酒楼?去酒楼干吗?”马大姨父脸色一变,想起原来沈家俩男人就喜欢到县里吃香喝辣的,这孩子不是也学会这一套了吧? 沈伯谦一看他的脸色,知道他估计想岔了,“大姨父,去酒楼这事儿我原本是想卖个关子的,不过——” 说着他突然一顿,看了看四周,拉着马大姨父和杨风把车赶到一个僻静的小巷子里。 人的潜力往往就是这么爆发出来的,一瞬间,沈伯谦有了套完美的说辞。 “事情是这样的:我小时候看过一本奇书,因为实在太好看了,我当初是熬夜一口气看完的。” “?”马大姨父两眼迷茫,这跟你上酒楼有什么关系? 沈伯谦一笑,接着说道:“这本书是汉朝时候一位西域行商所写,记载了很多中原没有的东西。 其中提到,很多香料和药材是可以用来调味的,做出来的东西美味无比,神仙难挡。 而且,书中还记载了这些美食秘方。 后来,因为我爹不想我看闲书,就把这书给烧了,但有几个配方我还记得。 我想,刘家在县城不是开酒楼吗? 要是我能找齐配方上的香料和药材,配好了送给刘家,给他们添几道招牌菜,那也算是谢谢人家了。这也能表出咱们的诚意,你说对吧,大姨夫?” 跟大多数乡下人一样,马大姨父对读书人是很有点儿盲目崇拜的,但沈伯谦说的这件事儿,他还是有些怀疑。 香料,他不太了解,但有句俗话说的好——“是药三分毒”。 拿药给人做饭,这,这不是瞎胡闹吗? 沈伯谦看他一副惊疑不定的样子,就知道要说服他不容易。 不过,起码可以先去试试菜吧。 “您别担心,这书说不定也有别人看过,配方什么的说不定也早弄出来了。 我就是担心这配方人家已经有了,那我再拿去报恩,就是糊弄人了,所以才想去县城酒楼见识一下。” 马大姨父盯着沈伯谦的眼睛瞧了许久,终于点头:“行吧,你都这么说了,咱们就破上点儿银子,吃顿好的。” 他这句话,让沈伯谦轻松许多。 跟陈家那边的这几位亲戚关系刚缓和,他还是希望自己做的事情能得到他们的理解。 只是,到中午还有些时间,要吃饭还得等等。 他们没干等着,去县里的香料铺子和药铺转了转,把需要的东西买了个七七八八。 沈伯谦看着满满的收获,心道:就算不给刘家送去,自己留着用也是好的。 逛街的时间总是过得比较快,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 马大姨夫把车一存,极为豪气的一挥手,带着一丝兴奋的说道:“走,我带你们去个好地方!” 看他那架势,沈伯谦还以为他要带着自己去青楼呢..... 结果,三人来到了一个二层的酒楼门前,上书三个大字——云来居。 只是到酒楼吃个饭而已,至于这么激动吗? 但马大姨父兴奋之情丝毫不减,指着招牌,坚定的说道:“要说清水县最好的酒楼,那就只能是刘家的云来居。” ......这是,脑残米分呐。 三人在大厅边上儿的桌子落座,点了四菜一汤,全是小二推荐的招牌。 四个菜是烤猪rou,蒜泥白rou,炖羊rou,清蒸鱼,汤是五花rou黄豆酱汤。 大姨夫豪兴大发,还说要点壶酒,沈伯谦劝他说,他们还要保持清醒去刘家,不能喝酒,他想了想,确实如此,只好作罢。 云来居不愧是清水县首屈一指的酒楼,师傅手艺的确不错。 沈伯谦总算稍微找回了一点儿吃饭的感觉。 最好的是那道烤猪rou,用了蜜汁和梅汁提味,不愧是招牌。 蒜泥白rou用料简单,味道却十分到位,难怪也是招牌。 炖羊rou用了黄酒除去膻味,但味道也就是中规中矩。 清蒸鱼实在名不副实,说是清蒸,却用上了酱油和黄酱,只剩下咸、香两个味道,失了鱼本身的鲜味。 五花rou黄酱汤味道还可以,但油却略重了些。 总的来说,满分十分的话,沈伯谦给师傅打六分,但其中四分都是手艺分。 菜虽还不错,但因为缺少调味料,味道显的有些太过单一,没有层次感。 整个大厅除了酒味之外,能闻到的也就是咸、香、酸、甜四种味道,作为一个曾经吃遍五大洲的人,这实在是太过煎熬了。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想当年,自从屡屡将那个棒子同学的脸踩到地上后,不少同学前赴后继的来挑战。 有个吃货坚称法国菜和日本菜才是绝品,中国菜根本不入流。 沈伯谦照样还是不做回应,然后耗费了整个暑假的时间,请人教他学习研究中国的菜系发展。 暑假结束,他以一篇声情并茂的中国饮食发展简评论文征服全年级。 顺道,还拿出一锅他自称为“非常不入流”的卤汤。 中国菜的精品你们也不懂的欣赏,我也懒得伺候,就拿这不入流的东西给你们尝尝吧。 别看不入流,照样馋死你! 一帮人围着一锅新鲜出炉的卤味,吃的舌头都快吞下去了, 而那位吃货同学,吃的尤其夸张,自此,再也不敢在他面前提“不入流”这几个字..... 这一次,沈伯谦准备拿出来还刘家恩情的就是曾今在异国他乡大放异彩的卤汤。 这个世界饮食业虽然发展迟缓,但托汉代商路和东吴航路的福,从世界各地引进的东西还真是不少。 在这个小小的清水县,他没费什么力气就差不多找齐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甚至还在一家卖花草的店里看到了被称为火红果儿的辣椒! 店主一个劲儿的跟他强调,这玩意儿有毒,能把人眼睛毒瞎..... 沈伯谦看着被拔了仍在院子一角的干辣椒棵,实在无力吐槽。 眼睛是毒瞎的还是本来就瞎呀? 有了这些东西,加上上辈子假期三十多次尝试积累出的经验。 还有卤味在国外依旧引来众多追随者的事情垫底儿,沈伯谦有信心一鸣惊人。 不过考虑到清水县地处三州交界,人口构成复杂,人们口味也比较参差的情况。 沈伯谦决定,给刘家提供三种不同口味的卤汤方子。 为了确保配料精准,他还专门花了一千八百文钱买了一杆精致的小铜秤,看的马大姨父嘴角直抽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