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常升
书迷正在阅读:末世之一人之下、魅医倾城:逆天宝宝腹黑爹、凌天俊杰、武道独尊、星际编年史之光明与黑暗、秦末风雨、墨客江湖行、完美神豪在都市、武道邪神、苍生仙祖
在朱允炆的规划中,东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向东可以控制朝鲜,甚至日本;向西可以控制蒙古,与绥远、山西、北平一线形成钳形包围圈;向南可以支援关内,在后世东北是重要的产粮区,这对于稳定华北至关重要;向北则可以逐步将西伯利亚收入囊中,再逐步向西北扩展。 所以朱允炆在东北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不仅向东北移民,还将前世记忆里金矿,如夹皮沟金矿、漠河金矿等位置大致标注出来,命令工部官员前去勘测,同时鼓励商人到东北屯垦、开矿、采矿,对粮食、纺织、煤炭、焦炭等行业实行三年免税政策,对于金矿等行业实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在对东北官员的考核中,人口、粮食、矿产的增长数字占很大比重,对于赋税,朱允炆则期望不大,如果能够在五年内持平,不需要朝廷注资,那朱允炆就要念阿弥陀佛了。 对于当地的驻军,经过与王度、铁铉等人的商议,并接受了军方的建议后,朱允炆决定将朝鲜军队调往东北,其家属随同屯垦;女真、蒙古军队调往朝鲜南部,负责围剿李芳远残部。这些驻军到了新的地方后,为了生存必然要打击不服从朝廷王化的匪徒,而朱允炆也给了他们相应的权利。 最后为了防止其做大,朝廷在武器方面对其有明确的限制,同时定期从中抽调精锐,编入近卫军中,这样既给了其中精锐上升的空间,又降低了剩余军队的战斗力,降低了其反叛的可能性。 当然这些政策是逐步实行的,其效果要在几年后才能显示出来。 …… 常遇春一生戎马,可惜英年早逝,只留下了三子一女,长女由朱元璋做主嫁给太子朱标为妃,生有两子,长子朱雄英,可惜早逝,次子朱允熥,被朱允炆封在台湾,名号为台王。只可惜常氏早逝,否则朱标死后,继位的应该是朱允熥,因为他才是嫡子。 常氏早逝,朱允炆是最大的受益者,朱允熥是最大的受害者,因为吕氏被扶正,朱允炆顺理成章的成为嫡子,才有了后来的建文帝。 常遇春性烈嗜杀,屡屡有杀俘之举,按照道家的说法,有损阴德,而其后辈也命运多舛,长子常茂受封郑国公,却于洪武二十年被废,后死于龙州;次子常升虽然继封为开国公,却能力平平,和徐达后人相比,逊色良多。 但是在礼法上,常升则是朝臣中与朱允炆最亲近的人,朱允炆也经常对其以舅舅相称,经常令其护卫京师,此次朱允炆北上时,政事交于郁新、齐泰等人,京中兵权则交给常升。 常升虽然没有父亲的文韬武略,但却遗传了其兢兢业业、克勤克俭的风格,所以朱允炆离京后,常升每天的生活都是固定的,非常有规律。早上去宫里给太后、皇后、太子请安,然后巡视宫廷守备,再巡视宫城外的诸卫的守卫情况,每过三天还会巡视一下京师的防务情况,剩下的时间则是陪着太子处理政事以及教习其武功,这也是朱允炆要求的,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不仅要熟习政事,还要身强体健,这样才能承担重大的压力。只可惜太子朱文奎似乎遗传了他的父亲的身体,一直比较瘦弱,皇后马慧一谈起这个来,就忧心忡忡,唯恐他出什么意外。 虽然徐辉祖、平安等人率领大军鏖战于大漠和草原,为朝廷开疆拓土,但是常升并不羡慕,他知道自己的能力,而且皇帝也需要有人为其把守后方,常升也很愿意做这样一个人。 但是这种平淡的生活,却在九月份被打破了,台王朱允熥和吉王朱允熞回到了京师,因为太后的关系,台王朱允熥经常入宫,而吉王朱允熞则干脆住在宫里,这引起了朝臣的不满,纷纷上书,要求吉王朱允熞迁出皇宫,太后初期不肯,但在召见了方孝孺后,却立刻答应将吉王迁出宫去,暂时平息了争论。但两王非常孝顺,每天天刚亮就进宫,晚上宫门关闭前才出宫。 这样常升每次请安时,都会遇到两王。他们都很热情,一口一个“舅舅”的叫着,最开始常升确实很高兴,但是久而久之,他感觉到了一些不寻常,尤其是郁新有意无意的提点之后,他尽可能减少与两王的会面,请安时间尽量错开,但收效不大,因为两王大部分时间都在宫中,总会碰上的。 常升不知道怎么处理才好,太亲近不好,太疏远也不好,他既得罪不起两王,也不敢让皇帝误会,因为他知道皇帝的特务机构调查司和情报司必然会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这无关信任,只是例行公事而已。 “徐老将军,这里是聚宝门,守军三千,主将叫齐恒……,这里是金川门,守军五千,主将叫乐翔……” 老将徐凯连连点头,在心中记下常升的交代,他是专门从朝鲜回来,接替常升主持京中防务的。 常升将事情交代完后,带着徐凯沿城墙巡视,让其熟悉地形、守军及其主将。 南京城很大,所以徐凯花了一天的时间才勉强熟悉了环境。不过与常升不同,宫城防务不需要徐凯负责,由从北京赶回的锦衣卫指挥使刘铁负责。 …… 开国公府。 奔波了一天的常升长出了一口气,将马匹交给下人,吩咐其好好照料,然后径直走向后宅。他知道,这个时候,妻子刘氏一定得到了消息,正在和儿子常继祖等着自己一起用餐。 可是当常升进屋的时候,却愣住了,因为屋子里还有一个人。看到常升回来了,这个人立刻站了起来,微笑着走到常升面前:“舅舅,小侄这这厢有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