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玄幻小说 - 无限之统帅三军在线阅读 - 灭蝗传说(7)

灭蝗传说(7)

    在拜祭完了刘锜将军之后,赵虎立刻奔赴农田,正式开始了他的灭蝗工作。首先他要知道即将到来的蝗灾是由哪种蝗虫引起的。所以他要亲自去田间进行抽样调查。

    在抓了一些蝗虫之后,赵虎对抓到的蝗虫进行了统计。发现绝大一部分是东亚飞蝗。还有一些是短星翅蝗。

    首先介绍一下短星翅蝗。

    短星翅蝗是斑腿蝗科下的一种蝗虫,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雄成虫体长13-21毫米,雌25-32毫米;雄前翅长7。8-12毫米,雌者14-20毫米。身体褐色至暗褐色。前翅短,仅达或几达后足股节的顶端、翅上有许多黑色小点;后翅黄褐色。

    头大,却短于前胸背板;触角短,仅为前胸背板的长度或稍超过;前胸背板有明显的中纵隆线及侧隆绞,其间3条纵沟明显,仗后横沟割断中隆线。雄性腹部末节背板的后缘无尾片;雌性产卵瓣短粗,顶端钩形,外缘无细齿。

    赵虎知道虽然短星翅蝗的危害也不是很小,但是它的危害毕竟还不如东亚飞蝗。

    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别名蚱蚂、蝗虫,为迁飞性“杂食性大害虫。东亚飞蝗属昆虫纲,直翅目,蝗科。据统计,蝗总科共有223个属,859种。东亚飞蝗在自然气温条件下生长,一年为两代,第一代称为夏蝗,第二代为秋蝗。飞蝗有六条腿;驱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两对翅,前翅为角质,后翅为膜质。体黄褐色,雄虫在交尾期呈现鲜黄色。雌蝗体长39。5~51。2毫米,雄蝗体长33。0~41。5毫米。成虫善跳,善飞。

    在中国大致分布在北纬42。以南的冲积平原地带,北起河北,陕西以南,西至四川、甘肃南部以南均有发生为害。

    体态特征

    雄成虫体长33~48毫米,雌成虫体长39~52毫米,有群居型、散居型和中间型三种类型,体灰黄褐色(群居型)或头、胸、后足带绿色(散居型)。头顶圆。颜面平直,触角丝状,前胸背板中降线发达,沿中线两侧有黑色带纹。前翅淡褐色,有暗色斑点翅长超过后足股节2倍以上(群居型)或不到2倍(散居型)。胸部腹面有长而密的细绒毛,后足股节内侧基半部在上、下降线之间呈黑色。卵囊圆柱形,长53~67毫米,每块有卵40~80余粒,卵粒长筒形,长4。5~6。5毫米,黄色。第五龄蝗蝻体长26~40毫米,触角22~23节,翅节长达第四五腹节,群居型体长红褐色,散居型体色较浅,在绿色植物多的地方为绿色。二龄也有翅芽,只是小,为芽尖为圆形。三龄可以明显看到翅芽,翅芽为长形,但后翅在上,前翅在下。芽尖也向下。四龄和三龄相反,翅脉明显。

    飞蝗密度小时为散居型,密度大了以后,个体间相互接触,可逐渐聚集成群居型。群居型飞蝗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迁飞多发生在羽化后5—10天、****管成熟之前。迁飞时可在空中持续1—3天。至于散居型飞蝗,当每平方米有虫多于10只时,有时也会出现迁飞现象。群居型飞蝗体内含脂肪量多、水分少,活动力强,但卵巢管数少,产卵量低。而散居型则相反。飞蝗喜欢栖息在地势低洼、易涝易旱或水位不稳定的海滩或湖滩及大面积荒滩或耕作粗放的夹荒地上、生有低矮芦苇、茅草或盐篙、莎草等嗜食的植物。遇有干旱年份,这种荒地随天气干旱水面缩小而增大时,利于蝗虫生育,宜蝗面积增加,容易酿成蝗灾,因此每遇大旱年份,要注意防治蝗虫。天敌有寄生蜂、寄生蝇、鸟类、蛙类等。喜食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及杂草,饥饿时也取食大豆等阔叶作物。地形低洼、沿海盐碱荒地、泛区、内涝区都易成为飞蝗的繁殖基地。

    发现大量的东亚飞蝗一点也不出乎赵虎的意料之外,因为中国历史上爆发的那些蝗灾主要都是东亚飞蝗。而原因就是东亚飞蝗善于飞翔,而且能群居。